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有效化解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万杰

  【摘要】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想要让学生学好此门学科,就需要老师明确思维定势对学生的不利影响,不断分析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的根本原因,然后从根源处对其进行有效化解。本文先对思维定势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思维定势对学生学习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有效化解的策略,旨在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定势  不利影响  有效化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161-02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的学习与机械的练习,期望能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但往往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究其原因就是由于老师忽视对学生思维定势的关注导致的,使得学生总是按照单一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无法对知识进行透彻的理解与灵活的运用,自然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为此,深入分析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有效化解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一、思维定势作用分析
   思维定势除了有消极作用之外,还有积极作用。在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的背景下,不仅能将学生自身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还能够不断强化其内驱力的提升,促使学生思维专注性和趋向性的不断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促使正迁移作用的不断发挥,非常有利于学生的顺利学习;在消极作用充分发挥的背景下,学生会不断产生学习惰性,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使得学生的思维总处于错误或者误区状态,会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十分坎坷,如果不加以化解,必然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思维定势对学生学习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原因分析
  (一)不利影响
  1.认知过于单一
   陷入思维定势的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认知过于单一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对数学知识与原理的学习过于表面化,并未透彻理解,无法有效把握其重点;看待数学问题之时,总是从单一的方面出发,无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看待新型的数学题之时,只会套用已掌握的解题策略,缺乏变动与创新的意识。这些思维定势的存在势必会导致学生朝着消极方向不断发展。
  2.创新思维发展过于缓慢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通常会归纳与整合出一套固化的思考问题方式。此种背景下,当学生在解题之时,就会受到此种思维定势的影响,无法利用多变及灵活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并会将之作为一种习惯更加深入到学习及生活中。此种行为模式的存在,就会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停滞不前,或者是发展的极为缓慢,很难让学生全面的思考问题,更无法进行一题多解,这将非常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之路的顺利推进。
  (二)原因分析
  1.受认知策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还较小,生活阅历也较少,但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总是不思考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学概念是否相一致,而是直接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偷换数学概念,此种情况下便会形成错误的认知,无法对新知识进行有效理解,自然也无法为后续正确的学以致用奠基。
  2.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虽然低年级之时,只需要学生有形象思维能力就可以理解及解决问题,但随着年级的不断递增,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这正是大多数小学生所缺少的,所以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之时,很容易陷入定势思维中无法自拔。
  3.教师方面
   思维定势之所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和老师的教学有极大的关系。首先,老师对于教材和学生的了解都不够全面,所以课堂教学之中所设计的问题,很难体现出科学性和合理性特点。其次,老师教学之时总是不够谨慎,习惯性将某阶段教学中的局部经验扩大为一般规律,将之传授给学生,这样势必会导致学生的学习逐渐陷入误区不能自拔。再者,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总是局限于成绩这一单一方面,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向过于单一,无法有效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有效化解的策略分析
  (一)突破理论学习的思维定势
   小学生之所以容易出现利用单薄生活经验去理解新概念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未给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为此,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此种情况,老师需要从两方面着手来教育引导。第一,教学之中老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生活化教育意识,尤其是针对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之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这样就能够确保学生不再张冠李戴,既能够避免负迁移的发生,又能够促使正迁移的产生。第二,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间的共性本质及内在联系。而想要实现此教学目的,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活用变式及类比等方法来教学,让学生逐渐养成此种学习习惯,以此来有效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真正意义上对新旧知识进行透彻理解,构建越来越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练习
   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之所以总是处于思维定势之中,和老师缺乏对学生的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练习有极大的关系,使得学生的思维不够靈活,解题思路过于单一,严重缺乏创新精神。为此,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基于实际教学内容,要加强对学生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练习。比如在学习完《路程》应用题之后,老师就可以为学生出示这样的题目: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需要6小时,慢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42.5千米,两车同时开出2小时还相距132千米,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针对此道题无疑有很多种解法,如常规计算方法、假设法及方程法等,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创新出更多的解法,对此类题型进行有效掌握。当一题多解环节结束之后,还要鼓励全班学生对其进行一题多变处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相信通过这样的双重练习之后,学生能够更快速的突破思维定势,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反思教学
   老师只有在教学之中进行不断的反思,才能够逐渐突破教法的思维定势,促使学生思维得以灵活与创新的发展。具体而言,老师需要深入的研究学生与教材,制定全面的教学目标,总结出正确的教学规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而又高效的学习。同时,要不断关注学生的练习过程,针对问题及时指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与克服错误,以此来逐渐突破思维定势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将思维定势对学生积极发展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化解极为必要,这就需要老师深入分析思维定势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然后从师生两大方面着手,循序渐进的化解其消极影响,促使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及素养的不断发展,为后续数学学习之路的顺利推进奠基。
  参考文献:
  [1]毕林霞.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思维定式[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24).
  [2]胡凌云.直面“负迁移”让概念教学更明晰——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03).
  [3]吴秀莹,靳涌韬.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有效化解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
  [4]吴根强.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巧妙应用[J].考试周刊.2018(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84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