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沙明炉壶”创作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其楼在《中国紫砂壶全书》的“鉴赏紫砂壶的基本知识”一节中谈到:“当今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
   “泥”,为什么把“泥”放在首位,因为优质的紫砂泥在烧成后泥色赏心悦目,有如玉一样的温润。“金沙明炉壶”(见图1)用黄龙山优质红泥精心提炼,力追明代紫砂初创期砂壶特有的壶色。“嘉靖海棠形提梁大壶”这是我国目前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紫砂壶,它由明代司礼太监吴经墓出土,同出的砖刻墓志表明墓葬年份为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年)。壶体各部遍布粗砂粒,色泽五彩缤纷,展现了早期紫砂壶的天生丽质。“金砂明炉壶”用优质的紫砂红泥,表面用段泥铺砂,成型后用明针反复打磨,使二者混为一体,烧成后色泽如铜似金,金光闪烁,古气盎然,用手触摸有如抚凝脂般的触感。
   “形”,“金砂明炉壶”的形为仿明代“宣德炉”的形而设计创作的。“宣德炉,简称宣炉,是明代宣宗宣德年间(1426—1435)所铸的铜炉,以铜精炼。明宣宗因郊庙所用彝鼎不合古式,命工部尚书吴中采《博古图》等书,和内府藏秦汉以来炉鼎彝器格式及柴、汝、官、哥、均、定各窑之式更铸,会同司礼太监吴诚司铸冶千余件,以供宫廷及寺观之用,底部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扁方楷书阳文印。”由于宣德炉集古代铜炉的造型之美于一身,其形制雍容大度、端庄稳重,故它一出现就风靡一时,后代仿者不绝。
   “金砂明炉壶”为仿“宣德炉”型制而设计创作,同时也参照了明代时大彬的“如意纹盖三足壶”的造型,因为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金砂明炉壶”壶腹下部鼓起,至肩部则采用一种“刹凹”的技法,这是宣德炉特有一种造型,使壶颈部凹进去,产生一个优美的孤度。从外部形态看,壶腹至壶颈出现犹如波浪形的线型转换,这种转换生动自然,避免了转折处的生硬、呆板,使线型从下而上连贯起来。“如意纹盖三足壶”借鉴了宣德炉的三足造型,足成乳钉形,壶把下一足,其余两足按比例装在壶体的中前部,使之三足鼎立。“金砂明炉壶”把这一工艺传承下来,三足稳重,如从壶体自然生成。嘴为直嘴、把为耳把,嘴为微曲线造型,直中有曲;耳把从壶颈出处略瘦,至中部自上至下则略肥,自下部与壶体相接处又略瘦,从线型的肥瘦转换中体现嘴、把造型的曲线美。壶盖为平盖,犹如汉代的两块玉璧相叠,一大一小,盖壁较厚,与壶颈相合连成一体。钮为桥形钮,与“石瓢壶”的壶钮形态相似。“金砂明炉壶”造型古气奕奕,有明代初创期砂壶造型古朴大方的特点。
   “工”,指的是制作工艺,对传统的经典作品要有深刻的理解,在传承的过程中要能领会前人作品的神韵。一件作品的精、气、神,全凭制作者的目力,目力精准,手上的制作技艺才能精到。“金砂明炉壶”的“工”,不仅体现在其器型的端庄浑厚上,还在于它的铺砂工艺。铺砂,是用不同色的砂粒,粗细不一,散在另一种泥的表面,在成型后用明针把砂粒压入泥中,并要使砂粒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包浆。开始的时候,壶的表面不可能光润,就要用湿度较大的脂泥填补凹处,对凸起的部分要掌握明针的力度把它压下去,达到壶体表面虽有砂,但通过泥浆的包裹仍能达到光润如镜面一样,光可鉴人的效果。
   “款”,这“款”不仅指制作者所钤盖的印款,还包括壶的款识、题诗、题画或其它装饰。“金砂明炉壶”追求的装饰效果,寻根求源,还是与宣德炉有密切的关系。宣德炉有一种炉色,称之为“渗金色”,是用赤金熏擦入铜内,如渗入。有三种:大片,称金片;点形,名金点;大小相间,名雨雪点。“金砂明炉壶”在烧成后其壶色与宣德炉“渗金色”的壶色十分相近,有“神似”之处,段泥粗粒在红泥的包裹下或隐或现,与赤金熔入铜以后形成的“雨雪”斑纹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作者坚持不懈、反复求索,在“渐悟”中达到“顿悟”,终于达到了设计要求。
   “功”,指壶的欣赏功能和实用功能。在器型这一方面,从泡茶的实用功能来说,小壶优于大壶。从欣赏功能来说,大壶优于小壶。随吴经墓入土的“海棠形提梁大壶”高17.7 cm,口径7 cm,随无锡華太师之孙华师伊入葬的“如意纹盖三足壶”高11.3 cm,口径8.4 cm,它们都是属于器型较大的“大壶”,它们能随主人入葬,说明主人对它们的珍爱程度,这说明大壶自有大壶的风采。
   “金砂明炉壶”容水量1 000 ml,属于大壶,它敦厚如君子。中国人讲究“礼、义、智、仁、信”,“金砂明炉壶”的设计创作,集中了历代艺人的集体智慧,以作者对紫砂艺术的坚强信念精心制作,成为一件受壶友欢迎的,以欣赏功能为主的艺术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0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