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粮食主产区小农户转型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有机衔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各地将小农户转型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衔接水平看成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从而推动小农户的分化专项,引导农户之间实现差异化发展,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链,发掘农业经营潜力。基于此,本文以小农户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中部粮食主產区的小农户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小农户转型;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215056
收稿日期:2019-12-26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部粮食主产区小农户转型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有机衔接研究”(项目编号:2019BJJ013)
作者简介:代新玲(1987-),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大力引导小农户进行分化转型,有利于在保障集体权益不被弱化的基础上,推动社会服务有效供给,使更多惠农政策面向小农户倾斜,为广大小农户农业生产者提供对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有效途径。差异化培育发展与适度规模经营主导将是未来小农户成功转型的必经之路,通过对中部粮食主产区小农户转型的必要性分析,实现其与农业现代化的完美衔接与结合。
1 中部粮食主产区小农户转型发展分析
1.1 优势分析
2014年,联合国粮农署根据农业生产与发展情况将当年定位为“家庭经营国际年”。随后,小农经营受到广泛重视,各界逐渐意识到小农经营对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小农户采用的家庭经营方式优势明显,这一优势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体现在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等各方面。小农户可以按照自身情况独立耕作,并结合粮食生产量自主销售农作物,小农户不会采用单一的作物栽培方式,侧面保证了生物的多样性。自由且独立的经营理念帮助小农户抵御了经济危机,受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小农经济在我国流传久远,精耕细作的种植经验在如今依然有着巨大的推广价值,特别是依靠相生相克与互利共生的原理创建立体化种植模式。此外,生物防治技术、农家肥施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小农户生活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1]。
1.2 劣势分析
现如今,农业绿色发展的道路与传统农耕文明之下的循环农业是不同的。虽然农村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但小农户通常都面临着市场信息闭塞、高额交易成本、核心竞争资源缺失、谈判能力羸弱等问题。尽管政府或合作社构建的农业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平台,提供了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售后等环节的社会化服务,但是,农户能够享受的公共服务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严重受到“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影响。同时,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营销农产品的宏观环境已基本具备,但是支撑小农户的集融资、信息和服务的管理系统并没有很好地建立和发挥作用。生产端,小农户大多数为分散经营,如何让小农户获得绿色生产技术与服务,怎样让小农户生产的产品得到绿色认证,产品如何通过绿色仓储保持质量新鲜,这是小农户转型发展必须注意的。在消费端,小农户如何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并树立品牌理念,无法依靠小农户自身独立完成,有必要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引导小农户进入现代化发展轨道。
2 小农户转型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有机衔接
2.1 小农户分化转型的必要性
分析实现小农户分化转型的必要性,具体如下:小农户分化转型可以防止农村内贫富差距过大。惠农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使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工商资本市场化存在逐利本性,政策的扶持对象主要为大规模用户,农村内的小农户在升级时需要注意这一问题。小农户分化转型可以为其升级提供价值载体,减小贫富差距;小农户分化转型有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一直以来,小农户都采用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这为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小农户发展的局限性使大多数农户无法抵御生产风险,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式,小农户不得不走向分化转型之路,以此提升竞争实力,强化生命力;小农户分化转型推动了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部分小农户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生产时只注重收入水平的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技术、资金与人才的投入,加强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的衔接,使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小农户进入农业现代化的循环圈[2]。
2.2 小农户转型路径
2.2.1 差异化培育发展与产业链功能拓展
按照小农户的实际发展情况,展开差异化培育,可为小农户提供3种不同的分化转型方式。具体如下:从“小”到“强”型的转型方式。对于拥有一定原始积累和具有经营意愿的小农户,可引导对方采用土地流转、创新创业的方式建立家庭农场,使自身从小农户转型为种养大户,让越来越多的小农户成为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抱团发展型的转型方式。加强小农户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寻找愿意相互合作的农户创建农业合作社,鼓励合作社开展统一服务,推动小农户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学会代储代销的发展方式,让更多的小农户抱团发展,从而全部进入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产业带动型的转型方式。培育一批受农业现代化影响的小农户,支持中部粮食主产区农产品在当地完成加工,实现产品的增值,引导龙头企业和小农户取得联系,采用保底分红或股份合作的方式让小农户看到产业链带来的收益。
专业化农业生产使小农户在多样化经营过程中受到阻碍,小农户具有的优势逐渐消失。大多数小农户在种植的同时也兼顾养殖,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生活需求,还能够为当地市场提供农产品。对此,有必要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功能拓展,深入发掘小农户生产的经营空间,为广大小农户建立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市场,以满足产品多样性为前提,使原有的小农户在销售环节获得相应的收益。从小农户生产与经营的实际特点出发,统筹兼顾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为农业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带动经济实力较弱的小农户分享产业的发展成果[3]。 2.2.2 适度规模经营主导,提升社会化服务供给质量
对于小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土地细碎化、科技應用效率低等问题,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的分化转型。与此同时,应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对土地流转与经营权入股等情况进行规范管理,提升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小农户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有利条件。社会服务供给质量应得到提升,土地细碎化使小农户难以在市场中享有农机服务,有必要将社会服务对象从种植大户转为新型经营主体,即转型之后的小农户,对农业科技体系进行完善,将小农户纳入人才挖掘计划,农业科技人员需向小农户展开技术服务,指导其正确使用农业机械设备,学会采用绿色的种养技术。将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社会化服务作为小农户转型的契机,在各地区建立试点,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小农户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2.2.3 加大惠农政策的颁布,弥补小农户发展短板
基于中部粮食主产区等地小农户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评估当前小农户从事农业现代化生产的能力和个人意愿,对农村现有的产权体系加以完善,保护小农户在承包土地过程中应享有的占有权、使用权以及收益权。深化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使小农户成为合作社内的“股东”,保证其资产能够保值增值,扩大产权交易市场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积,使小农户拥有交易主体的资格。与此同时,为小农户的分化转型颁布惠农政策,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提升集体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维护小农户集体权益的不弱化。将小农户作为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服务对象,提升小农户的生产与经营能力,依靠农业技术培训学校,推出送教师下乡和半农半读的教育形式,鼓励小农户获得中等学历教育的机会。加强金融、保险与信贷政策的颁布,使小农户内心的农业情怀更加深厚,带动一定规模的小农户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身份申报财政支农项目,弥补小农户以往在资金、农业机械设备、人才与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不足,通过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方式实现小农户的分化升级与转型。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农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由小农户组织特定决定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不能让小农户以旁观者的身份存在,而是要鼓励小农户积极分化转型,努力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在差异化培育发展、产业链功能拓展、适度规模经营主导、提升社会化服务供给质量的同时,还应颁布更多惠农政策,为广大小农户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参考文献
[1] 冯小,席莹.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农业治理体系建构——“小农户”本位的探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21(06):28-34,2.
[2] 沈兴兴.小农户步入农业绿色发展轨道的路径初探[OL].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12-23.
[3] 张学彪. 中国小农户经营规模变迁与生产效率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责任编辑 木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5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