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诗歌教学衔接浅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大庆
【摘要】初中学生在中考以后,经过两个月的休整,9月开学就成为高中生了。对高中生而言,鉴赏诗歌的能力要求较之初中有了大幅提高。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就是诗歌单元。所以,在高中学习伊始做好诗歌教学的衔接工作就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初高中;诗歌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0-0097-01
根据初高中教材编排的特点、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谈一下如何做好初高中诗歌教学衔接工作。
一、初高中教材的特点
学生从初中升到高中,初三与高一的联结是最紧密的。因此,主要就初三的语文教材来讨论。如果稍微留意一下初三上下两册的语文教材会很容易地发现两册书的第一单元都是诗歌单元,而且是当代诗人的作品。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也全是当代诗人的作品。必修一第一单元的四个作者中就有三个是在初三的上下册第一单元里出现过的,这些共同点难道是巧合吗?不是的,这是编者有意而为的。编者的匠心还体现在作品的选择上。初三上册第一单元里选了《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下册课文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短诗五首》(其中含有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海燕》。
如果再完整地看看九上第一单元的内容提示,就会发现本单元有“任务一·学习鉴赏”“任务二·诗歌朗诵”“任务三·尝试创作”“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从九年级上下两册的第一单元教学材料的编排顺序来看,它们呈现的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两个单元又共同为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做好了铺垫。
九上第一单元的编排呈现层进式特点。在“学习鉴赏”的基础上进行“朗诵”以获得对诗歌的整体的审美体验,培养兴趣。进而完成“尝试创作”的任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诗自信心,在创作实践中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达到以写促读、以读促写、读写互促的效果。紧接着又安排了“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以《艾青诗选》为载体进行“读书方法指导”对全单元进行小结,梳理读诗的要点,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体味诗歌的情感(用《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来说明),体会诗歌的理性美;“专题研究”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欣赏诗歌的主要方法,“自主阅读推荐”力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感受诗歌之美。
这5篇课文的安排顺序也呈现出由浅入深的特点。
九下第一单元诗歌共有10篇,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第四课《海燕》是讲读篇目,第二课《梅岭三章》与第三课《短诗五首》是带星号的自读课文。很明显,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承担着温故而知新的功能。这个“故”是诗歌阅读的方法,这个“新”是对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后面的二、三课是自读,则重在能力的巩固,第四课《海燕》是外国诗,既有拓展的作用,还有与中国诗做比较而体验中外诗歌特征与鉴赏方法的共性的功能。
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长沙》与九上的《沁园春·雪》不仅词牌一致,又是同一作者,其内容也是现代的。从该课带星号就可以看它的作用在于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唤醒诗歌鉴赏的知识,为后面的讲读篇目做准备。所以,在高中诗歌教学开始前要好好地观照一下初三的相应篇目,以便顺利开展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
二、认识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教学
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获得和保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正是认知结构的这三个变量影响着新知识的获得和保持,也影响着知识学习的迁移。
首先,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可利用性是影响新知识学习的首要变量。如果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那么学习只能是机械地学习。机械学习的迁移量最小,有时只能是零。因此,初三学习对顺利过渡到高中学习很重要。但是初中已经结束,也不是高中老师所能掌控的。高中教师在面对高一新生时也是有弥补办法的。首先要了解学情,其次要根据将要学的新知识的要求与学生的现状做比较判断,最后决定对学生过去的知识做唤醒或补充工作,以达到充分利用旧知识来固定新知识,让学生的新旧知识达到共振、融会贯通的效果。比如学生在自主阅读《沁园春·长沙》前,先着力引导学生复习《沁园春·雪》,提高学生认知结构中可利用的旧知识的利用性,为有效地将新知识同化到认知结构中来做充分准备。如果对《沁园春·雪》上片中的景物描写手法做好唤醒和弥补工作,那么《沁园春·长沙》上片的景物描写手法的学习就会更有效,也为后面的艺术手法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准备。
其次,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可辨别性也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变量。如果在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可分辨程度很低,或者两者很难分辨,那么,根据认知结构同化论对知识遗忘的解释,新获得的意义的最初可分离强度就很低,新知识容易被旧知识所替代。需要学生要在看到新旧知识共性的同时也弄清楚新旧知识的个性(不同点),这样才能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如学习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要以他写的《假如我是一只鸟》为基础。两首诗同为抒情诗,但抒情方式不一样。《假如我是一只鸟》是直接抒情,真挚而浓烈;《大堰河——我的保姆》是间接抒情,是通过叙事来抒情。让学生对抒情方式有全面清晰的理解与记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再次,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穩定性和清晰性也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变量。这其实和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如出一辙。学生对初三的课文《乡愁》《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中的意象理解得越清楚,越有利于对新课《再别康桥》《雨巷》中的意象理解与意境的把握。学生在这时进一步弄清楚意象的特点与物象特点的关系,也就掌握了从意象解读诗歌的方法。所以,在教学《再别康桥》前,有必要依托《乡愁》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将物象、意象、意境的概念区分清楚,关系弄清楚,为新知识准备好“固定点”。
对以上问题有了相对完整的认识以后,就能够提高高中开始阶段教学的有效性。对高中和初中的联系认识越完整、越清晰,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就会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陈雨露.理解意象:衔接初高中诗歌教学的关键[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5).
[2]陈荔平.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高中诗歌教学衔接路径[J].中学语文,2017(24).
作者简介:何大庆,1975年生,四川省雅安市人,本科学历,高级职称,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9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