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昌 顾寅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体育运动在高校教育活动中的分量不断加强,并且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为此,我将要在本文中对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力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223-01
  1.前言
  当前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体育教学改革也在持续深入。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改革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把握体育教学和训练直接的关系,两者无法协调发展。很多体育教育工作者认为,开展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强壮的体魄,这样才可以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1]。
  2.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的差异性
  为了更加有效对一个问题进行解决,必须从其概念入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所谓运动训练是为了完成某个体育任务而开始的一种训练渠道,在教练的指导下,两者之间开展有效配合的一个过程。通过运动训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竞技水平,需要进行针对性训练、对抗、战术分析、技术讲解等多方面的措施。在当前学校中,体育教学是最为基本的课程,是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形式,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开设的训练渠道。
  3.两者之间的相互性
  体育教學和运动训练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的内容:(1)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关联。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主要体现在运动器材、训练场地和师资力量方面,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2)在特点上存在不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体育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会采用多方位的教学方法,运动具有广泛性和大众化的特点,运动训练的目的更加突出,就是针对运动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其一个最大的目的是帮助运动员有效提高成绩,或者在体育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运动训练的针对性会更强一些。
  4.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
  做好师资的保障工作。为了有效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就需要做好相关师资的建设,多引进一些高学历的体育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应该具有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相互结合的能力,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并具有一定的比赛经验。如果学校的条件允许,还可以直接聘请一些高水平的退役运动员作为教练,或者经常邀请一些现役的运动员来客串、讲座、指导,这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此外学校应该不断鼓励教师走出去,去高级别院校进行听讲学习,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水平和学历水平。
  不断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作为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应该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授课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习兴趣、自身素质等,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学生,让其崇尚健康阳光的体育教学理念,不盲目进行各种危险体育锻炼,不盲目跟从其他学生进行训练。此外,还应该根据当前热门运动、时令节气等,有效组织安排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体育运动学习的激情,并做好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工作,让学生自愿接受教师的安排,更加圆满完成各种教学活动。
  做好对教学手段的优化工作。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做好对教学手段的优化工作,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增加一些趣味教学环节,设计一些比较有难度的体育运动游戏,有效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让师生共同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此外,高效体育教学工作者应该充分对自身的作用进行认识,意识到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这样,高校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并积极满足这些需求,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和认同感,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还能让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
  5.结语
  时代的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应该认识到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完成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体育运动训练。
  参考文献:
  [1]袁义娟.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异同互补的研究[J].智库时代.2019(07):33-34.
  作者简介:
  黄昌(1997.3-),男,在读本科生,国家二级田径运动员,第十六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生运动会福建代表队队员,创立揽胜体育管理有限公司。
  顾寅(1998.8-),男,在读本科生,国家二级田径运动员。
  指导老师:林燕如(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4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