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之课堂,提高“数”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导学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好方法,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课堂中,以问题为教学主线,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领课堂活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积极发展,从而使他们能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数学学习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数学问题 导学 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教学效率还是无法提高,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师没有找到好的“教”与学生“学”的方法。根据本人多年来对教学的研究探索发现,“问题导学法”就是一个实现教学双赢的好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教育心理学也同样强调“问题”的重要性,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使他们不能用已有的知识、习惯和方法去解决,这时就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对问题探索的求知欲。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是思维的起点。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如果能以有效的问题为教学主线,用问题来引领课堂活动,就能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听师言、入学境中主动学习和思考探索问题,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数学学习的课堂效率。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的问题才有价值?应该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一、巧设趣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決定高效学习的重要因素。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如果教师能结合故事与数学学习内容的衔接点创设出趣味性的问题,就更能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更专注地投入到“数”学的活动中。
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是理性思维的过程,若上课一开始就能设置故事背景铺垫,整个课堂就会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增,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这样做。比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时,为把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变得趣味横生,充分调动课堂活跃气氛,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某科技小组进行野外考察,一片十几米宽的烂泥湿地阻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为了安全、迅速地通过这片烂泥湿地,他们通过讨论之后决定,沿着前进路线在烂泥湿地上铺垫木板,构筑一条临时通道。他们试着铺垫了几次,终于找到了铺垫的位置与合适的木板,最终他们顺利通过并完成了野外考察任务。大家知道他们这样做的理由吗?故事情境的渲染,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激起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不需要老师的引导、点拨,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结合所学物理中压力和压强知识来解释故事中的铺垫方法,经过几组不同数据的计算和推理,很快地就能总结出木板面积与压强大小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并能利用反比例函数图像表示出面积与压强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故设质疑问题,提高学生自学的主动性
许多教育名家都曾提出:“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掌握点金术,而打开点金术的钥匙就是巧设质疑问题”。大部分初中生在学习上都缺乏必要的主动性,数学逻辑思维也缺乏一定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在学习中更多地处于解答问题的角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变“教”为“导”,可以利用容易出错、容易混淆、容易遗漏的知识给学生故设问题情景,引发他们对新旧知识间的矛盾产生质疑,从而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对比、归纳,久而久之,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就在对问题的质疑过程中逐步培养而成了。
比如,在学习科学计数法时,学生都认为科学计数法简单,对此不够重视,于是我在复习时,就给学生出了一道题:将665 575 306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谁知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正确的人数不到一半,这引起了学生的反思,他们发现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严格按科学计数法的要求来判断,更忽略了有效数字的确定,从而深刻地体会到特别做简单题时更要仔细、认真,不能草率,在学习中一定要善于总结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完善自己的数理思维。
三、设置迁移问题,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中的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在原有知识铺垫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本身的学业水平、生活经验迁移出来的知识,学生更有兴趣学习,且他们更有信心、更能积极主动的在最近发展区推导出新知识,从而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更有效地发展。而迁移性问题的设置,就能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问题为线索,通过思考、分析、判断、归纳、总结得出新的结论或发现新的规律,能引导学生的认知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纽带,完善思维的逻辑性。
在学习《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中,我先不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回顾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接着我再问:这里的“一元”和“一次”在方程中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学生回答后,我继续质疑:“你们能用类比的方法定义下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吗?”我的语音还未落,就有许多学生纷纷举手等待发言。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能理解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而且使他们在知识的类比和迁移的过程中明晰了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比较和迁移中得到更好地提升。
四、创设探究问题,深化学生的思维深度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学习的生命”,新课程改革也倡导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究。学生探究不仅体现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的手中,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未知知识的渴望。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追问,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探究,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求证,通过这样不断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就得到了很好地发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得到不断地拓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更趋完善。
五、创设生活问题,增强学习的实践性
新课程提倡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要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而服务。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设置有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随处可见,体会到学数学的用处和价值,从而使他们树立积极学好数学的观念,同时,学生通过对生活化问题的理解和应用,增加了他们生活的经验。
在《统计与概率——哪一种方式更合算》一节的教学中,我设置了生活中做生意的情景:某商场在搞促销活动,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第一次打9折销售,第二次打7折销售;第二种方案是两次都打8折销售;第三种方案是第一次打7折销售,第二次打9折销售,问:哪一种方案更合算?问题一抛出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很高,俨然把自己当作老板,认真地计算哪一种销售方案更有利于自己,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而且还增加了他们生活的经验。
高效的学习课堂,源于“问题”的巧妙设置,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需要,更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就必需在数学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来组织课堂、用问题来活跃课堂,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周保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探索.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7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