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的“爱”与“不爱” 教师的“变”与“不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旨在从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一现实情况出发,通过分析学生的“爱”与“不爱”和体育教师的“变”与“不变”,力求从体育教师的角度寻找解决这一现实情况的破解之道。本文研究发现:学生对体育的爱与体育本质相统一,体育的竞争特性使课堂更具趣味性也是学生对体育的爱的重要原因,但致趣因素缺失是学生不爱体育课的原因之一;在学生的“爱”与“不爱”间,教师能做的是对教学与学生的爱不变、直面教学困难的勇气不变、即席创作的创造性不变,但必须改变专业能力与师生关系,即能够根据不同项目特征专业把握学生的乐趣点所在,创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体育本质  体育竞争特性  致趣  即席创作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2(b)-0031-02
  1  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现实情况
  过去,教师是知识的唯一载体,是知识的权威,但今后已经不再是。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从互联网上收取到知识,搜索到与教师的观点不同的一些意见,可能比老师知道的还多。教师应该逐渐成为一个学习的设计者、搜集信息的指导者、解决困难的帮助者。同时,也是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一个伙伴。
  这次有幸拜读了李杰凯老师的《从“运动制胜”到“运动致趣”向俗回转的思考》《论同场对抗球类运动的“拼抢与命中争分”之乐——基于运动项目娱人致趣原理的研究》等文章,结合自身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引发了一些教学思考。
  正如古人所说,师者达也,职责解惑矣。现在的疑惑是学生爱体育但不爱体育课。这给体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前由于特定的时期,我国的体育引进以竞技体育为核心的项目教材,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各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主体,逐步形成以竞技体育教学观和机械还原的方法论。较少考虑每项运动的特点与内在联系,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缺乏对学生运动快乐的培养。
  2  学生的“爱”与“不爱”
  2.1 学生对体育本质的热爱
  体育的本质就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其中体育项目的魅力在于致趣,而这又与学生爱玩、爱动的天性相符合。
  2.2 学生对体育课竞争特性的热爱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卢元真教授对体育老师走红毯事件的点评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一门课是教你竞争,而学生学业有成之后都将进入竞争的市场经济,所以没有一个活动从小让其知道怎样去竞争,如何遵循规则去竞争,这个人进入市场经济会很茫然。体育对学生遵守规则的培养和敢于面对挫折提高竞争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特点。更由于体育上的競争特性,让结果更具有不确定性,也因此让体育充满了更多的乐趣。
  2.3 学生对体育课的不爱
  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确实存在着运用枯燥的机械还原方法的现象,把一些内容分解成单个的技术动作进行教学,过分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活用技术的能力,把体育课变成简单模仿课、复制课。例如,篮球的最简单的高低运球,一手折叠护球,另一手高低运球。但是由于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折叠护球,又因为长时间的抬肘比较累,学生知道练但不知道为何练,长时间单调练习会觉得枯燥乏味,放肘偷懒的现象就比较多。改进:根据篮球的项目特征,即对抗(人—球—人)关系,设置一个面对面一步距离高低运球抢球练习,这就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抢球对抗中由于比赛的对抗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又促进了学生的练习。“娱人致趣”是体育项目的内在特征,是学生“被动学”到“我想学”转变的内在动力,是复杂系统整体论的哲学思想对机械还原方法论的有力补充。
  3  当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时,什么“变”,什么“不变”
  3.1 教师的爱不变
  教师有对教学的热爱,有对新教法学习的热爱,更有对学生的热爱,这几种爱无论理念如何改变都不应该变。教师对教学热爱是基础,对新教法的热爱是保障,对学生的热爱是动力。这个爱中有真心,真心做好教育,真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3.2 教师的勇气不变
  教师的勇气是面对教学之重、教育之难的不畏难、不退缩。教师必须面对教学挫折、教学遗憾、教学失败。我们会关注许多教师成功的案例,但日常教育教学中,遗憾、挫折、失败是常态,所以要有坚守、坚定、坚韧的勇气。今天许多教师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好教育、什么是好教学,而是缺少坚持的勇气与决心。就像李杰凯老师这几篇文章中提到的“运动致胜”向“运动致趣”转变,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之初,肯定会遇到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要求教师要正面困难,拥有坚持下去的勇气与决心,在教学中反思失败的教训,累积成功的经验,与时俱进逐渐成为一个学习的设计者、搜集信息的指导者、解决困难的帮助者。
  3.3 教师的创造性不变
  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每个教师都是教学中的艺术家、作家、创客。所以教师这个职业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需要足够的智慧。每天课堂上的即席创作,在上课中时刻关注课堂,充分考虑学生抓住每项运动娱人“致趣”的要素,同时通过课堂中学生的反馈及时修改教学内容,运用创造和急智服务于学生,经营好课堂,确保学生体验持久的运动乐趣。
  3.4 教师的专业能力必须改变   不同职业的人在一起都要展现职业的专业能力,教师展现什么?能备课、上课、评课、观课吗?这些都是教师的“看家本领”。这里说的专业能力是教学中让学生接受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养成终身体育的能力。现阶段社会日新月异,教学改革也层出不穷,教师要多接触优秀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在整体上、顶层上重新设计,抓住学生兴趣,提高专业能力。
  体育教师还要具有熟练分辨各运动项目特征的能力,例如,田径“娱人致趣”的主要特点是突破自我,挖掘自身机能巅峰的乐趣;篮球项目“娱人致趣”的主要特点是在对抗中追求得失分的乐趣,根据项目中“梨甜橘酸”特点进行课堂创作,能更好地发挥运动项目的特有魅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教学效率。
  3.5 师生关系必须改变
  结合多年初中的教学实践可以得出:学生的学习感性多于理性,许多的学生喜欢这一门课的理由仅仅是能接受这门课的任课老师,然后才愿学习这门课。笔者也一直认同这么一句话:“一名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一名好的任课老师就是一门好课。”初中属于成长叛逆期,学生心里渴望得到认可,这就考验教师的师生关系的处理能力。平等、和谐的相处方式能更快地找到教学上的共鸣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老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教育改革给我们的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个老师也都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体育——什么是体,如何去育,相信我们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李杰凯.从“运动制胜”到“运动致趣”向俗回转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1):78-82.
  [2] 李杰凯,张云鹏,魏晓磊,等.论同场对抗球类运动的“拼抢与命中争分”之乐——基于运动项目娱人致趣原理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2):1-5,9.
  [3] 毛振明,毛振钢.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4] 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14(8):10-14.
  [5] 宋继新,贡娟.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思想、原理和方式的变革[J].体育学刊,2004,11(1):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7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