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梁功伟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得到各方面重视。小学美术课堂上结合情景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美术想象力情境教学
观察力在美术创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自己亲身去感受,如用自己的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去感悟其中的不同,并且鼓励学生一边感受一边想象,加入自己独特的情感。要求语文教师擅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积累素材,逐步提升创作水平。所谓情境,即塑造学生参与学习营造的环境与氛围。通过塑造生动的情境或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并激发学生联想与创新,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展开教学,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一、做好课堂导入,奠定想象力培养基础
学生游戏化美术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职责在于为学生提供成长所需的土壤、阳光和雨露,让学生自由选择扎根的土地、摄取阳光和吸收雨露,力求保持教育的张力,发现学生角色的百变性,保有学生绘画作品中的百种语言。华爱华教授指出,教师要从读懂儿童的艺术作品开始,在和学生聊画、赏画的过程中理解学生的艺术思维、审美情趣、认知经验和学习品质;提供真实的感知对象积累体验和感受,支持和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感受与表现。
1.主题导入环节。在活动设计时,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赋予学生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设置一定的情景导入活动,以激发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美术游戏活动《美味冰淇淋》的导入环节中,教师以冰雪皇后冰激凌店开的游戏情景张导入,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气球拓印画《气球宝宝爱跳舞》的导入环节中,让孩子大胆地把气球蘸上各种颜料,玩拍气球游戏,让蘸有颜料的气球自由落地,形成各种图案,引发学生创造欲望。
2.学生创作环节。恰当地示范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绘画的技巧。在活动中我们常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和游戏化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活动对象,降低活动难度,增加活动趣味性。教师要学会等待,把问题交给幼儿去讨论、交流,不要急于给予答案,要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答案,就算答案不是最佳方案也无妨,尝试才是最重要的,持有自己想法才是最可贵的。
3.作品评价环节要具体形象。教师的评价应有针对性,要结合学生个体能力特点和图画中表现出的独特经历作评。学生以自己的游戏经验和评价标准进行的孩子之间的互评,对评价双方都能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二、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落实想象力的培养
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以生活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借助生活中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捕捉和描述能力,在生活中丰富学生的绘画经验,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学内容中要有80%是学生熟识的,剩下的20%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
在《学生园教育纲要》中提到:“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学生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因素,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的物件作为美术材料,将美术与生活物品结合在一起,学生观察自己认识的物品,然后模仿着绘画,会增大学生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精神。例如,在手工课活动中,教师可以教学生制作小蜻蜓,手工工具是:雪糕棍、卡纸、双面胶或者胶水等,学生看到自己平时扔掉的雪糕棒,能够制作出漂亮的小蜻蜓,会产生很大的创作兴趣。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对生活物品的使用进行思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将“废弃物品”作为教学材料,带领学生经历变废为宝的过程,循序渐进地向学生灌输节约、环保的思想。
三、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要做一个“闲的住”的教师,不要下意识地对美术活动中的游戏进行插手,许多教师生怕自己预设的游戏达不到最终目标,无法为美术技能服务,不自觉地开始“交”幼儿游戏。事实上,教师不舍,幼儿就不得,倾听比立刻帮助给为重要,在美术活动的游戏上,教师要表现得比幼儿慢半拍。美术教师要正确对待新课的新教学理念,选择符合小学生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的设计主题,围绕学生心理、兴趣培养其实际生活中运用设计、应用表现手法的能力。如《画汗衫》教学时,教师可以拟定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培养目标。引领学生明白汗衫文化与设计手法,发散思维并动手创作,设计个性化的特色汗衫图案,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2)方法与过程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基础,并在生活中留意汗衫图案类型,养成仔细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3)情感及价值培养目标。通过汗衫的设计,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高审美评价能力并培养创造力、
同时,美术教师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如近年我国动画事业迅速发展,产生很多对小学生影响的动画人物形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他们喜爱的动画人物为切入点,拉近师生关系并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之间交流讨论、激发创作热情。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形象谈谈创作技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美术学习活动,培养与提升创新能力。
四、发挥手工课作用,展现学生想象力
兴趣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创造能力的关键,在学生教育阶段老师要善于发现和总結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特点制定不同的手工制作方法,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谷物粘贴画-可爱的兔子》为例,传统的手工课就是单纯地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些大米、小米、豆子等,先画好兔子的轮廓,然后在轮廓里进行简单的粘贴,这样的课程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最后的作品都大同小异。而现在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可以对小兔子加以改造,不仅有主体物兔子,还可以给小兔子创设一个情境,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这一主题去找一些其他材料。美术活动中教师将美术知识要点、学习常规贯彻于一个玩笑中、一个动作、一首儿歌、一句提醒、一个问题,等等,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就是“客串”,对学生在美术活动游戏中只需要适当的时候“清推一把”,而不是觉得游戏方向,教师必须追随学生的游戏边观察、边领悟、边调整,尽量把握好支持学生的度。如纸团印画《妈妈的花裙子》教师在讲解纸团印画的重点时,把美术知识要点巧妙的变成一首儿歌:“拿起一张纸,揉成一个球,抹上红口红,亲亲小裙子”(蘸什么颜色就抹什么颜色的口红),让学生绘画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也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正是这种游戏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结语
总之,情境教学法在学生教育中有着广泛应用,这给美术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新渠道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掌握美术技巧与方法,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中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祖云娥.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美与时代,2018,(02) :120.
[2]魏冠瑛.试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6) :161.
[3]李晓凤.试论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J].学周刊,2014,(13) :1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2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