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读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建立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上,而理解问题的根本途径则是读题。读题是分析问题的前提,也是解题的基础。“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不读题目不做题,不知题意不动笔”的良好习惯,扎扎实实做好读题工作,在读题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语言的训练、思维的引领和方法的指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读题能力;解决问题;数学教学
读题是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过渡,“读题百遍,其义自见”,读题时要做到:读通文字、读顺关系、读懂题意。所以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理顺关系。可以先让学生初读题目,寻找有效信息,再用恰当的关联词进行语言的组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复述等形式形成数学语言,从数学语言中提炼出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一、多管齐下,让偶尔为之成为习惯之举
(一)有效示范是形成读题习惯的必要前提
一般来说,学生都有“向师性”。“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言行示范在学生中的作用。模仿是学生最直接、最快速、最简单的学习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读题习惯,教师必须给学生做好示范引领,重视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启发性,做到吐字清晰、措辞得当、思维严密,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数学术语,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通过亲身示范感染学生、启发学生,从而引领学生进行准确、完整、生动的表达,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把读题变成自发性的行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学习兴趣是形成读题习惯的持久动力
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注意品质低下,如果教师进行单一的训练,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良好的读题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勤于读题、乐于读题、善于读题,带着自然的情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
在新课程教材中,信息丰富的“主题图”、富有童趣的“情境图”、营造氛围的“场景图”已经成为教材呈现信息的主要载体。教师要充分借助“情境”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置身于生动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完美結合,带着情感走进数学世界,把读题变成一种内心深处的需求,变成一种自发的行为。
2.变换读题形式
语言的训练往往比较枯燥无味,单一的读题方式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学会使用不同的读题形式,如:集体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四人小组读、同桌读、默读、轮流读等。使学生在读题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并在倾听别人读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感受读题带来的乐趣。
(三)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形成读题习惯的有力保障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说信息、读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肯读、敢读、爱读,甚至抢着读,教师要进行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营造平等、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可以把读的氛围延伸到家庭,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把题目读给家长听,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数学语言的无穷魅力。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读题氛围,让学生养成不读题目不答题的好习惯。
(四)反复训练是形成读题习惯的关键所在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形成良好的习惯,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读题习惯,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部分教师就代替学生读,学生完全成为一个倾听者,并对教师的读题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形成了“只听不读,只做不读”的习惯。学生对问题不能完整地表述,更不会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让学生养成读题的习惯并非一日之功。首先,教师要转变意识和观念,明白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平时的教学中,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读题训练,可以先让学生对主题图或者题目进行观察,让学生说说从题中了解到的信息,再进行整理,从中选择有用信息,让学生完整地表述,教师适当进行纠正和示范,让学生模仿复述。然后通过齐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不失时机地进行读题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组织、应用和表达能力。
二、佳法良策,让习惯历练迈向自然之旅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学会思考,特别是学会用数学方式思考。如果在读题过程中只有良好读题的习惯,没有良好的读题方法,往往效率低下,所以在读题的时候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问题的呈现方式不再是固定的结构和相对格式化的文字表述,除了传统的文字叙述以外,还增加了图片、对话、表格等方式,同时还增加了多余条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生动的情境,但教师如何让学生读懂题目的意图,对提供的信息进行必要和合理的取舍,有选择性地收集有用的信息,并相互关联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教师必须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用智慧挖掘文本的内涵。
(一)抓住关键词句读
语文的阅读要建立在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上,同样数学解决问题也要抓住关键词句并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对比、推理。解决问题常见的关键词有“多”“少”“一共”“各”“还剩”“平均”等。 【题例与问题】
小红有几个苹果?
低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比较的方法,但还是停留在形象思维上,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时,当出现用抽象语言来表述信息的情况时,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跟不上,不能从深层次把握关系,看到“多”就用加,“少”就用减,此类问题经常有学生做成10+4=14(个),面对这样的结果,教师应该做怎样的处理?
【实践与思考】
这是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是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难点,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再加上大量的练习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多就要用加法解决。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反复读题,仔细推敲,耐心思考的习惯,抓住关键的句子“小明比小红多4个”,引导学生思考谁比小红多,谁多,谁少?求少的部分数量关系是什么?(大数一相差数=小数),10-4=6(个)。由此,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提高分析能力。
(二)理清问题结构读
新课程下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多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题目趣味性,提升了数学的文化味,同时也对学生对于信息的甄别、提取、整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读题的过程中,学生要更加关注数学问题的完整结构,数学语言表述的顺序。
【题例与问题】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此题将文字、图片和对话融在了一起,单纯从图片和对话看,树上有7个苹果,我摘了5个,很容易出现7-5=2(个)的错误解法,如果按照题目所呈现的顺序读,学生经常会先在心里算出树上原来有12个苹果,并将12作为已知信息来处理,理解成树上原来有12个苹果,我摘了5个,还剩下多少个?则会出现12-5=7(个)的错误解法。
【实践与思考】
出现以上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不清晰,读的顺序没有理清,对信息缺乏整理。第一种错误原因是看到了摘下5个,就简单认为用减法解决,第二种错误原因是将问题当成信息,认为原来的苹果一摘下的苹果=剩下的苹果,被思维定式影响。解决此题的办法就是先要让学生明确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读题的先后顺序,先读信息,再读问题。如:我摘下了5个苹果,树上还剩下7个苹果,树上原来有几个苹果?明确要求的问题是树上原来有几个苹果,摘下的5个苹果原来也是在树上的,原来的苹果就由摘下的和树上剩下的两部分组成,因而,应该用7+5=12(个)解决。
(三)挖掘隐蔽条件读
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再创造和再加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模糊关系清晰化,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寻找出隐蔽条件或中间问题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相当重要。
【题例与问题】
小朋友去公园玩,买3张票用了24元,我们有6个人,需要多少钱?
从表面上来看6个人和3张票用了24元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针对3张票用了24元这句话反复研读,读出隐含条件,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两个信息之间的关系。
【实践与思考】
很多学生拿到题目都会不约而同地产生同一个感觉,这道题目前后信息关联不起来,所以,要寻找一个“桥梁”进行前后連接。3张票用了24元,不能直接拿来作为解决问题的条件,但可以根据这条信息提出中间问题,挖掘出这个隐含条件:每张票多少元?24÷3=8(元),将这个问题转化成有用信息:每张票8元钱,这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围绕数量关系读
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骨架”,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要依靠数量关系,因此,在读题过程中应该始终围绕数量关系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题例与问题】
我们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
数量关系是连接数学信息的桥梁,通过数量关系可以是两个信息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一个新的结论。成功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在读信息的时候想到相应的数量关系。
【实践与思考】
要求学生能够边读边想,读思结合,根据“小灰兔种了9行萝卜,每行5个”,联系“每行种的个数×行数=小灰兔一共种的个数”,第一步先求出“小灰兔一共种了多少个”,用9x5=45(个);再根据“小白兔种了30个萝卜”,联系“小灰兔种的个数+小白兔种的个数=一共种的个数”,第二步用45+ 30= 75(个)。由这个具体的例子不难看出,数量关系起到两个作用:一是根据数量关系可以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二是根据数量关系可以确定每一步用什么方法算,怎么列式。
(五)针对特殊问题读
新课程下,问题的表述跟以往有所不同,以往提问方式都比较单一,指向性明确,学生能够根据条件猜到问题,而新课程下问题的提法千变万化,增强了探究性。
【题例与问题】
小朋友去公园玩
4人玩旋转木马30元够了吗?
此题以表格形式呈现信息,更符合现实的情境,而且能培养学生从表格中读取信息的能力,问题的提法有别于一般形式:“4人玩旋转木马需要多少元?”而是问学生:“4人玩旋转木马30元够了吗?”这样的提法更切合实际,更有思维含量,而且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会利用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判断,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与思考】
这类问题不是学生不会解答,而是没有深入分析问题,没有明确问题是什么,很多学生都是4x8=32(元).这样其实才解决了一半,只解决需要多少元的问题,没有解决30元够不够的问题。因此,要针对此类特殊的问题进行分析,读懂问题的要求是4人玩旋转木马所需的钱和30元比怎么样?解决够不够的问题还需要进行数据的比较,因此还应该加上一步32元>30元。
(六)结合模拟演示读
有些数学问题由于涉及的空间性、逻辑性比较强,只由个别学生口述题意,是达不到在学生脑中建立模型的效果的,甚至会出现越说越不清楚的现象。碰到此类现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利用身边的素材进行情景再现,从动态演示中找到数量关系,从而理解题意。
【题例与问题】
第一册中有这样一道题:有一队小朋友排在树丛后面,其中一个小朋友说:“我的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9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把前面的人数和后面的人数加起来就是这一队小朋友的总人数,所以不约而同地写了。学生很难理解自己没有包括在9人里面,也没有包括在5人里面。
【实践与思考】
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单靠文字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像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请几位学生上来扮演里面的角色排排队,把题目的情景再现,让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形象,直接体验题意,结合情景演示,把这一队人分成三部分,前面后面和说话的人,或者利用身边的学具摆一摆,用简单的图形画一画的方法把抽象化为形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应该是9+5+1= 15(人)。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读题能力也是一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从照猫画虎到偶尔为之,从偶尔为之到形成习惯,最终习惯成自然,这一系列的转变都是不断蜕变、不断提升的过程,都需要教师用其自身的人格魅力、精妙的教学策略、科学的训练方法来实现。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读题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读题兴趣,指导学生灵活合理地使用各种方法进行读题。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训练,以读促思,读思结合,读出无限精彩,读出无穷智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74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