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法在植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濮晓珍 程模香 肖守德 徐文斌
【摘要】本文根据植物学课程的特点以及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笔者在植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启发式教学法的实践与心得。
【关键词】植物学 启发式教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166-02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要实现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模式转变,培养具有健全个性、勇于探索的创新型人才[1]。课堂教学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方式。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变得非常重要。启发式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掌握知识的规律,采用启发和诱导的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植物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也是生物类专业一门经典的专业基础课。植物学的创立和发展,完美地体现了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是“讲听式”,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低、教学效果不好,已经很难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纷纷指出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法中的缺陷和不足,显著提升學习成效。笔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植物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现将实践心得拿来与同行分享,以供指正与参考。
一、为什么启发式教学法可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1.启发式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近年来,教学改革一直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创新性人才质量培养的要求。“师生互动”是启发式教学最主要的体现形式和最突出的特点,这充分的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2]。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要求教师讲解,更要有学生的配合,通过有效的设疑和语境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的、快乐的、有目的的学习,并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对知识的探讨、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沟通。
2.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科学思维的培养者。学会思考、形成科学的思维,才能使得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在信息纷杂的社会中正确的看待事物。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的重要方法,也是锻炼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方式。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不再单单需要门门成绩优秀的“书呆子”,而是需要善于解决问题、有创新精神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思维方法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实施启发式教学法?
1.创设问题语境。人的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人的思维活跃在新的有趣的问题有待解决之时表现出高度的集中和振奋,此时学习效率最高[3]。在创设问题语境时,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启发诱导时游刃有余;其次教师还必须清楚学生已有知识构架、能力水平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提出有效的质疑,并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最后,对于自然科学的教学,特别是植物学,问题的提出要从熟悉的身边事物或实例出发,才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讲到居间分生组织,从学生熟知的落花生入手,其果实是由花中的子房发育而来,但前者在地下,后者在地上,通过这种所谓的“矛盾点”的创设来激发学生思考与分析。关于隐头花序,可由无花果的名字去创设语境,没有花会有果?还是花被隐藏了?讲到质体之间的转化,可以引入番茄果实成熟之前颜色的变化、萝卜根地上地下颜色的差异等。这些问题听起来轻松愉悦,实物人人皆知,但正是这些看似人人皆知的知识点里却隐藏着丰富的生物奥秘,让人意味尤尽。
2.对比。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已有知识进行对比和归纳,引导学生去探求其内在本质和规律[3]。植物学中,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整个课程的重点。但是由于内容较多、知识点零碎且容易混淆,而课时有限,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如果在讲述过程中灵活的利用对比,再结合图片和列表展示来辅助,引导学生化繁为简,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容易。例如,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还有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根和茎的次生结构,以及不同花序和不同果实类型等。这些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通过对比,不仅启发学生更深入的认识器官,还能体会到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理念。
3.归纳总结。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但这仅仅是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或者是“没有灵魂的知识点”,合上课本或者走出课堂,学生可能会忘记,更不会学以致用。通过总结和归纳,启发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明确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并引导学生对多个知识点进行整合和联想,让学生自己体会学科发展的过程和蕴含的思维过程[4]。如在植物学的讲授过程中,上课前教师可将所有章节按顺序:细胞—组织—器官—种子—根—茎—叶—花—果实—植物分类—植物生态进行串讲,让学生体会从微观到宏观、简单到复杂、个体到群体的植物发生规律和发展历程。每一章结束后教师可带领学生梳理主要知识点,启发学生去发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节与节之间、章与章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探讨植物的内在联系与普遍规律。
三、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有何成效?
《植物学》是高校生物类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它对扎实专业基础、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以及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与其它相关的专业课相比,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多为日常所见,学生已有丰富的感官认识。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很好的运用启发式教学,科学质疑,引入实例,恰当的比较与适时的总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增加,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长期下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堂气氛活跃起来,面对教师的设疑,学生能够自主应答,教学效果提高[4]。而且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将让他们受益终生。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来看,在启发式教学下,学生学习植物学的积极性较高,能够在上课前10分钟进入课堂并认真温习,课堂上抬头率可以达到100%,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响应率达到70%以上,单班的挂科率几乎为零。结课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排名在全院教师中前十以内。参加本科科研创新项目的学生约占60%,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人数达到20%,学生毕业考研率达到90%以上。因此,目前来看,启发式教学法的成效良好。
结语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因材施教,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助于学生成为创新型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芦建国,顾亚春.启发式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以“观赏植物学”教学为例.中国林业教育,2011(6):67-69.
[2]单春会,程卫东,唐凤仙,魏长庆,史学伟,颜海燕. 启发式教学法在《食品企业管理》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教育教学论坛,2016(39):189-190.
[3]许玉凤,王文和,张春宇,翟强,苗青.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提高植物学的教学效果.高等农业教育,2003(5): 42-43.
[4]何红英.高等数学过程启发式教学法探索. 职大学报, 2017(2):93-95.
作者简介:
濮晓珍(1988-),女,汉族,甘肃临泽人,博士,石河子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植物学教学与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7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