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助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古诗词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感知美、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从而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C/03C-0076-02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还是以传播知识为核心,以积累知识为目的,忽略了对于学生“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提升。本文试图探讨“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教育学和美学的交叉地带寻找突破口,探究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方法。
  
   一、在倾听中感知美
  
   我们知道,汉语可以说是世界上极具抑扬顿挫之美的语言。而古人创造的古诗词也是力求音韵和谐的,而且很多诗词都是可以和乐而歌的。音乐能在教学中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而与“音乐”紧密联系具有美妙旋律和节奏的古诗词同样也能起到营造氛围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在引导学生聆听《将进酒》的范读时,学生心中的琴弦被拨动了,情感的浪花涌起了。他们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仿佛看到诗人李白因壮志难酬怀才不遇而忧愤难解,于是纵情饮酒宴乐、借酒消愁的场面。由此可见,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被诗歌的艺术之美深深地打动了。
  
   二、在品读中发现美
  
   《三国志》曾记载“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由此可见诵读的重要性。古诗教学是一种审美鉴赏活动。古诗词创作的时间距离今天比较遥远。初学诗词时,学生会觉得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通过各种形式读,进而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及审美对象的审美活动。例如学习杜甫的《旅夜书怀》时,反复诵读几遍,学生就能理解诗人携家离开成都,舟行东下途中那种宦游的疲倦和漂泊的悲凉之情。
   古典诗词中有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满满,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忧苍生,还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苦苦探求……多诵读这些优美诗句,在诵读中仔细品味,学生深切体会了诗词之美,得到了美的熏陶和愉悦。
  
   三、在想象中理解美
  
   诗歌的解读虽与艺术鉴赏有着同形同构的关系,但它自身有其独立的审美特性。在艺术鉴赏中,若不能激起审美接受主体的强烈美感,那么“诗”这种文学形式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关注意蕴的具体内涵,唤醒鉴赏主体的审美情趣,使主体在鉴赏过程中达到审美思维的全方位运转,是诗歌鉴赏的关键所在。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曾大声疾呼:“语文课堂承担着教会学生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使命,更是与逻辑密不可分。”事实上,古诗从内容主题到写作形式,都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升提供了极广阔的空间。因此,诗词鉴赏有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便是联想和想象,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却常会忽视这一点的训练,让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联想。这种教学方式,学生鉴赏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而且也感知不到古诗词的美。因此,我们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联想、想象,去探索美、去感知美,在探索美、感知美的过程中提升鉴赏能力。于是在教授柳永的《静女》这首诗时,在鉴赏细节描写的妙处时,笔者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男子心理,在女子未出现是如何忐忑不安的。学生大胆地想象改写,他们从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想象,进而深刻、透彻地把握了诗中男子憨厚、痴情的性格特点。
  
   四、在仿写中创造美
  
   有人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需要,而创造美是审美的最高形式。在学习了古詩词之后,学生感知了古诗词强大的艺术魅力,同时很多学生也产生了强烈的模仿、描述生活中美好形象的欲望。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适时地进行仿写训练,更能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李清照《声声慢》之后,学生对于词人在词中大量使用叠词的艺术手法有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在一篇习作中对于环境这样描写到:“……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水潺潺、小草青青,清风徐徐,荷香幽幽。”在这段环境描写中,学生连续用了四个叠词,营造了一种清幽淡雅的环境氛围。由此可以看出,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美的享受。
   古诗词涉及的内容十分浩瀚,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稍加点拨,就能使学生欣赏美、想象美和创造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吴素飞.浅谈教师在“师生对话”中的角色定位[J].吉林教育,2010(2).
   [4]王鲁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N].济宁日报,2011-02-01.
   [5]王钟陵.唐宋词鉴赏[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章跃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75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