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足文体构建神话整合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神话是民间文学体裁之一,是古人借助自己的想象解释人类未知的自然现象、规律,寄托美好情感的传说性故事。对中外不同的神话故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神话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故事内容超越了生活经验,表现为时间久远、环境奇特、时间跨度大,人物具有一定的超能力。二是人物形象崇高,主人公以英雄形象出现。三是主题壮美神圣。
  单元整合教学,是基于单元语文要素,将单元内文章进行系统的分析、统整,把单元内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围绕某个议题开展,按照板块学习的形式教学,注重一课一得;结合单元文章的特点,扩展类似文本,引导学生进行组文阅读,在比较阅读中探寻相似文本的言语表达秘密,懂得基本的写作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又注重对阅读方法和习作方法的掌握。基于神话这一文体,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实施整合教学,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一、读故事,感受“神奇”
  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合方式编排单元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言要素之一为“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它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的基本要求。神话故事的语言充满想象力,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感受神话语言的魅力,品味鲜明的人物形象。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读通句子,读顺文章。教师要对文章中重难点的句子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在充分朗读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再读文章时,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比较“神奇”的句子。教学中,可以对《盘古开天地》这篇文章进行重点指导,充分发挥示范功能,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阅读方法。
  一是抓关键词,理解神奇。关键词是一个句子中比较重要的词语,对于句子的理解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教师先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混沌一片”“一万八千年”,感受环境与时间的神奇,品味言语表达的奇特。再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想象画面:读到这句话时,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最后让学生通过“找关键词—想象画面”的方法,品读第二段是如何写出盘古力量神奇的。
  二是品读句式,想象神奇。神话语言奇特,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还表现在言语表达形式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上只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很少关注文中句子的言语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看似已经读懂却没有读透的句子。如“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读这句话时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接着将这句话的前后两部分进行比较,发现句子中有三对反义词——“ 轻”与“重”、“清”与“浊”、“上升”与“下降”,一对近义词——“缓缓”与“慢慢”。句子语言具有对称美,写出了天地变化时间之久,过程之慢。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是盘古,此时你会想些什么?通过揣摩人物心理,感悟人物形象。在学会了品读句式、想象神奇的方法后,让学生运用“品读句式—想象画面—揣摩人物心理—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自学课文后面的段落,充分地感受盘古的身体神奇和变化神奇。最后读文章时,紧扣重点段落,抓住奇特句式,引导学生背诵积累,促进言语发展,提升言语智慧。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只有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才能得以提升。学完《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学生只是初步习得了阅读方法,离熟练掌握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练习巩固。首先,按照所学的阅读方法,自学《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教师相机。接着,让学生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梵天的一日》《海南黎族大力神》《金羊毛的冒险》,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最后,推荐学生阅读整本书《中国神话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使学生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熟练地掌握阅读方法,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利用三节课的时间,紧紧围绕“读故事,感受神奇”这个议题展开教学,不仅将单元内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还将课内外阅读进行了有效整合;既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阅读方法,又增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可谓一举多得。
  二、讲故事,梳理“神奇”
  第四单元的导语中提出“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本单元的又一学习内容。讲述神话故事,有利于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激活想象思维,提升言语智慧,发展表达能力,体会人物情感。引导学生讲述神话故事,可以运用如下方法。
  一是运用插图。教材中的插图是传递文本信息的重要载体,是文本阅读的重要媒介。四年级学生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文本插图为学生讲述故事搭建了合理支架,降低了讲述故事的难度,同时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盘古开天地》一文配有四幅插图,描绘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别找出四幅插图对应的文本段落;再结合插图及段落内容,尝试着讲述故事;最后利用插图展开想象,适度添加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使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二是借助关键词。关键词是讲述故事的重要支架。借助关键词有助于厘清故事情节,讲清故事内容。关键词有时可以在文本中提取,有时需要学生结合段落内容进行提炼。如《盘古开天地》一文可以借助“混沌一片、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四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讲述故事。
  三是繪制人物关系图谱。古希腊神话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讲述这类故事,可采用绘制人物关系图谱的方法。如《普罗米修斯》一文可以通过绘制人物关系图谱(图1)厘清人物关系,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让原本复杂的故事变得简单清晰。
  四是针对重点问题。重点问题是指针对文中关键情节展开提问,一般是对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展开提问。借助重点问题,学生能够较好地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开展有目的的阅读,进而更好地讲述故事。如《女娲补天》一文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是如何补天的?女娲补天成功了吗?三个问题涵盖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问题,学生能够结合文本内容讲述故事。   三、写故事,表达“神奇”
  第四单元的导语中提出“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这是对写作提出的要求。神话故事因其奇特的言语表达形式及巧妙的文章构思,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借鉴意义。引导学生写神话故事,可以从仿写、续编、创编三个方面着手。
  仿写是根据文本的言语表达形式,借鉴运用,仿照练习。如《盘古开天地》中盘古化身万物的文段,写盘古身体各个部位幻化成自然界的万物,采用了排比的句式,修饰词的合理运用,恰当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仿写:“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 ),变成了( );他的( ),变成了( );他的( ),变成了( )。”同时,引导学生将《梵天的一日》《海南黎族大力神》《盘古开天地》三篇文章中描写不同神化身万物的段落进行比较阅读,探寻言语表达的秘密。仿写时要关注文章内容,注重文段前后逻辑,基于文章的写作思维,否则就难以成功。
  续编是对文章故事情节的进一步想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教学《普罗米修斯》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当普罗米修斯获得自由之后,宙斯会采取什么行动?普罗米修斯又该如何应对呢?学生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学生在续编故事时,教师要合理引导,结合课文中宙斯和普罗米修斯的不同性格特点,透过一言一行展现人物形象。好的故事须依据人物形象,运用合理的表達方式,巧妙设计故事情节,写清故事内容。
  创编故事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文学创作形式,需要学生建构文体思维,依照文本体式,创作出类似的文章。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采取群文读写的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中,可以将《梵天的一日》《盘古开天地》《门巴族“ 猴子变人”》《海南黎族大力神》四篇文章放在一起,开展组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比较四篇文章在创作上的共同点:宇宙最开始都是混沌一片的,后来一位大神的出现,改变了一切,或是用自己的神力创造了万物,或是用自己的身体幻化成了万物。这样,学生就有了写作思路,创编文章就变得简单了。
  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写作也是一种文体思维。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言语风格。单元整合教学十分注重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既注重单篇文章与写作学习之间的联结,又注重扩展类似文本,引导学生进行组文阅读,在比较阅读中探寻相似文本的言语表达秘密,懂得基本的写作思路。教学中,将《盘古开天地》与其他文章进行组文阅读,有利于学生建立起读写结合思维,掌握神话创作的基本思路,基于方法大胆想象,创作出一个故事。
  立足神话文体特征实施单元整合教学,让课内外阅读得以有效整合,极大增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有效落实了单元要素,人文性与工具性得以统一,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0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