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如虎添翼”的造型艺术和民间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这些来源于大自然和生活实践的具体景象和活动,经过紫砂艺人的抽象、剥离、创作、融合,最终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紫砂作品,把紫砂泥料可塑性强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是紫砂艺人心中对于生活的祝福和情感的表达。紫砂作品“如虎添翼”就是把紫砂多变的造型艺术和民间文化中关于虎的美好寓意结合起来,希望大家在用此壶泡茶品茗、雅聚论道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如虎添翼的轻松感和成就感。
关键词 紫砂壶;如虎添翼;造型艺术;民间文化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之中,人们对于休闲和娱乐的生活方式充满了期盼,如何找到一种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能休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方式成为人们不断追寻的目标,于是饮茶作为中国传统古已有之的文化传承,又重新地来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在近年来颇为受到重视和流行,在许多的电视剧中也可以看到各种不同形式的唐宋茶艺的故事情节,同时紫砂壶作为最佳的泡茶利器,也就顺理成章地活跃在茶文化之中,成为大众喝茶品茶、休闲放松的把玩器物,随着紫砂市场的不断成熟,在拍卖行情方面紫砂珍品也是一路走高,成为众多藏家追捧和青睐的一大门类,充分地体现了紫砂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翻阅紫砂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在明代正德年间,宜兴金沙寺里小书僮龚春根据银杏树瘿的形态创制出第一把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供春”,之后祖祖辈辈的紫砂艺人把聪明的才智和辛勤的汗水都浇灌在这上天赐予的五色“富贵土”上面,用充满着温度的双手捏塑着一件件带有中国乡土气息和文化内涵的紫砂器,这些造型各异、风格不同的艺术品灵感可能来自于节日敲起的一面大鼓,可能是日常生活中一次普普通通的井边打水,也可能是阵阵清风拂过的竹影摇曳,还可能是民间传说和传统文化之中的某种意象。这些来源于大自然和生活实践的具体景象和活动,经过紫砂艺人的抽象、剥离、创作、融合,最终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紫砂作品,把紫砂泥料可塑性强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宜兴紫砂艺人心中对于生活的祝福和情感的表达。
紫砂作品“如虎添翼”(见图1)就是一把造型非常生动逼真,内涵特别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作品。在创作设计此壶的时候,我就想用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紫砂语言来表达紫砂艺术的包罗万象和丰富多彩。此壶壶身采用了和“满瓢壶”比较类似的骨架结构,显现出肉感特别突出的三角形特征,但是相较于“石瓢壶”的挺拔俊逸,我把壶身又改良得圆润饱满一些,这样敞口就更加的开阔,在实际实用的过程中更加地便于投放茶叶和清理壶底;壶嘴直流,外边又用虎头装饰,细节捏塑惟妙惟肖,出水利索、断水自如,特别的美观实用;壶把采用龙形把手,弧度弯曲、适合拿捏,让人感觉端握有力;壶盖和口沿平整衔接,严丝合缝、通转灵活,没有一丝的阻滞之感,让人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把玩起来妙趣横生;壶钮的造型设计与众不同却又独具匠心,弯弯的桥钮伸出两只小耳朵,勾画出一个抽象版本的老虎形态,壶钮和壶盖相接之处又延伸出来一双翅膀的纹理和造型,桥钮下面点缀一颗圆形宝石一般,采用不同色泽的泥料制作而成;壶身隶书陶刻金石气浓郁,使得此壶更加灵动隽永。细细把玩此壶,可圈可点之处很多,壶身和把手尽管经过演变有些圆的线条,但是依然保持着传统“满瓢壶”的端庄稳重、骨肉亭匀的造型特点,直流嘴和“石瓢壶”也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可以说在继承了传统壶型的优点之上,又把中国民间传说和文化寓意完全地融入其中,用独特的造型艺术来阐释其中的民间文化内涵。
在我们民间传统文化之中,虎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从众多的考古发现和民间传说之中也可见端倪,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邹衡曾说:“华夏文明,渊源有自,龙虎俱在,铁证如山”。由此可见在上古时期龙和虎都是人们所崇拜的神物,是很多氏族部落的图腾。在大自然中,由于老虎高居食物链的顶端,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虎充满敬畏崇拜之情,把虎视为最有威慑力的吉祥物之一,加上虎的形象不仅威猛无比,而且色彩斑斓,额头正中还有“王”的纹样,在视觉上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因此被古人誉为“百兽之王”。所以在民间传统文化之中,虎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虎的形象无处不在。除了在书法、绘画之中经常可以见到以外,在雕塑、陶瓷、金银器等艺术门类中,以虎为原型的艺术品的纹饰、造型也更加丰富多彩、形象逼真。紫砂作品“如虎添翼”就是把紫砂多变的造型艺术和民间文化中关于虎的美好寓意结合起来,希望大家在用此壶泡茶品茗、雅聚论道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如虎添翼的轻松感和成就感。
紫砂艺术之所以在世界陶艺之林中具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中国陶都宜兴独特的紫砂泥料世界无双、独一无二,具有非常好的可塑性、透气性,烧制出来的紫砂壶古香古色,非常适合用来表达中国古老历史的沧桑感和传统文化艺术的厚重感。随着神州大地茶文化的推广越来越广泛,人们喝茶的兴趣和爱好越来越浓,紫砂壶也必将带着紫砂艺人的毕生心血和精湛技藝传遍全国、走向世界,创造出属于紫砂艺术新的辉煌。
参 考 文 献
[1]薛锋.浅析紫砂“卧虎藏龙壶”的文化内涵[J].江苏陶瓷,2017(3):40,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0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