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鄂东北传统音乐地理概貌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传统音乐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民族性,它与地理、人文环境关系密切。鄂东北地区山脉连绵、平原广布、河流纵横,其地貌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地态差异造就了此间传统音乐的丰富性,而浪漫绵延的楚文化更赋予了它深厚的底蕴。本文将鄂东北传统音乐放置于山脉、水文等地貌特征以及区域历史文化的背景中进行宏观考察,发掘其在人文、地理环境影响下所折射出的传统音乐形态及其文化特征,以总览鄂东北传统音乐的地理概貌。
  [关键词]鄂东北;传统音乐;地理概貌;音乐文化
   湖北地区是我国传统音乐氛围浓厚的区域,诞生在荆楚大地的鄂东北地区因受楚文化的熏陶,再结合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民风民俗形成了五彩斑斓的音乐文化。大多数音乐学者对楚文化、荆楚音乐的研究已经相当透彻了,但对鄂东北区域的研究却寥寥无几。不过关于地域形态对音乐的影响已经有一部分学者提出,如杨匡民在他的《民歌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及色彩区的划分》中提到鄂东北主次型色彩区理论,介绍了鄂东北地区的民歌音调系统,乔建中的《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中提出高原山区的“山歌”、沿海地区的“渔歌”“捕鱼号子”、种稻区的“田歌”、江河湖海上的“船歌”、草原上的“牧歌”等都明显地体现出地域性对传统音乐的影响。由此可见,地域形态的差异对传统音乐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湖北地区一直都是丰富的文化要地,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重要国土,楚文化的源远流长使得湖北地区一直以来备受外界关注,今天的湖北可被分为五个有特色的区域,这五个地区分别是鄂东北地区、鄂东南地区、鄂中南地区、鄂西南地区、鄂西北地区,在这些复杂环境的影响下,湖北地区的音乐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古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独特的地理概貌形成相应的民风民俗,大量音乐学者对湖北地区的研究已经是不胜枚举了,因笔者本科期间在鄂东北地区学习,接触当地文化与传统,以及尚未有前辈对这个地区的音乐进行研究,所以笔者结合该地区的地理概貌与传统音乐进行探索。通过对该地区传统音乐的深入研究和了解,使原有音乐文化得到保护,更是对音乐教育的传承,促进该地区音乐发展。
   一、鄂東北传统音乐史态
   历史是人类的故事,音乐史讲述的就是人类开始社会活动以来创造音乐文化的过程。因此,学习音乐史不仅需要大量的音乐知识,还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作铺垫,音乐史是历史学与音乐学交叉的学科。我国一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享有四大文明古国的美誉,我国是“四大文明”唯一持续至今的国度。我们的先人创造出许多辉煌的音乐文化,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
   鄂东北地区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化区之一。黄陂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陶埙是该地区最早有关音乐的记录,迄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该遗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第二早的商代遗址。鄂东北在先秦时期属楚国范围,虽然不是楚文化的中心,但却受楚文化影响甚远,已达3000年之久。
   先秦时期,楚人能歌善舞者多,在崇巫乐舞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人物”和“情节”等场景,在乐器、舞蹈甚至是音乐理论上都有着惊人的音乐成就。当时的音乐艺术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审美活动,而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和宗教内容。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才慢慢开始脱离宗教和政治的羁绊,向着审美化方向发展。公元前223年楚被秦所灭,结束了楚国近800年的历史,但楚音乐的基本形态依然为秦所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秦汉时期,楚歌、楚舞在鄂东北地区风靡一时,并一直延续到隋唐。进入宋明时期,该地区失去原有艺术输出的优势,成为南北艺术竞相涌入的“输入地”。宋仁宗时期,鄂东北地区则见有俳优、姬伎搬演歌舞杂剧事迹。天圣初进士、安陆人宋庠《晚岁感事》有“楚优歌舞拙,何处强持樽”之咏。到了元代后,散曲、杂剧传入湖北,逐渐成为流行艺术。当时的红安、罗田等地,在固定的演出场所勾栏进行杂剧表演,邀请的都是一些才艺俱佳的杂剧演员,表现出高超的演艺水平。因此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剧作家,黄冈人滕玉霄在元人钟嗣成《录鬼簿》中被记载为“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之一。明代鄂东北经济富足,戏曲演出频繁,盛行元杂剧。明代以来鄂东北就是一个民间艺术高度发展的地区,各种节日、诸神诞日,都有玩灯、歌剧等娱乐项目,在一些民间节日里还会形成固定的演出习俗,明弘治《黄州府志》记载黄州(今黄冈地区)有上元节出灯为乐的风俗。一些楚国艺术形式因浸入荆楚民俗而流传下来,该地区的《薅草歌》就是楚国《阳阿薤露》的流变。明末清初,采茶歌舞在这里广泛流行,这里的采茶既指一种竹枝体的民歌小调,又是指一种歌舞。清代鄂东北进入一个艺术繁盛时期,之前各路艺术样式流入荆楚经数百年不断积累熔铸成一些新的艺术品种,如戏曲、曲艺、乐舞等多种艺术之花竞相绽放,形成鄂东北特色。一些外来剧种的流入,经鄂东北方言和民间音乐的改造,至清中期逐渐发展成一些地方戏曲腔系,如清戏、汉戏、楚剧、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等,对今天的戏曲发展仍有一定影响。
   鄂东北传统音乐的历史性发展受地理、文化的制约,形成多艺术相包容的格局。一定的地态决定一定的心态,人们必然按照一定的心态创造历史,形成一定的历史状态。不同地区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抒写历史,所有的历史进程与历史创造,都会反映到民间文化中来。
   二、鄂东北地态对传统音乐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
   鄂东北地区是指湖北东部、长江以北、京广线以东的地区,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主要分布在孝感、黄陂、红安、麻城、罗田和黄冈等。地貌主要集中在山区,山脉由桐柏山脉和大别山到河南和安徽交界为西南东南方向。 鄂东北所处地带仍为荆楚地区,这里是我国南北交界的中心地带,它既有北方文化,又有南方文化,司马迁曾描述道“或在中国,或在蛮夷”,所以在这块天时地利的土地上,楚人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增进了文化交流,促进南北文化的形成。该地地貌复杂,平原山川纵横交错,劳动生产方式比北方更多样化,正如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描述的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弗郁,隆崇律卒;岑岩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于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这些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孕育了特有的风俗习性。    (二)对传统音乐的影响
   传统音乐是一种有鲜明区域性和传承性的群众音乐,形式多样,其中民间音乐占据大半壁江山,也是我们对传统音乐研究最深的那部分。音乐作为人类活动之一,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比其他文化更紧密。自然环境上的差异最先产生的是文化差异,古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文化习俗的形成、发展与变化,不仅受当地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人们思想观念的制约。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正是传统音乐文化生长的物质条件,研究鄂东北地理概貌,很有必要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与人文地理情况进行分析和了解。鄂东北的地态有平原、山区和丘陵,故南北地形差异很大,便有“七山一水二分田”和“六山一水三分田”之别。
   《乐记》中曾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看得出我们的祖先很久之前就注意考察环境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江汉平原气候温和,土地富饶,且雨热同期,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湖北的农业活动与南方和北方的农业活动不同,他们讲究的是精耕细作抢收抢种,为了不耽误农时,需要增加农民的劳动强度,一起做农活,为了保持集体劳动的一致性同时又可以消除疲劳感,他们便找到一种宣泄方式——唱歌, 并且有专门领唱的人伴着锣鼓演唱。这样一来不仅消除疲劳鼓舞士气,而且丰富了枯燥紧张的农活。鄂东北的田歌名称也是各式各样,如扯草歌、打麻歌、栽秧歌、薅草锣歌等,从歌名上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庄稼人所从事的农业活动,是对传统音乐最直观的记载。鄂东北地处大别山地区,周围山峦环绕,是蕴含各种山歌的天然宝库。可以说,大山里的人做什么事就唱什么样的山歌,采茶的会唱采茶调,砍柴的唱樵歌,就是小朋友也会唱放牛山歌。因为山歌是“山野之曲”,通常在艰苦的劳动中表达出来,同时为了减轻劳作时的苦闷,所以在演唱形式上很随意,不用取悦别人,自己想怎么喊就怎么喊。再加上湖北人天性直爽,所以在表现上更直接了,在唱山歌时可以很自由地宣泄内心的情感。山歌的演唱形式很大一部分以呼应为主,这也是与独特的环境有关。因农业活动在山冲之间,农民在野外唱歌时唯恐声小他人听不见,便会放声高歌,为了嗓子得以休息便会产生重唱对唱等形式,于是会有这边唱来那边和的效应,加上山峦绵延起伏产生的回音,歌声往往可翻越几个山头,这也是山歌旋律跌宕起伏的原因,形成一片激荡人心的歌海。鄂东北地区以山区、丘陵为主,所以这一类的民歌题材更多,在水域方面的民歌艺术不如这一类成熟,只有少量的船工号子,不像东南沿海的“渔作区”传唱的“渔歌”多种多样。地理环境对于传统音乐的意义,就像阳光对植物那么重要,也不是说有山的地方就一定有山歌,因为山歌的形成还有其他因素。但没有山川依依的环境,山歌便会失去它赖以生存的自然舞台,这是毋庸置疑的。
   上述提到的两种民歌音乐是地理环境对传统音乐产生的不同影响,除此之外,传统音乐的其他形式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地貌的影响,特定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限制了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因素。民间音乐生态也是自然生态的反映。传统音乐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这是每一个作品的“自然属性”,各种外在客观因素对不同地域音乐艺术的种种影响,导致不同地域间音乐风格特色的差異。鄂东北地区形成这些五彩斑斓的音乐文化,是奠基于当地独特的地理方位。
   三、鄂东北传统音乐的形态特点
   (一)民间歌曲
   民歌来源民间,是传统音乐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人民对社会和思想情感最直接的反映,是极富有民族性与地方色彩的歌曲。由于受江南文化的影响,音乐风格柔和婉转。鄂东北地区物产丰富,经济繁荣,田歌与灯歌发展尤为出色,其中以徵调式终止的民歌最多,宫、羽调式次之,其次是商调式,角调式最少。
   这是鄂东北地区武昌县的一首田歌,歌词体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代表了这一片区的民歌特点,整首歌曲的歌词读法也都是方言。湖北的语音声调可化为四大片,鄂东北属于楚方言区(见下表)。既然代表区域民歌特色,在演唱上就一定运用方言中的声韵特点,否则就会失去民歌的原汁原味。该曲中几乎每句都出现了衬词(啦儿唷、那个、啊衣儿呀唷等)不仅体现出结构上的对称,而且还表现出歌曲活泼轻盈的特点,尤其是最后一句“啊衣儿呀唷”可以强烈地感觉到演唱者内心的欢快心情,大大丰富音乐形象。这些衬词很富有表现力,使整首歌曲的旋律更加流畅,仿佛将打渔、闹元宵、贺新春这些场景生动地表现在眼前,唱出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是鄂东北地区最常见的五声徵调式(G徵),色彩明亮通透,曲调由高向低进行,属于中声韵(123)与窄声韵(235)、(561)混合行腔系统。武昌县的这首民歌体现了鄂东北地区大多数民歌的特点,正因为民歌深深扎根于群众土壤之中 ,才会传唱得如此动听。
   (二)民间说唱
   鄂东北地区说唱音乐种类繁多,如红安、麻城的评书、唱渔鼓、文词坐唱、坐堂曲子、八十八行等,著名的有英山花鼓和湖北大鼓。
   1. 英山花鼓
   英山花鼓起源于安徽的凤阳花鼓,是一种边歌唱边伴奏的曲艺形式。凤阳花鼓流传到英山和鄂东及大别山地区在英山演变成“英山花鼓”,传唱的过程中吸收英山采茶调,进而丰富了花鼓的演唱形式。
   2. 湖北大鼓
   湖北大鼓流传于武汉、孝感、黄冈等地区,是一种有说有唱的艺术形式,俗称“打鼓说书”。湖北的鼓书受北方影响,它们保留了北方鼓词的特点,随着演出艺人的传承和发展,鼓书的演唱形式也发生变化。语音改为南方口音,并将原来使用的钢镰换为云板,以小鼓代替大鼓。其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系,四平调是鼓书唱腔音乐的基本曲调,整个曲调是建立在五声调式基础上的六声徵调式或七声徵调式。
   (三)传统戏曲
   1. 汉剧
   汉剧在以前称为楚调,又称楚腔,是湖北省地方戏曲中的板腔体剧种,一种以皮黄腔为主的戏曲,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影响着我国其他戏曲的发展,如赣剧、湘剧、粤剧等剧种。汉剧的剧目非常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有《贵妃醉酒》《四进士》《李陵碑》等。汉剧表演程式规范,有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派,其中流行于汉阳、黄冈、鄂城等地的称为汉河派。    2. 楚剧
   楚剧起源于黄陂、孝感一带的花鼓戏,也称黄孝花鼓戏,同时,因其产生的地理方位原因也称西路花鼓,是一个独立的地方声腔剧种。楚剧题材广泛,剧目丰富,不仅有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剧目,还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剧目,著名的代表作有《秦雪梅吊丧》《董永卖身》《乌金记》《银屏公主》《赶斋》等。
   3. 黄梅戏
   黄梅戏的发源地是湖北黄冈地区的黄梅县,黄梅采茶调是黄梅戏的雏形,采茶调流传到安徽安庆地区与当地的方言结合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戏曲剧种——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民间歌舞,素材来源于乡间田野的劳作之歌、街角里巷传唱的歌谣小调、民间灯会中的欢歌劲舞。现如今安徽的黄梅戏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但湖北才是黄梅戏的娘家,1984年湖北省有关部门提出将黄梅戏“请回娘家”,探索出许多新的音乐特色。
   4. 花鼓戏
   这里的花鼓戏指的是東路花鼓,与上文的西路花鼓相对,原名哦呵腔,根据当地的方言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麻城、红安、黄冈英山、皖西山区和河南的信阳、新县等地区。东路花鼓的男腔清澈明亮,女腔悠扬悦耳,旋律流畅,节奏鲜明。
   (四)民间器乐
   鄂东北的民族器乐艺术丰富多彩,有丝弦类乐器,如三弦、古筝、二胡,黄冈地区吹打乐发展最为突出,当地的民众很擅长吹打,如大锣、小锣、马锣、大钹、小钹、腰鼓等。
   四、鄂东北传统音乐文化
   (一)鄂东北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
   传统音乐作为各民族的固有形态,始终依附于一定的民族性和一定的地理环境与社会形态。民间歌舞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传承性使得表演形式的代际现象更为明显。然而民族歌舞的浪漫情怀归根结底是受楚文化的熏陶,楚文化比北方中原文化的理性精神更浪漫。古楚人以他们的热情奔放而又自由舒展,酣酒狂舞而又轻松愉悦,神与物游而又神游物外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不仅是楚文化的艺术情怀,更是楚人的生命之歌。在楚文化的血流里,浪漫主义是一种由来有之的远古传统。鄂东北传统音乐文化的辉煌早就彪炳史册,它是在特定地域、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直到现在它依旧存活在广袤的荆楚大地上。它们或表现为一种生活习惯,或表现为一种行为范式,或是一种言语的传承,或是一种心灵的默契,又或者仅仅是一种神韵和风采,这些都是鄂东北音乐文化的精华所在。
   (二)鄂东北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音乐想要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就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优秀的传统音乐加入课程,发扬民族传统音乐,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如今我们强调“文化自信”这些都是传统音乐发展强有力的助手,也是传统音乐未来发展的方向。创新一直是当今时代主题,也是传统音乐发展的动力,更是传统音乐的保鲜剂。民族音乐正慢慢淡出大众视野,这不是一个文化大国该有的现象,我们发展现代音乐的同时应将传统音乐继续传承下去,为的是能将我国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留给我们的后世子孙,让他们深切地体会到我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
   五、结语
   以上依据音乐地理学学科知识和思路对鄂东北传统音乐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地区典型的音乐作品进行了形态分析和佐证。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探讨,本文认为鄂东北传统音乐的发展因地形环境不同,音乐形态差异明显,也正因如此,该地区音乐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样态。同时,鄂东北地区自古属楚国范畴,长期受楚文化浸染,所以在音乐艺术上还保留了楚文化元素,这些都是鄂东北地区传统音乐的特征所在,不仅在地理环境上,文化思想对传统音乐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限于自身水平及时间有限,本论文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第三章第一节笔者仅举鄂东北民歌实例进行具体简要分析,实际上在戏曲、器乐及说唱艺术上与地理环境、区域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与民歌应略同。对此,笔者希冀以后将做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积明.湖北文化史 (上册)[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正明,刘玉堂.湖北通史·先秦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王建辉,刘森淼.荆楚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4] 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5] 王建辉,刘森淼.中国地域文化丛书 荆楚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6] 皮远长.荆楚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 张锦高,袁朝.荆楚文化的现代价值[M].武汉:崇文书局,2005.
  [8] 吴晓松.鄂东考古发现与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9] 蔡际洲.乔建中与中国音乐地理学[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1).
  [10] 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上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11] 杨匡民.民歌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及色彩区的划分[J].中国音乐学,1987(4).
  [12] 张计.民族音乐中传统哲学思想的体验[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
  [13] 汪季石.鄂东民俗概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2).
  [14] 刘礼堂,方正.试论鄂东文化层[J].武汉大学学报,2012(1).
  [15] 湖北省麻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麻城县志[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
  [16] 方建军.地下音乐文本的读解:方建军音乐考古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17] 乔建中.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3).
  [18] 方培元,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湖北荆州楚文化节组委会文体处.楚俗研究[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6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