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求美、求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多位教师执教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课文《鳳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节选自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第三回,该回主要介绍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情景。本篇作为《人物描写一组》的组成部分,重点描写了王熙凤。几位执教者的教学效果都不错,经过教师引领、师生合作分析人物描写,王熙凤张狂泼辣、心狠手辣、阿谀奉承、伶牙俐齿的形象跃然纸上,令学生生厌。尤其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尽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时,学生对王熙凤炫耀权势、使权弄势的小人姿态厌恶到了极点。从教学目标达到程度来看,这几堂课上得比较好,学生基本领会了人物描写的方法,而且批文入情,满是憎恶地看待王熙凤这一人物的灵魂。但是,当回想起课堂上学生纷纷指责、耻笑、怒骂、批判、讽刺王熙凤的一幕幕场景时,笔者感到这几堂语文课似乎忽视了真、善、美。
从《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入教材,它就不再只是小说的一个章节。作为小说的一个章节,一千个读者可以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丑好恶全由本心把握。但是当它作为一篇课文时,其价值就超越了文学的欣赏与探讨,兼具培养美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命。教师只有在教学时深切、全面地落实这一点,语文课堂才能更具有人文关怀的温度、立德树人的厚度,才能引导学生把文本中的“人”立起来,把自己的人生立起来,让语文教学的推进时刻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所以,文本解读切忌机械陈腐、人云亦云,也切忌标新立异、胡乱解读,分析人物时切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绝对”的态度定性善恶。文本解读既要尊重文本又要质疑文本,要基于文本又要高于文本,站在原著整体的角度把握章节,站在现实生活的角度审视人物,让语文教学与生命发展融入和谐的真、善、美。就《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的教学来说,笔者以为起码有三个问题值得商榷。
一、求真:节选课文“扁平化”人物形象与原著“立体化”人物形象冲突之思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为小说节选,虽然只有六百余字,但得到执教者“鞭辟入里”的文本解读和课堂分析,以小见大地反映了王熙凤面艳心狠的“胭脂虎”形象,仿佛其十恶不赦、无善可陈。原著中的王熙凤果然这样“从头坏到脚”吗?事实并非如此。《红楼梦》爱好者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恨王熙凤,骂王熙凤,不见王熙凤想王熙凤”。王熙凤有可恨可骂之处,更有可想可怜之处。在原著中,王熙凤性格泼辣令人爱,持家理财令人敬,有胆有识令人服,真性真情令人亲,心狠手毒令人怕,善于权谋令人畏,所遭所遇令人冷。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王熙凤便说“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刘姥姥叙说因穷困无颜访亲时,王熙凤又说“(我们)作个穷官儿罢了……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何况你我”。话里此间不但没有嫌贫爱富,仗势欺人,而且通情达理,令刘姥姥备感暖心。后来,她又周济刘姥姥二十两银子。王熙凤惜老冷贫的品质和待人接物的能力亦值得称道。此外,她在巧姐身上折射的母爱光辉,在贾琏纳妾时进发出的抗争意志,在病榻托孤时流露出的悲凉无奈,这一切才形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可爱可恨、敢爱敢恨的“脂粉英雄女曹操”形象。
遗憾的是,在节选课文中学生仅能看到王熙凤的“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更有甚者,—位教师从“三角眼”(一双丹凤三角眼)这一点就分析和描绘了王熙凤“明是一盆火,暗是—把刀”的毒辣形象。教师采取这样扁平化的视角,把王熙凤塑造成—个纯粹的、单薄的、脱离实际又背离原著的人物。教师有意引导学生按照绝对善与绝对恶的价值观念来领悟文本,殊不知,同时把纯粹不实、单薄乏味的形象认知灌输给学生,把断章取义、片面绝对的理解方式建构在学生心中。正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弃真求伪”的人物解读、理想化形象的分析,才会酿成下列后果:一是学生阅读感悟与生活经验脱节,读不出真情实感;二是习作中多是高大上或者假丑恶的单薄形象,学生不会联系生活实际据实地塑造具有复杂性的人,写不出真情实感;三是如是思考,如是学习,如是实践,学生习惯了以扁平化视角看人看事,只能见人之短而不能见人之长,只能见人之点而不能见人之面,目光浅狭。因此,无论是从客观分析文本的需要出发,还是从语文的价值观教育考虑,教师在理解人物形象时都应该立足课文,回到原著(原文),通过口头补充、阅读延伸等方法,引领学生比较彻底、全面、科学地分析和感人物形象,让节选课文中的“扁平化”人物形象回归到原著中的“立体化”人物形象,对应生活中的“真实化”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求真意识,发展学生的求真能力,促进学生的求真体验。
二、求美:极化人物形象造成的“矫枉过正”现象与现实社会问题冲突之思
许多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和事例来反映人物特点,力争极化人物形象。比如在《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在临死前看到神甫手中的镀金十字架,便“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最后一下努力送了他的命”。短短几句话彻底极化了葛朗台的吝啬鬼形象。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看似寻常的场景描写仿佛管中窥豹,把王熙凤“人情练达”的特点显出“一斑”。不过,在大多数教师的解读下,“人情练达”被理解为“逢场作戏、阿谀奉承、见风使舵、泼辣张狂”,由此师生对王熙凤极尽讽刺之能事。笔者听课至此,不禁反思,王熙凤的确“逢场”,但她赞美黛玉,言语符实,不是“作戏”;的确“奉承”,但对象是作为长辈的贾母,不算“阿谀”;的确“见风”,但慰问黛玉出于礼仪、亲情与管家职责,何须“使舵”;的确泼辣,但不逾大规,只是不拘小节,说不上“张狂”。这样的人放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可能是长辈见了心欢喜、亲戚见了也亲热、朋友见了齐夸赞的处事能手。反观课堂上,学生在反对和讽刺王熙凤之后,能学到什么呢?如果亲戚来家做客不迎不赞、面对长辈笨嘴拙舌不“敬奉”、言谈举止小气做作不“泼辣”,在社交和生活中成为这样一种表面上的“老实人”,对学生真的有益吗? 教师在一心一意分析文本、剖析人物时,忽视了对学生生活的潜在引领。即使教师批判的是王熙凤的“老于世故”,很多学生也会将这种“老于世故”与“人情练达”等同起来,与老实巴交、笨嘴拙舌、有棱有角、规规矩矩对立起来,在生活中认同、选择和学习后一种处事方式,这可能会造成学生生活和社交的困境,使一部分具有社交才能的学生产生自我质疑与否定。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批判王熙凤的处事方式,在生活中又选择学习王熙凤的处事方式,口不应心,自相矛盾,就更加难以深入文本。事实上,如今很多孩子正缺乏这种“人情练达”的学习欲望和实际能力。在交往中,很多学生说话不经大脑,做事不经思考,过于幼稚和肤浅。在亲人团聚时,很多学生宁愿做一座“孤岛”,少言寡语,不会交流,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在师生交流时,很多学生常常表现得浑浊闷楞,勉强应对,缺乏积极主动与心灵嘴巧。
在分析文本形象时不能忽略生活实际,在强调“内方”时不能一棍子打死“外圆”。我们应该鼓励适度的“八面玲珑”,在语文教学的语言建构、思维发展、文化理解等多个层面创造学习和体验“人情练达”的情境,尤其要培养学生对“人情练达”的正确审美,不能把“人情练达”误以为丑,不能把“懵懂无知”或者“缺心眼”误以为美,不能把语文之美与生活之美割裂开来。教师只有怀着求美的态度与学生客观探讨人物之美,才能让学生将这种审美观内化于心;既晓得什么是“老于世故”,又明白怎样叫“人情练达”;既能感受语言之美,又能感悟生活之美,从而丰富生命之美。因此,无论是站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还是站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角度,我们在进行文本分析时都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客观、从容地探求美,发现美,欣赏美,实践美。
三、求善:作品描绘的“富贵”与安贫乐道冲突之思
在节选课文中,作者通过对攒珠髻、挂珠钗、璎珞圈等七件名贵衣物的细致描写,凸显了王熙凤“彩绣辉煌,光若神妃仙子”的贵族少妇形象。教师在解读这一部分时,除了强调描写方法,往往还会引导学生感受王熙凤的奢侈浪费、穷奢极欲、打扮俗气、大权在握,发现王熙凤注重外表,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等,从而引导一种批判富贵、崇尚清贫的价值观。不过反观现实,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贵贫贱是不争的事实。首先,站在“理想国”里批富怜贫的意义很小,不会改变事实。其次,贫穷是一种社会常态,富贵也是一种社会常态,存在必有其合理性,习惯了贫穷的人去批判富贵者多数不是出于理性思考,而是发自仇富心理。再者,贾府是国公府——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金陵王家富可敌国——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王熙凤既是金陵王家子孙,又是荣宁两府的大管家,如此装扮对她来说只算寻常,得体而已。如果她像林黛玉一样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的鹤氅,束一條青金闪缎双环四合如意绦”,倒是富贵又不落俗套,小资又别具清新,却不合她的“工作需要”。一些教师在“贫富”二字上下功夫,必要让二者势不两立,全面批判以王熙凤为代表的富贵阶层,只认可和颂扬安于清贫的思想,其实并不切合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需要。学生将这一思想带入实际生活,不但会违背合理追求物质生活的本心,还会遭到现实的无情鞭笞,甚至引发“贫富”学生之间的矛盾。总的来说,这不是求善之道,善不是通过贫富贵贱就能简单定性的。
安于清贫与安贫乐道并不一样,前者常常仇富和守穷,而后者则强调“即便身处逆境,内心也会因为坚守志向而不会感到害怕,并乐于奉行自己信印的道德准则”。语文课堂要渗透给学生的不是“仇富后的守穷思想,守穷后的仇富情绪”,而是安贫乐道的精神修养。富有富者趣,贫有贫者缘,辩证的思考才是求善之思,辩证的文本分析才是求善之道。
求真、求美、求善,教育的深层目标就是引领学生领略真的生活,获得美的体验,达到善的境界,促进生命发展。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仍存在一些浮躁的、空洞的、华而不实的行为,尤其是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常常局限于技术层面,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匆匆点题,一带而过。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生活与生命的角度,引导学生观照文本中的人物,寻觅那“万顷的颤动,深黑的岛边,月儿上来了,生之源,死之所”的感悟,让语文教学更真,更美,更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20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