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提升初中生语文古诗词审美鉴赏素养的新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育和提升呢?深度学习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探讨了初中古诗词深度学习的路径:“读”——读出音韵美,“品”——品出意象美,“悟”——悟出意境美,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文活动中使古诗词的学习内容深得我心,学习方法深有体悟,学习收获意味深长。进而形成审美体验,培育审美习惯,提升审美素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 古诗词教学 学习方式 审美鉴赏
“部编本”语文教材较之以往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增加了古诗文的阅读数量,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全套书一共选编古代诗文130篇(首),占教材选文总数的51.7%。面对新变化,我们如何跳出初中古诗词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桎梏,培育和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作的学科素养呢?笔者认为,深度学习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深度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建构性学习,具有整合经验的特征,需要学习者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联系。深度学习又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主动进行深度的信息加工,主动进行知识建构,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转化与迁移,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一、“读”——读出音韵美
古诗词是美的,而这个感受美的主人是学生。教学中,我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中去建构属于自己的审美图式——诵读,让学生在阅读体验活动中,感受古诗词独特的音韵美。
古诗词的音韵美体现在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快慢等节奏变化外,还更多表现在格律诗的平仄上,「平」指阴平、阳平二声,即现代汉语拼音第一声和第二声;「仄」指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上声即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去声即第四声,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拼音中已经不存在。我在教授杜牧的七言律诗《泊秦淮》时,让学生对照平仄规律标注,他们果然正确标注出来,但有几个字由于和标准式不同,需加以指点后完成(“—”表示平,“〡”表示仄,用字与标准格式不同的加“0”表示)。
古诗词的音韵美还体现在押韵上,我在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引导学生从音韵出发去感受其“沉郁顿挫”的风格。
诗歌第一节押的是“ao”韵。“八月秋高风怒号……”读起来似乎充斥着一种敌对的愤怒,八月怒号的风和诗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立关系,风的肆虐,反衬着诗人的无力和无助。第二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韵;而且,“力”“贼”“去”“得”“息”还都是入声字。入声字在古音里面,读起来极为短促,感觉像一个喘不过气的人发出的声音,传递了诗人此时此刻欲罢不能、欲呼不得的焦躁、无助和痛心。第三节“俄顷风定云墨色……”还是押了以人声字为主的仄声韵(除了“眠”不是仄声),“色”“黑”“铁”“裂”“绝”“彻”等人声字,一如既往地传达出诗人急促、压抑、无奈、痛苦的情绪。
最后一节的音韵更有意思。诗的前三句:“安得广厦千万间……”诗人选择了“an”作为韵脚,所“押”的韵由第一节的“ao”韵改为开口度更大的“an”韵。读起来声音就更响亮了;由二三两节的仄声韵改成了平声韵,读起来声音变得绵长而不再急促。这种音韵转换表现出诗人在想象中实现了美好愿望的舒畅欢快的心理。
诗的最后三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诗人再一次换韵,选择了押“u”韵,不仅韵脚是“u”韵,诗句中有九个字的韵母都是“u”:“呜”“呼”“突”“兀”“屋”“吾”“庐”“独”“足”。“u”韵(多是平声字)读起来,声音低沉绵长,而且这么多个“u”韵连在一起读,我们听到的就是一片“呜、呜、呜”的声音一一简直就是诗人难以抑制的悲泣,是诗人内心深处传来的一声声叹息。
饱含感情的诵读激活了学习古诗词的情趣,学生将新接触的语言现象与原有的感知联系起来,调整了新的认知结构,直入语言的内核,在真实的言语情境、曼妙变化的音韵里,学生亲身感受并体验到音韵的魅力。
二、“品”——品出意象美
“意象”则是诗人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的相融合,它是古诗词的载体。在教学中我常常依托诗句,引导学生去体验诗歌中的情境与形象:借助诗句读诗中“人”。比如,学习《卖炭翁》,引领学生通过“苦”字走近白居易,理解他对百姓被朝廷压榨的同情。借助诗句理诗中“事”。比如,崔颢的《黄鹤楼》表面上写的是登黄鹤楼的事,但其实是游子思乡,这就需要通过品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来体会。借助诗句赏诗中“景”。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莺来得这么早,在向阳树上晒着太阳,小燕子衔着春泥筑巢,就像我们家里的一员,这样的景色多么温馨。借助诗句悟诗中“物”。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一二两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其中的“杨花”“子规”不仅是景,还是具有特殊含义的物象,分别代表着“飘零之感”与“离别之恨”。
深度学习古诗词不能仅仅停留在字句的表面含义,还要领略其“弦外之音”。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去发挥联想和想象,体会诗的意象。如在教授《天净沙·秋思》时,我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描绘的画面在脑海中展现出来。我举例说:“假如你喜欢‘枯藤老樹昏鸦’一句,那么你想想,这根枯藤是一根什么样的藤呢?树上还有没有叶子?藤是怎样缠绕在树上?就像你在生活中见到的那一幅画面?乌鸦又是怎样的?”经过学生的联想和拓展,就会将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体会出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这样的读诗过程,学生经历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深度对话活动,思维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线性的,而是多维的、综合的,在静水流深的美妙历程中,学生自然就品味出了诗歌意境的优美。
三、“悟”——悟出意境美
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我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诗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学习《题破山寺后禅院》时,采用散文描述法,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意境,并在诵读中配以幽雅、空灵的《空山鸟语》古筝曲,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引入意境;在学习《观沧海》时,我制作多媒体投影图画创设情境,在图画中,茫茫大海汹涌澎湃,配以登山远眺,雄心勃勃的诗人,强烈的海风吹拂着他的战袍和须发,使人身临其境,领悟到曹操海涵天下的博大胸怀和统一中原的宏伟抱负。
当学生有所感所思后,我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学习。如在教学《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时,在学生进行了比读之后,发现不同的景物描写可以起到不同的烘托作用以后,我设计了以下练习:既然不同的景物描写可以烘托出不同的感情色彩,那么同学们试着描写一段景物,用这段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将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这一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写作练习之中。
这样的读诗过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去质疑批判,重新建构,拓展审美的视野。
深度学习是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核心素养的新路径。在学生“读”“品”“悟”的深度学习中体验古诗词的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并逐步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
参考文献:
[1]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赵小莉.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8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