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科学发展生态农业,要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相结合。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策
  生态农业是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必须从加强生态观念培养和促进新型农业科技研发、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保障生态农业经营者利益、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和开拓农业农村多功能性,以及加强政策引导和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等方面入手,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的形成。
  一、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农产品基地集约与废弃物资源利用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重点是区域资源的充分应用,而为了保证整体生产农业发展与区域环境同步进行,一方面可采取农产品基地集约性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区域技术、市场、设施、病虫害管理等技术,开展精耕细作与科学机械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采取常规化农田环境维护的基础上,可利用秸秆还田、生物肥施用等措施,逐步强化区域生产农产品的基础建筑。逐步拓展区域生态农业规模,实现集约化生产管理,实现生态农业产品的优质化生产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了降低农业废弃物对整体环节的负担,在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可综合利用微生物、农艺、生物等先进科学技术对整体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将无害化处理后的产物在农作物耕种、果园管理中进行二次应用,在降低废弃物产生量的同时,也可以促使区域环境土壤得到有效的改良。如在规模化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可利用沼气发酵的形式将农作物秸秆、生物粪便等进行沼气发酵,并将产生的沼气作为有机肥料施用到生态农田中,达到增产降污的目标。通过养殖——沼气——果蔬种植、牧草栽植——畜牧——沼气——农业种植等模式的有效开展,可达到以养殖促沼气、以沼气促农业、以农业促养殖的良性生态循环。在区域集约化养殖场地通过沼气对废弃物的处理,可促使区域资源得到充分的应用,有效提高生态农业的经济、环境效益。
  2.流域综合治理
  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主要是结合区域地质特点及区域资源利用情况,将水土保持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在这一发展原则的指导下,逐步开展植物种植、治坡治沟、工程防治等综合管理措施,降低旱涝灾害对整体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在实际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可在封山育林措施实施的基础上,在山沟位置进行蓄水筑坝,山低开设农田,山边种植牧草等。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促进区域畜牧业与农业同步发展,从而便于多元化复合型生态农业的有效开展。在多元化农业开展过程中,应结合区域市场需求,将农产品效益作为区域生态农业管理的中心,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各种农业要素的管理应用,依据经济性、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根据区域发展特点进行各种生态技術的合理配置,为养殖、经济作物、粮食种植等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的有效运行提供依据。
  3.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经营生产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是采取农户+企业或者农户+农业基地+市场的发展模式,全面开展规模化生产农业发展、企业化经营管理及市场化操作运行的发展模式。为了保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良性经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区域劳动力资源,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开展全过程生态农产品服务。通过生产前准备、生产环节过程、生产后期反馈等一系列操作可有效提升生产农业市场竞争力。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相关区域生产农业基底可选择不同的农产品加工类型,如水果、豆类、蔬菜、大米等,结合生态农产品运送结构的合理配置,可为整体区域生态农业经营格局的良性发展提供依据。
  二、生态农业优化发展措施
  1.对区域农业就业结构进行适当优化分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建设重点,通过区域绿色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管理,循序渐进,结合小型乡镇建设,将区域内农户融入到第二、第三产业中,扩大生态农业建设规模和范围,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区域绿色加工行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转移,还可以与农业多功能性相结合,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和现代管理武装生态农业。降低农业人口过剩对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
  2.适应我国农村基层基本经营制度,根据我国平均土地经营面积较小的基本国情,制定生态农业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农业技术标准体系。要求发展生态农业在适应农户经营的同时,适应农业生产经营新主体。针对区域地形情况,进行土地性质适应性评估,确定区域地质情况,采取健全机构、转变机制、完善体系、优化队伍、增加投入等多种途径,加大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为后期生态农业种植产品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3.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不断加大生态农业建设优化政策,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转化资源优势,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我国生态农业向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过渡。
  4.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价值,采用现代化生态农业关键技术手段,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保障粮食作物有效供给,稳步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7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