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究,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所借鉴。
  关键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1-003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原则,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互促共进,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建设路子。联系河南农业大省的实际,新型城镇化应对焦农民、覆盖农村,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历史使命,对加速河南社会转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加速中原崛起至关重要[1-2]。
  1  加快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意义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失衡、产业失衡、地区失衡、市场失衡、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的根本途径,是深入贯彻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有效促进农村自然经济发展格局转型,形成区域性经济、人口公共服务中心,加强农村产业和就业集聚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结构转型。
  1.1  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由于河南省县域内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缓慢,人口相对集中,当地资源企业少、就业难,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农村新型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87个百分點,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全国中原崛起目标的实现,也影响着河南省“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河南目前和今后时期的首要任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高,“三农”问题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关键点在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一是减少农村人口,有利于土地集中,农业大规模生产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二是人口集中城镇有利于拓宽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空间,有效促进二、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三是以城市文明的辐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进的发展格局。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能进一步促进农业稳定、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1.3  有利于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由于历史原因,受主客观因素制约,全省的城镇基础设施仍不完善,部分乡镇、中心村生产生活条件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相适应。与河南成为国家级“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差距甚大。
  2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截至2018年末,我国国民收入已经处于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而城镇化率只有59.58%,城镇化水平仍处于中等水平,二者之间的不均衡发展说明我国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我国城镇化水平还存在“虚高”成分。一方面,为实现城市空间扩张被划归为市区的农村、市县产业聚集区、高新开发区等地区,并没有实现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民生活消费方式也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只是人为地“被城镇化”。另一方面,虽然我国逐步取消了农业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区别和户籍限制,但原有的农村人口和农民工只是被冠以“城镇人口”“市民”的虚名,仍无法真正享受到城镇化的成果。所以,就目前而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发展相比较,不是超前而是大大落后。
   作为全国农业人口大省的河南,自1978年以来,全省城镇化率呈加速发展趋势。从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进程看,虽然全省城镇化建设起步较早,但由于受思想观念、城市意识、基础条件、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使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也落后于全国。截至2018年末,全省城镇化率仅达到51.71%,落后全国平均水平7.87个百分点,排名为全国倒数第七,略高于西藏、云南、贵州、甘肃、广西和新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4方面。
  2.1  思想观念陈旧,城镇规划品位不高
   人们的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墨守成规,视野不宽;不善运作,缺乏创新发展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一是规划相对超前,特色不足,结构陈旧。二是思想品味落后,活力不足,城镇建设落后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公共设施配套落后,发展速度缓慢。
  2.2  城镇功能脆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河南省大部分县区经济欠发达,城镇规模偏小,历史欠账多,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成熟等原因,导致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形成有效的吸纳集聚能力,使城镇在生产要素引进、产品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同时,也使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带动力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难以达到预期,使产业结构难以优化、提升。
  2.3  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辐射力弱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悬殊较大。从区域看,越接近省会的城镇化水平越高,距省会越远水平则越低,这表明城镇化的区域发展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有直接关系。除省会外,全省绝大多数城市规模不大,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不强,带动力较弱。
  2.4  建设资金筹集难,缺乏多元投资渠道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渐进、长期、系统性的惠民工程,从规划到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工程完善,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扶持,仅靠各级地方财政投入显然是难以解决的。
  3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与建议    城镇化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仅涉及从规划、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工程建设等物质基础,而且涉及到农民身份转换、从事产业变换、生活居住方式改善、文化素养提升、均等享受公共资源、环境保护、和谐共处及共同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
  3.1  建设完善的城镇体系,提升大中城市带动力
   一是要在各基层原有发展现状上,开拓创新思路,统筹战略规划,打造本地品牌,推进大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竞争力,逐步加大城市的服务功能,保障縣城和中心乡镇发展壮大的需要。二是要在保留城市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中心镇和小城镇的综合实力,并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3.2  加大对农业投入,实现向农村倾斜政策
   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立足农业,发展农业,建立完善、有效的农业投入机制。一是增加农业投入。要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棉油生产基地建设、大型农业开发、农业科技教育设施等领域增加投资比重。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当地银行的支农项目贷款的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巩固河南农业大省的地位。二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对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制度,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三是要坚持科技兴农。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体制机制。利用科学管理和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3  增强城镇化聚集功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新型城镇化要通过合理布局,促进各种要素向城市聚集,增强城市的聚集功能。
   一是基础设施聚集。要立足于本地,结合当地实际,并且依照未来的城市化发展前景和现代化要求来完善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制定出具有超前性、可使用、标准化的方案。二是工业的聚集。聚集乡镇优质的工业企业到城市中,形成规模经济,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形成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小区建设、农村市场体系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新型模式。三是人口要素的聚集。通过住宅、基本生活物质、民力、市场、社会事业及各类资源和人文资源的聚集,改造农村住房,建造大型生活超市、小型医疗服务机构和学校等。四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注重物流、金融服务、中介机构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第三产业比重。
  3.4  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推进城镇化建设持续发展
   资金短缺是制约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的一大难题。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需要让城市资源资本化、投资主体多元化[3]。
   一是要开发、盘活现有的存量土地资源。要加快土地流转,盘活资源。针对可连片开发利用的闲置土地资源,探索通过集体或个人流转模式,建立土地利用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发挥土地资源最大价值。二是完善农民拥有的产权制度。完善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有证管理,实现生产要素流动。要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保农民产权在手,土地可以流转,农村、城市房产同权;并允许农村房产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和抵押(含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打破涉农贷款难的瓶颈。三是完善综合型财税金融政策。建立完善的综合型财税金融政策,如各级政府建立“城镇化发展基金”,提高金融贷款风险拨备税前提取比例,完善风险拨备机制,对城镇化建设贷款业务给予税收减免、贴息或税收返还及有差别的金融监管政策等,以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筹措需求。四是赋予金融机构职责。鼓励金融机构合力互动,共同担负起筹集城镇化建设资金重任。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基金等投资业务,增强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的能力,投贷结合,增加投资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提高资金运作效率。
  4  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了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有力助推河南省脱贫攻坚战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明瑞.关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河南农业,2011(21):57.
  [2]许青云.河南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J].当代经济,2012(17):112-114.
  [3]黄勤,杨爽.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经济纵横,2014(1):44-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5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