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到现象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建筑设计中可读性的表达一般包含两个方面,感性方面的触感以及语义信息的传达。因此,一般的表达任务又分支为两种具体的任务,现象学表现和符号学表现。这两种方向共同指导设计师的设计过程。本文通过对符号学和现象学在形式与细节等方面的表达,得出其相互的共同点与差异。
关键词:符号学,现象学,形式,细节
文章编号:2095-4085(2020)02-0053-02
建筑与工程的界限在于建筑环境的社会功能与技术功能的区别,它需要通过空间组织来引导使用者在其中找到去向和彼此,并通过外观的可识别性来实现社会的认同。这就涉及到了建筑可读性的表达,在现象学和符号学两方面,均对建筑可读性问题作出了回答。
1 对符号学&现象学表达的认知
1.1 符号学
符号是用形象来表达思想和概念的物质实在。符号学的概念最早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后经过皮尔斯、卡西尔、苏珊·朗格和莫里斯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索绪尔认为符号有能指和所指两方面,即它的物质所在与精神意义。黑格尔在他的著作《美学》中提到,建筑是一种用建筑材料造成的象征性符号。
从整体来看建筑自身就是一种符号系统,具有符号的一般特征。从建筑的各个部分看来,每个部件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并在历史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蕴含了其需要表达的的内容,具有了符号的特征,因此人类所面对的建筑世界是一个充满符号的世界。
1.2 现象学
为揭开事物的存在及其意义,上世纪初开始了一场“现象学”的重要哲学思潮。建筑理论家普瑞茨在《建筑的空间:作为表现和呈现的意义》一文中认为建筑不仅仅是意义的载体。相反,作品意义的存在的现实在于意义仅简简单单地在那里面对着你,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现象。
2 形式的表达
2.1 符号的形式表达
在符号学中,常常通过对传统建筑形象,地方文化特征,自然风貌等的分析,对这些元素进行抽象提取与转换,再将这些提取出来的形式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这里的要素与现象学的要素相较更加具体化,并没有太多涉及到感知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是以视觉特征为基础的,强调对某种元素的提取与再利用。
例如,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巴塞罗那城市展厅,扁平得似乎贴在地面上,其平面形状一目了然,是用了完全方正规整的三角形,没有一丝多余的变化,连透视都是简单得好像只是将平面拉升了而已,这样简单明了的符号应用会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但在细节上需要进行得当的处理。
2.2 现象学的场所
在现象学领域,斯蒂芬·霍尔论述了建筑的形式应当根据它所处的场所及位置来进行确定。
现象学强调形式来源于场所,但又不仅仅是场所中所谓的文脉,需要努力摆脱语言和符号的束缚。
例如伯克威兹奥德吉斯住宅(1989)。这座新型的茅屋仿佛搁浅在海岸上的船只或鲸鱼,其设计灵感来自以当地为背景的小说《白鲸》(Herman Mehille著),小说记叙了印第安人用皮革或树枝盖在鲸的骨架上作为房子居住。这座房子像一个里外翻面的热气球,构架的木制骨架撑起一个环绕一周的走廊,暗喻鲸的骨架。住宅北向是眺望海面的木平台,俯瞰大西洋,南向则采用了城镇化的入口方式,造成一种现象学的区别。
3 材料与细部
3.1 材料符号
材料是建筑构成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材料也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结构的象征。
利用材料来进行符号性的表达,通常有:采用老舊材料作为历史符号来表达建筑的年代感,利用传统材料作为地域符号来表达建筑的地域特征。现在常见的还有将材料作为饰面结构来包装建筑,体现需要表达的信息,但这样掩盖建筑原有的真实结构,虽然披着某种符号的外衣,人们对这样的处理方式褒贬不一。还有常用材料编制的方式也是材料符号表达的重要途径,将原有材料作为部件提取出来进行新的组合,构建出不一样的肌理与感受又未失去原材料需要表达的年代感与地域特征,似乎算是材料的解构。
3.2 材料和细部以及现象表达
现象学中,对材料等细节方面的把握是十分重视的,他们不需要非常华丽的装饰和象征性的体量,但往往对温暖的火炉,舒适的门把手,早上8点照到窗口的柔和光线情有独钟,当然也很在乎对材料的应用。但与符号学不同的是,现象学强调材料本身的特性和触感,很少用新型的材料去表达老旧材料的质感,反对材料贴面与各种合成的涂料来掩盖住材料本身的面目(即使这些涂料可能有一定的功能作用),渴望在现有的材料中寻找到新的知觉方面的感受(例如由磨砂玻璃而联想到冰的感觉)。
当然现象学中在对细节的处理方面不仅仅涉及到了视觉,这是它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强调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地感知,打开了知觉的新维度。帕斯拉玛在《建筑七感》中批评了那些将建筑变成纯视觉艺术的形象复印艺术观念,它认为,仅仅强调视觉反而让人在真实的世界里失去了置身其中的感觉,而是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被隔绝在了真实世界之外。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视觉在现象学中不重要了,而是说视觉和其它的知觉处在了同一层级,共同影响着建筑师的创作。
4 总 结
不论是符号学还是现象学,均是建筑可读性表达的重要传递方式,不管是语义信息还是感性方面的表达,都是要通过建筑来表达出建筑师需要传递给世人的信息。对符号学来说,它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受着褒贬不一的评价,过于形象化的符号会显得庸俗,过于抽象化的符号达到向大众传达意义的效果。但它在建筑师与使用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关怀。
不同的学派是强调差异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的,但在表达中却是求同存异的,在建筑可读性表达中符号学的表现可以推测出现象学表现的成功,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为建筑的可读性表达提供着自己的思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0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