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化学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必要性及存在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导师制”是由英国牛津大学新学院的温彻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于14世纪提出并推行的,该制度为当时的牛津大学培养了大批人才,成为英国高等教育中培养人才的有效措施并随之被世界范围内的高校所效仿。“导师制”突出的特点是:给教师从本科生中选取几名学生,对其进行思想、学业和生活等多方面的系统指导,从而建立直接的“师徒”关系,是一种能够兼顾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及培养人才三者的好制度。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导师制”制度主要被应用于研究生阶段教育。21世纪以来,伴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许多高校为了在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同时提高本科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便将研究生阶段“导师制”应用于本科生教育中來,通过导师对本科生进行思想、学业及上生活的管理,也即“本科生导师制”。
  我所在的学校(江苏师范大学)便在本科生阶段的教育中采用了“导师制”这一制度。而作为一名化学专业的学生,我很庆幸学校在本科阶段便施行“导师制”这一制度,同时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了“本科生导师制”推行在化学专业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学科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一)有益于激发本科生对学习的兴趣
  学生和导师间进行双向选择是我校“本科生导师制”所推行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师作为其导师,这也便意味着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便接触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本科生很难在学校安排的课程汲取到自身感兴趣的内容或者很少能够遇到切合自身的科目,而通过“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可以学习到自己所喜欢领域的专业知识,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所教授的内容。极大地激发了本科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益于提升本科生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专业较之大多数学科的不同之处便是在于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在本科阶段,虽然学校开设了公共实验课,但这些实验课课时少、任务多,并不足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而通过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便可以进入导师的实验室中,参与到导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在导师的指导下去更好地学习实验操作技能、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其实验能力,同时也为日后的研究生阶段打好基础。
  (三)有益于本科生培养科研创新精神
  在教育学生的方式上,“本科生导师制”与正常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本科生导师制”下,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活跃,在这样的氛围下,本科生更乐于去提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不解,也更乐于去阐述自己对实验的见解。在“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和导师有着良好的沟通及讨论。通过学生与导师间进行这样的讨论,有益于本科生培养科研创新意识、
  (四)有助于本科生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升考研成功率
  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本科阶段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对于日后的考研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科生导师制”使得学生可以进入导师的实验室中、参与导师的实验,在本科阶段便可以明晰自身的研究方向,从而确立考研的目标、获取考研动力。而且,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便能够参与进入导师的实验,获取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掌握了大量的专业技能,极大地提高了其在研究生复试中的竞争力,增加了本科生通过考研的成功率。
  二、化学专业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比例失调
  在最初的“导师制”中通常是由一名导师指导一名学生,而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渐渐便成了由一名导师指导数名学生。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本科生数量激增,这也就意味着本科生人数与教师人数的比例严重失衡。在这师生比例失调的情况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毫无疑问是会存在问题的。由于本科生与导师间的交流时间得不到保障,便意味着导师无法有效地指导本科生。同时这一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化学学科中,其他学科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二)部分导师缺乏积极性
  虽然“本科生导师制”的施行对于培养高质量人才、提升本科生综合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对于部分化学专业的导师来说,他们既要专注于自身繁重的科研及教学工作,又要忙于对本科生教学指导,这不免有些力不从心。
  (三)部分学生缺乏积极性
  在少数化学学科的本科生眼中,“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极大地占用了他们的课余时间。在他们看来,正是因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存在,才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课后的娱乐时光,前往实验室去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学生的心理上的抗拒和不配合也就使的“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无法取得预定的效果。
  结语
  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的是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又无法仅仅通过学校开设的公共实验课便完全掌握实验操作技巧。通过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便很好地补足了这一方面的缺失。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更加注重的是对本科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且也不缺乏对学生进行更深度地理论传授。可以说,在化学专业中,“本科生”导师制的存在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补足,也是一个必要的补足。它在对化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实验操作能力及科研创新精神的培养上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提高本科生的竞争力也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在化学学科中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符水龙.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的作用和意义[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1):34-36,46.
  [2]袁黎.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长江丛刊,2018,31:03-204.
  [3]郭骐源,颜伟韬,任立品.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17-18.
  [4]高璇.本科生导师制: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新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12:4-7.
  [5]许敏,李岩.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创新培养模式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9):35-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4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