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棉花种质资源黄萎病抗性剖秆鉴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棉花在我国农作物种植中属于一种产量较大的植物,棉花可用于衣物、棉被等的制作中,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在经过古人长时间的探索与发现之后,棉花可以用来取暖,制作衣物等,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大面积的棉花种植地区,形成了产业化的生产流程。在我国,棉花的种植地区主要集中于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华北平原、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然而,同所有的植物一样,棉花也会产生大量的病虫害,其中,黄萎病是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植物黄萎病是危害较为严重的维管束病害,其病原菌主要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和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为半知菌亚门、淡色孢科、轮枝菌属。本文针对棉花种质资源黄萎病抗性剖秆鉴定进行了探究,旨在帮助农户克服棉花的黄萎病,仅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种质资源;黄萎病;抗性;鉴定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415016
  收稿日期:2020-03-05
  作者简介:代帅(1987-),男,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棉花育种。
  1 棉花黄萎病发生概况
  黄萎病是威胁多种农作物生存的一种疾病,我国也已经发生多次黄萎病大规模爆发的灾害,对当地农业经济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各个大型种植棉花的地区都爆发了严重的黄萎病灾害,其中,新疆是爆发黄萎病最多的地区,也因为新疆是我国棉花产量最大的省。在2010—2012年的3a间,新疆地区先后爆发了数次黄萎病灾害,对各个病情爆发点采取了调查方法,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对比之后发现,爆发黄萎病的地区在种植棉花时存在一定的问题,种植规模单一,而且棉花没有进行抗病药物的种植,造成黄萎病大规模爆发时,棉花的抗病性差,损失也达到了最大。再者,棉花收获后会有大量的秸秆,这些秸秆必须经过焚烧处理后才能埋入地下。而经过调查发现,黄萎病数量灾害最多的地区,并没有对棉花秸秆进行焚烧处理,而是将其堆放在地里,棉花秸秆长时间的堆放,秸秆内部会发生溃烂,从而滋生大量的细菌,这也是棉花爆发黄萎病的原因。同时,经过调查发现,种植棉花的土地具有一定的年限,爆发黄萎病最多的地区,土地种植棉花的时间已经达到了40a之久,土地利用时间过长也是棉花爆发黄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2 黄萎病品种改良研究现状
  黄萎病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棉花的产量与质量,为了防治黄萎病,我国科研人员已经做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虽然目前我国并没有有效的生化措施,但是可以对棉花品种进行一定的改良,在爆发黄萎病时,可以将其中没有爆发黄萎病的棉花品种进行研究分析与培育,研究其中是否存在抗病因子,将这些抗病因子进行提取分析,过渡到患有黄萎病的棉花植株里,对其再次植入黄萎病,看其是否具有抗病性。同时,还要研究黄萎病爆发最多地区的气候,同时对多个地区的天然气候进行观察与取样,观察爆发黄萎病是否与天气的因素有关。目前,虽然种植抗病品种,但是在种植的过程中,种子的培育过程非常缓慢,很多植物在成熟之前就已经被黄萎病侵害。因而,对于棉花的黄萎病治疗过程,还应侧重于提升培育抗病品种的效率。
  3 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
  针对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展缓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在我国多种棉花种质资源中,虽然很多品种都已经培育了抗黄萎病的品种,但预防效果还是不够好。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展缓慢的原因有如下几种,缺乏高抗黄萎病的抗源。我国已经从多种棉花种类中提取了抗黄萎病的基因,但是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提高抗黄萎病基因的提取率,可以采用远缘杂交将野生棉、海岛棉及棉属近缘植物中的高抗黄萎病性状转育到陆地棉中。在多种棉花种类中提取多项抗病基因,经过筛选与对比之后选出抗病性能最强的基因。同时,也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对棉花种质进行培育,通过反复多次试验的进行最终筛选出抗黄萎病最佳的种质资源;育种方法单一。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来的育种方法只有几种,且效果并不强。为了提升棉花抗病育种的培育能力,必须研发出多种育种方法,通过复式杂交、修饰回交、混交—混选等育种体系,实现产量和抗病性的同步提高。育种方法太过单一是引起棉花黄萎病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育种方法的培育上,当地政府可以鼓励科技人员研发新的育种方法,不仅是棉花种质,也可以参考其它植物的育种方法,从抗病性强的植物中观察其育种方法,也可以将其应用在棉花种质资源的培育上,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后,看其是否具有抗病性;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遗传规律不明确。目前,已经确定黄萎病呈显性遗传基因,但是具体的基因转换过程与遗传过程并不是很清楚,只有发现黄萎病的遗传规律,才能根据遗传规律的特性具体制定抗病措施。科研人员可以将不同种类棉花抗病育种的基因进行筛选与排除,进一步确定黄萎病的遗传规律;抗病性鉴定不规范。在对棉花进行抗病性能的鉴定过程中,由于鉴定过程不规范,以及存在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棉花抗病育种的培育进程非常缓慢。目前,我國对黄萎病的检测技术还不够完善也是引起黄萎病爆发的原因之一,可以增设感病对照,该病指为相对抗效来划分品种抗病性类型,制定规范化的鉴定方法。只有在规范化的鉴定方法中,各个研究中心才能确定一致的鉴定方法,得出最终的检测结果。
  4 野生棉种质渐渗系的抗黄萎病鉴定与育种利用
  本文探究的棉花抗病育种是采用野生棉为基础的,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但是在不同地区同样品种的棉花在性能以及抗病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对野生棉花抗病的育种过程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为了研究野生棉的抗病育种的培育过程,应当对野生棉种类中存在的所有基因性能都进行一一排查与检验,揭示这批种质材料的抗菌范围,为其育种利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进行了多种实验之后,筛选出抗病性能最好的基因,对多个棉花品种进行抗病测试,最终选择出抗病性能最好的棉花品种,使其为根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棉花品种的培育。在培育出抗病性能最强的棉花育种后,还可以将此育种方法应用于多种棉花种类中,对多种棉花种类进行抗病性能的种子培育,同时在一种棉花种类中可以采取多项对比实验,最终选择出最适合棉花种类的育种,并在实验基地上进行大规模的培育与种植,种植出没有黄萎病的棉花种植区。
  5 小结
  棉花在我国农产品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年都为我国的经济效益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棉花已经在我国形成了大面积的种植区域,但是与其它农作物一样,威胁棉花种植的病虫害也很多,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黄萎病。新疆是我国种植棉花区域中最大的省份,但是近年来新疆等地的黄萎病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新疆种植棉花的种类非常多,且新疆极端气候的影响,导致棉花黄萎病的育种过程存在很多困难。为了保证棉花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保证棉花的产量与质量,应当培育出抗黄萎病的育种,本文针对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的过程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对棉花抗黄萎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升棉花整体的质量效果,对提升棉花产量与质量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雄明,孙君灵,周忠丽,等.棉花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现状及未来[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2,13(2):163-168.
  [2]孙君灵,王立如,贾银华,等.30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抗枯黄萎病鉴定与筛选[C].中国棉花学会年年会论文汇编.安阳:中国棉花杂志社,2014:95-96.
  [3]刘海洋,王伟,张仁福,等.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概况[J].植物保护,2015,41(3):138-142.
  [4]刘海洋,努尔孜亚,毕海燕,等.新疆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5):873-878.
  (责任编辑 周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2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