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教学创新与实践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模式化教学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训练方法技巧出发,引出现阶段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模式化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创新思维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式,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教学;创新;实践探索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学科,涉及教材种类和课程内容非常广泛。钢琴即兴伴奏非常考验学生基础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掌握和训练程度,在没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技巧的前提下,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多的盲目性,专业能力水平也不能很好地提升。而模式化教学的优势作用,在优秀教师对科学课程安排和技巧训练的合理安排和布局下,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提升一大截,由此来看,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落实模式化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1 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教学方法简述
  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高水平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就能够在未来的实践演奏中得到非常好的效果回馈。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实现模式化教学方法,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落实模式,这里所说的模式是指更强调知识性的且具有标准规范式的一种思维结构,它涵盖了多种表现特点,如整体化、抽象化、规律化。整体化是指音乐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抽象化是指课程内容中晦涩难懂的乐理知识,规律化强调音乐方法练习的重复性。这3个特点是在长时间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提炼总结出的思维理论体系,而钢琴即兴伴奏的模式化教学很好地融合和体现了这3个特点。简单来说,模式化教学方法就是根据课程教学的目标基础,以抽象的规律性为指导,并结合课程内容而实现的一种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1]
  落实到钢琴即兴伴奏的课程实践教学中,该方法要求学生以听觉训练为主要练习目标,并且严格落实8个小节固定和弦连接循环的不断往复式训练方法。基于此,学生首先要从和声连接、节奏把握方向的基础训练开始,在不断的训练和检验中向更高程度练习,直到最后熟练掌握钢琴伴奏练习中最基本的能力。然后敢于在实践表演中突破固定模式枷锁,并在不断的磨炼和竞技中实现能力突破,最终达到最高层次的即兴。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即兴需要在日复一日不断的固定性模式化训练中完成基础构建,并在长时间的科学针对性训练洗礼中得到能力升华,最终构建专属于自身的高水平建筑。
  2 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教学方法的特点
  2.1 模式化和声的规范性
  模式化教学方法需要遵守和声训练的规范性原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C大调8小节钢琴节奏进行不断的重复性训练;并将其作为一种训练模式,在“I-VI-Iv-V7-III-VI-II-V7”这种和声走向程序模式下进行往复训练,以此来有效提升学生对节奏等音乐元素的理解和掌握。基于此可以看出,这个和声走向有8个和弦,具体由上四下五度、上三度、下二度科学连接,这是钢琴和声演奏中基础的进行方式。而进行这种基础性的和声训练,主要是为了在锻炼学生基础能力的同时,也旨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和声技术水平和即兴演奏水平。而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正确把握和声规范性练习最核心的教学目标,并精准化提炼技术练习技巧,开展科学的技术教学课程,以便实现高效的教学水平。[2]
  2.2 和声声部连接的固定性
  从钢琴即兴伴奏的课程教学内容出发,我们得知,模拟化和声声部连接主要是建立在8小节和声模式化练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训练的规范,最终形成一个固定的声音。具体的训练方法体现在活泼织体、抒情织体,弦连接模式练习两个方面。在此训练方法上,通过不同的伴奏形式,通过对有旋律和无旋律伴奏两种形式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最终形成8种和声模式。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可能不会一直按照8小节和声的固定配置形式进行组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训练程度的升级和改进,比如组合平行八五度的和声配置,以此来为枯燥的反复训练添加一丝活力。
  2.3 模式化节奏型的统一性
  模式化的节奏型统一,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个模式化节奏型训练可以实现跨越两个八度,那在保证原和弦音符不变的前提下,让练习在原有基础上扩展一个和弦音符,就能够使训练中所有的音都维持在统一且规范化的声部当中。除此之外,统一性还表现在首调读谱法方面,这一方法要求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通过首调的方法,将所有的节奏型能够在不同的调中熟练地背奏出来,并能够非常牢固地記住所有音高位置,进而精准地辨别出节奏型练习的不同变化。这种方法可以非常好地增强模式化的训练效果。
  3 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教学方法的缺陷和不足
  3.1 和声声部的过渡比较呆板
  模式化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基础性能力,最直观的训练方法在于和声声部过渡方面。通常情况下,这种过渡需要在一个8小节的结构中有序完成,由此将每8个小节作为一个整体练习,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这种训练方式在短时间内可以增强学生的乐感,但是这种一成不变的固定训练模式,极易引起学生的消极性。因此需要对这种训练方式进行方法改进和创新,以此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的增强。
  3.2 节奏型运用单调
  在对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模式化教学中,通常需要按照和弦的根音作为序列固定音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三级音、五级音等进而发展出新的根音和声。和声的节奏型运用往往会采用柱式和声以及分解和声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指通过弹奏不同的节奏来将所有和声音表现出来,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多只手指的共同合作,这对学生手指的灵活性和手掌的跨越度有非常高的标准,这主要是因为中声部的音符的准确和清晰与否直接决定了和声演奏的质量好坏。后者则是指对和声的音按照标准顺序准确连续性的演奏过程,也能够将其认为是对和声音的修饰性处理,这种演奏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出现次数相对频繁。但是这种一成不变的训练方式,会让原本悦耳流动的音符变得浮躁乏味,进而造成审美疲劳。[3]   3.3 模式化训练量不足
  要想拥有高标准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肯定需要海量的严要求训练。只有保证日复一日的基本功训练,如音阶、和声训练,才能够在真正演出时获得努力反馈。任何人都一样,不可放松对基本功的锤炼,尤其是需要加强对和声的练习。但是课堂练习的时间通常非常有限,这就需要学生们能够利用自身课余时间进行充分的练习。而在这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利用课上时间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遇到的难题,并有针对性地检验学生课后练习的成果,如调式和声编配、和声外音处理。这些成果的获得都需要学生的自觉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
  4 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教学的创新性实践探索
  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和声因素。学生只有在即兴演奏中做到心中有谱,才能确保实战时的冷静准确,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日常的和声教学中获得技巧和经验总结,并在大量的日常练习中,对每一个和声的调性、位置都了然于心。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模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促使学生将自身技术与主观兴趣充分融合。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位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应该将两者进行协调处理,必要时进行取舍,以确保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需求。而且通过对不同风格和声旋律的演奏和欣赏,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和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5 结语
  当前,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应用和落实模式化教学方法尚处在初始阶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缺陷和不足。这就要求各大高校和教师加大探究力度,尽快找到模式化教学方法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的实现途径和价值程度。教师在不断的经验累积和总结中,改进和优化模式化教学手段和落实途径,在有效提升高校学生专业化水平和增强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推动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丽丽.应用型钢琴即兴伴奏课模式化教学方法研究——以绥化学院音乐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2019(03):64-65.
  [2] 朴文哲.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9):128-130.
  [3] 邵一言.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现状及创新发展浅析[J].北方音乐,2019,39(15):118-119.
  [4] 戚鸣.如何利用钢琴即兴伴奏提升教学效果[J].速读(下),2019(5):189.
  作者簡介:陈超(1980—),男,江苏无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7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