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求真”是对科学的最大尊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8年10月,一则“关于张衡和候风地动仪的内容被历史课本删除”的新闻成了热门话题。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明确回应,张衡及地动仪内容并未从统编版教材中消失,只是从七年级教材《中国历史》上撤下,改编进了五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上。
  然而,科学史界主流观点认为,以往关于张衡地动仪的宣传并不科学,在无定论之前,从教材中删除地动仪,也是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地动仪因被现代地震学创始人米尔恩、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是人类在地震学领域的首创仪器而得到广泛重视,在一般的宣传中,更认为它“比欧洲人发明同类仪器早了一千七百多年”。因此,从1875年日本学者服部一三尝试复原地动仪以来,各国学者已提出了不下十种模型,可无一令科学史界满意。
  其实关于张衡地动仪的存在和可能的工作方式,都来自史书上几百字的描述。然而,对于地动仪的内部结构,仅有《张衡传》里“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文字之含糊让后人无法掌握它的工作原理。
  以前,中小学课本、邮票,包括中国地震学会标志所使用的“地动仪”图像,是科学史学者王振铎在20世纪50年代应当时要求设计制作的,该“直立柱”模型已被证伪。
  除此之外,目前较为流行的另一版地動仪复原模型是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冯锐提出的悬垂摆原理模型。它虽在实验室经受了人造地震的检验,但同样不曾在真实的地震中派上过实际用场。冯锐本人也在论文中承认,模型设计基础是现代地震学原理。
  科学史学者江晓原教授指出,既无实物遗存,文献记载又语焉不详,在这样的前提下想要复原地动仪,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无论复原模型遵循了哪一种原理,在196字(《后汉书·张衡传》有关地动仪的文字)的记载中都找不到根据。这些复原模型都未在真实地震中发挥过监测作用,是否管用尚不得而知。更重要的是,即使管用,也不能证明这就是张衡当年的构造和原理。”而且,张衡关于地震的认识,显然也不可能脱离当时的思想背景而达到现代地震学的水平。
  过去我们对地动仪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强调我国古代也有突出的科技贡献。实际上,张衡的科学贡献并不是地动仪,而是记录了对天文现象的认识,还制作了重要天文仪器浑天仪。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古代学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但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局限。我们不能把他想象成一位现代科学家,把现代科学知识强加于他。
  从王振铎设计地动仪模型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如今科学史界对于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在2017年出版的《中国三十大发明》中,就没有列入地动仪。
  中华民族历史上众多的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正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越是清醒、对古代文明的理解越是客观,这样的文化自信也就越有力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7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