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嵇康

  【摘要】新课程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要对审美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古诗词为审美素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本文研究了审美素养培养的相关教学策略,希望能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0-0094-01
  在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中,基础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素养,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重点目标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素养,从而使得学生具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审美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尤其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具体策略如下。
  一、创设审美氛围,唤醒学生审美意识
  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审美氛围,由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审美态度学习古诗词。古诗词本身是良好的审美培养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还原情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甚至人物的穿戴、行为……在老师循循善诱的点拨中,营造出来良好的氛围;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声、光、电来营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环境中感受古诗词之美,从而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探究欲望。例如教师在讲授《过零丁洋》一课时,让学生理解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深情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激昂的背景音乐,并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朗读视频,安排学生在认真聆听朗诵后,用圈点勾画法对诗歌进行点评。在审美的情境中,学生情绪受到感染,开始主动欣赏诗歌,他们会感受到背景音乐与诗的格调不相符,慢慢进入诗歌意境。在一定基础上,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为古诗词选择背景音乐,或者让有艺术素养的学生用乐器弹奏的方式为古诗词配以背景音乐,从而营造出审美意境,对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形成初步的培养。
  二、融合信息技术,助力学生审美体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与难点突破。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设备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也积累了很多相关的教学经验。在语文古诗词课堂上,多媒体教学也获得了学生的喜爱。在多媒体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为高涨。要想培养学生具备审美素养,就要让学生静下心来感受体会。利用多媒体设备的视频影音功能,为学生带来视觉与听觉上的感官刺激,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相比于单纯的阅读模式,在图片与视频的刺激下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为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如果古诗词的内容是展现祖国的大好山河,就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山河景象,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初中教育阶段中,学生对世界与人际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开始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关心自身所处的环境等。在此阶段中的学生,情感细腻,心思敏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事物产生正确的态度与看法,对美好的事物要具备赞美与呵护的情感意识,对丑恶的事物要有辨别力和抵制力,如此一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观念,使得学生具备健康的精神世界。
  三、选择恰当方法,挖掘学生审美潜能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教师要对学生的审美需求做进一步的激发,而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对学生的审美需求产生影响。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唤起学生的审美潜能。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吟唱法、诵读法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吟唱、朗读等方式感受古诗词之美,从而以直观的方式对古诗词产生认知;在对古诗词进行翻译时,可以利用译读法,并将具体的形象融入其中,在对古诗词理解的基础上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探究,探寻古诗词之美;为了强化学生审美体验,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课时,可以将朗读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切入点,组织学生以不同形式对古诗词进行朗读。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朗读,在自主朗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掌握朗读节奏;其次,随机抽读,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让学生示范朗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以竞赛的方式展开朗读,由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最后,要求全班一起进行集体朗读,让班级中的学生对诗歌形成一致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在对通篇古诗词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进行解读,促使学生能够从古诗词题材、诗词风格及作者情感等方面感受这首词的“壮美”。从诗歌题材来看,本词属于军旅体裁;从作品风格来看,本词属于辛弃疾典型的“豪放词”;从情感来看,本词所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四、采用吟唱形式,丰富学生审美感受
  利用吟唱的方式,能够让静默的古诗词变为听得到的直观声音,这就能够将呆板的文字符号转化为视觉与听觉的立体音乐形象,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快速、更深入地进入到古诗词的意境中。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读者、作者、编者,三方能够碰撞出情感与心灵的火花。与其他文学作品形式有所不同,古诗词艺术美具备的得天独厚优势是自身的节奏感与韵律所产生的音乐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唤醒学生审美能力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吟诵。而几乎所有的古诗词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所以,古人称为“吟诗”。吟诵是中国古诗词文的一种创作方法,也是古诗词鉴赏的一种方法,还是我国古代授徒读书普遍应用的方法,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绝学。春秋时期,孔子曾有“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的说法。后来逐渐流传,只剩下文字,音乐就流失了。钱仲联、徐文端、唐圭璋、吴调公、陈少松等一批志在保护“吟诵”这一文化遗产的学者努力发掘,以期使其发扬光大。我听过陈少松先生吟诵的《关雎》《蒹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诗词,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现在,我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一般会找来吟诵的音频或视频放给学生欣赏,学生非常感兴趣。和着这种优美的节奏和旋律,学生逐渐体会到诗人或愁苦、或喜悦、或悲愤、或无奈、或闲适、或壮烈的情感,悄悄地,审美趣味得到了跃升,学生品格也得到了提升。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诗词的吟诵,对其蕴含的思想、情感、道德、哲理等进行挖掘。并能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心理,是山河破碎的痛心疾首,是仕途失意,还是壮志难酬?如此,学生能够对作者的情感产生更加真切的体会。长期坚持,学生的审美素养一定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初中正是学生审美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之时,不仅要对古诗词中的语文知识进行讲解,还要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在具有深刻底蕴的古诗词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晓维.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审美能力[J].中华少年,2018(30).
  [2]余美琴.荡起初中古诗词审美教育的生命方舟[J].开心,2017(6).
  [3]杨永彬.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7(28).
  作者简介:嵇康,1975年生,江苏盐城,教育硕士,中学高级,研究方向为阅读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9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