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紫砂壶“慕古浔”的历史传承和审美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经过历史的风云变幻和时间的积累沉淀,紫砂艺术在一代又一代宜兴紫砂艺人的守护之下不断地成长壮大,技艺水平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紫砂器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紫砂作品“慕古浔”是一件典型的方器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乡味道。其创作的灵感来源就是紫砂经典器型“方砖壶”和古代河边居住人家的房屋窗棂结构造型。此壶点、线、面之间的结合干净流畅,体现出了高超的制作技艺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横平竖直的造型特点呈现出更为鲜明的立体感,和提梁的结合相得益彰,形成了完美的虚实结合的空间结构,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和无尽的遐想空间。
  关键词  紫砂壶;慕古浔;历史传承;审美价值
   翻阅紫砂壶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紫砂文化的一脉相承和不断创新。虽然在我国宋代的时候就发现了紫砂陶的存在,可是受困于当时的技艺水平和烧制工艺的局限性,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器成型,是从明代金沙寺小书僮龚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树瘿形状所制的“树瘿壶”,也就是后世所称的“供春壶”开始的。明清时期紫砂巨匠时大彬,以简约大方、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深深地影响了紫砂艺术的造型特点,后来的邵大亨创作的“大亨掇只”,可以称作当时紫砂艺术的巅峰之作了,后来的紫砂匠人几乎都临摹学习过他的作品。传及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紫砂泰斗顾景舟更是把紫砂的线条之美、规矩之美、和谐之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经过历史的风云变幻和时间的积累沉淀,紫砂艺术在一代又一代宜兴紫砂艺人的守护之下不断地成长壮大,技艺水平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紫砂器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紫砂壶本来就是起源于民间的喝茶器具,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特点。我们从紫砂壶造型中可以看出,有许多的创作都是民间紫砂艺人在平常的生活和大自然中汲取灵感,从而创作出来的紫砂作品,只不过后来随着文人雅士的参与而变得充满了文化的气息和艺术的审美,特别是在紫砂艺术的发源地宜兴。宜兴属于典型的江南地域,距离明代吴中文化中心苏州很近,于是自然而然地紫砂造型和内涵文化深受到吴中文化和明清家具、江南园林、水乡小镇等等文化符号的影响,以此为题材的紫砂艺术创作也精彩纷呈,一方面展示了江南文脉的精致典雅,另一方面也向世人展示了紫砂艺术与古老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产生出了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的艺术作品。
   紫砂作品“慕古潯”(见图1)就是一件典型的方器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乡味道。其创作的灵感来源就是紫砂经典器型“方砖壶”和古代河边居住人家的房屋窗棂结构造型。在紫砂艺术的历史上,有一位在国内容易忽略,但是在我们的邻邦日本赫赫有名的紫砂大家,那就是明末清初宜兴紫砂界杰出人物、时大彬的再传弟子许文龙。由于受到当时朝代更迭、社会时局所困,许文龙颠沛流离、四处辗转,所传世紫砂作品在国内并不多见,却有些流在日本,受到日本藏家的高度重视和珍贵保藏,“方砖壶”就是其中之一,也是紫砂方器的代表力作。“慕古浔”在此壶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拉长了壶身,并且使用了提梁的把手造型;方正的壶身上面的图案设计,仿佛房屋的窗棂一般精巧美观;壶嘴自壶身胥出,线条笔直、出水流畅;壶盖严丝合缝,上面点缀的壶钮也是方中寓圆,与整器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整体观之,此壶点、线、面之间的结合干净流畅,体现出了高超的制作技艺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横平竖直的造型特点呈现出更为鲜明的立体感,和提梁的结合相得益彰,形成了完美的虚实结合的空间结构,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和无尽的遐想空间。
   在此壶的创作过程中,我经常回忆起小时候看到的河边人家,早晨袅袅的炊烟和淡淡的薄雾纠缠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香米的味道,傍晚温暖的灯光勾勒出窗户的轮廓,幻化成为紫砂作品中的线条和平面。紫砂方器向来以干净利落、刚正不阿、坦坦荡荡的姿态示人,紫砂作品“慕古浔”也不例外,清晰可见的纹路、一招一式的坚硬,构建起了这件作品的钢筋铁骨,寓含着自己正直向上、光明磊落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充盈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时光流逝的岁月痕迹。观此壶者,不仅仅能欣赏到紫砂技艺的炉火纯青,更能体会到其中丰富的思想感情,只有把生活的温度和创作的才情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更好的紫砂作品,才能充分地展示出紫砂艺术美的真谛。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审美水平也与时俱进,紫砂壶成为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饮茶利器,未来的紫砂道路呈现出一片光明的大好前途。紫砂艺术从古老的过去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前辈匠人心对心、手把手的相传,离不开宜兴陶都良好的文化氛围,更离不开新一辈的紫砂艺人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紫砂艺术道路。在今后的创作当中,我们既要沿着前辈的足迹不断前行,也要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紫砂技艺传承下去,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打动人、吸引人、鼓舞人,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紫砂、喜欢紫砂、钟情紫砂,把紫砂事业更加地发扬光大。
  参 考 文 献
  [1]王中民.浅谈“八方提梁壶”的气格美[J].江苏陶瓷,2012(6):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0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