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紫砂造型艺术是紫砂的基础、紫砂的根源,所有的一切与紫砂有关的文化,都要从造型说起。“莲瓣壶”的造型让人感觉既有深浅不一的阴阳凹凸变化,秩序井然而又錯落有致,给人以节奏感和韵律美,又有着莲花各个元素部件的协调搭配,上下相承、和谐统一,俯瞰就像是一朵盛开的莲花,给人以清心愉悦之感,让人在观赏此壶的时候进入一种心平气和、禅茶一味的心灵归宿和思想境界,这也是作者创作设计此壶的初衷。
  关键词  紫砂壶;莲瓣;造型;艺术;筋纹
   宜兴,一座有着“东方威尼斯”之称的江南水乡小城,小桥流水、湖泊星罗,粉墙黛瓦、高楼林立,现代而不失传统,大气而不失精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优雅而随心,淡定而从容,他们把这种气质也融入了紫砂艺术世界之中。即便在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早早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时候,这里的紫砂艺人们也并没有弹冠相庆、拍手叫好,而是自然而然地去迎接和往常一样的每一天,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紫砂制作就和每天的吃饭、睡觉一样的自然和平常,就是他们每天必须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相反,如果紫砂出现什么负面的影响和不好的问题,那时候他们才会心急如焚地想办法出主意,想方设法来扭转局面,把紫砂艺术的美好拼尽全力地传达出去,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中国陶都,陶醉天下”的美誉。这就是宜兴人认定的道理,这就是紫砂艺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心手相传的初心,所以,紫砂艺术的一路走来,经过了多少的风风雨雨、多少的坎坎坷坷、多少的酸甜苦辣、多少的喜怒哀乐,都记录在了一件件造型各异的紫砂壶中。可以说,紫砂造型的艺术就是紫砂的基础、紫砂的根源,所有的一切与紫砂有关的文化都要从造型说起。
   翻开紫砂造型艺术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其发展的脉络。“供春壶”可以说是紫砂艺术最早的造型设计了,从今天来看,其造型可以归类为仿生器类型。这类器型基本上都是模仿自然万物的形态,表现了自然清新的创作设计风格和恬淡闲适的乡村田园雅韵,经常借用以物拟人的手法,流露出对于心灵的追求、精神的依托、生命的思考等等内心世界的情感。和这种器型相对比,光素器就显得简洁多了,可是我们不能小看了光器,紫砂界都知道光器“看起来好做,做起来好难”,这种器型没有任何其他额外多余的装饰来掩盖其一点点的瑕疵,细节的考究和技艺的运用必须拿捏到位、一气呵成,这种器型的集大成者恐怕要数清代的紫砂大家邵大亨了,他的作品“大亨掇只壶”、“大亨仿古壶”等等光素器,如同一件件绝世神器一般,至今仍然是紫砂艺人临摹学习的经典作品。还有一类的紫砂造型就是筋纹器了,这类器型大多以自然植物、花朵、果实的纹理作为造型设计的表现手法,把它们的纹理脉络抽象地提取出来,用来装饰紫砂壶,使之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排列有序、节奏感强烈、极其富有韵律美的艺术特点,从而表现出创作者的艺术追求和思想境界。
   以莲作为造型艺术设计由来已久,据考证,最早的莲的纹饰出现在东汉的陶瓷器上面,和佛教的传入有着密切的关系。莲花在佛教中被看作是一种圣洁之物,多出现于和佛教有关的器物装饰上面,运用也特别广泛,一直延续到今天。紫砂壶上面的莲瓣纹理装饰也颇为常见,宜兴本来就是江南水乡,湖泊众多,莲花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植物出现在紫砂艺人的眼前和身边,于是它们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创作题材的行列之中,通过对莲花造型艺术的抽象提炼,表达出了紫砂艺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他们把自然的野趣通通地收入壶中,带您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再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莲花的高洁、清廉、雅致、禅意等等品质和意象融入其中,让您在品茗喝茶的同时还能陶冶情操。紫砂壶“莲瓣”(见图1)就是一件精致而富有内涵的筋纹器作品,壶身由一片片莲花造型镶接而成,挺拔端庄、灵动典雅,看起来比较简约,却是特别的传神,筋纹自然清晰、优美细腻;壶盖也呈莲花花瓣状,和壶身融为一体;弯嘴小巧可人,出水流畅,壶把大小合谐,拿捏舒适。“莲瓣壶”从造型艺术的设计上让人感觉既有深浅不一的阴阳凹凸变化,秩序井然而又错落有致,给人以节奏感和韵律美,它又将莲花各个元素部件协调搭配,上下相承、和谐统一,俯瞰就像是一朵莲花盛开,给人以清心愉悦之感,让人在观赏此壶的时候就进入一种心平气和、禅茶一味的心灵归宿和思想境界,这也是作者创作设计此壶的初衷。
   紫砂艺术的丰富和发展离不开广大的紫砂艺人,他们在传统的紫砂艺术中传承其经典的造型,在大自然和生活实践中汲取养分和灵感,在新的时代,用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制作技术、新的设计语言来创造更多的艺术作品。只有坚持守正、继承传统,才能铸造根基,走得更远。只有更深入地扎根生活,才能引起心灵和创作的共鸣,体悟到创作的真谛。只有时时更新、与时俱进,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和设计更多、更好的作品,把紫砂艺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参 考 文 献
  [1]张洁.人间至爱“子母暖壶”[J].江苏陶瓷,2012(2):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0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