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师生对话的实施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魏学芳

  “对话式教学”最早由20世纪批判教育理论家保罗·佛莱雷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一书中提出。大数据时代“对话式教学”又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对话式教学应在师生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氛围中,基于双方思维碰撞、信息交流、心灵交汇,形成差异认知、互动生成、批判融合的状态,从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和发展。
  本期,我们探讨的主题是对话式教学的课堂形态及教学策略。
  师生对话是语文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对话应掌握平等原则。师生对话要找准切入点,采取适合的对话形式,使阅读教学真正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走向深入。那么,课堂上如何实施师生对话呢?
  一、深情导入,带领学生进入文本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极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放松心情,与教师真诚对话,为提高阅读效果奠定基础。
  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笔者深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迷人的地方。距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谁能从地图上(多媒体课件)找出西沙群岛?学生纷纷举手,笔者请一名学生上台指出西沙群岛所在的地理位置。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岛屿之一。这里的位置很重要,有祖国“南大门”之称。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西沙群岛旅游,你们愿意吗?那谁来说说你对西沙群岛的了解?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然后通过直观的课件,把“见都没有见过、想都想不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鱼”“颜色艳丽、形状奇特的珊瑚”“成百上千的海鸟”“懒洋洋的海参”以及“威武的大龙虾”等都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增强了美的感染力。学生在欣赏中同时初步体会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二、精心组织,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先和学生共同协商并确立对话规则,学生才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倾诉自己的心声,并在碰撞出思想火花的过程中学会专心地、尊重地聆听别人的发言,从而逐渐成为教、学民主的热情参与者与建设者,成为善于运用对话策略并具有平等意识的主动学习者。
  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笔者围绕“观海水”“探海底”“识海岛”三个环节组织对话,让学生深入了解西沙群岛的生态特点。首先,在“观海水”环节,笔者让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描写海水的句子——“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再谈谈自己的思考。有学生发现:从“五光十色”和“瑰丽无比”这两个词可以看出西沙群岛海水的美丽和奇特。有学生指出,平时我们看到的海水都是蓝色的,为什么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会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呢?笔者顺势将问题抛给了全班学生。没过多久,一个聪明的学生发现: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其次,在“探海底”环节,笔者让学生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想想作者介绍了哪些生物,用横线画出,然后向同桌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生物以及喜欢的原因。有学生说喜欢海参,因为海参很多,到处都是;有学生也喜欢海参,但原因是海参爬得很慢很慢,懒洋洋的,很可爱。有学生说喜欢珊瑚,因为珊瑚颜色很美,形状也很美,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有学生说喜欢大龙虾,因为大龙虾的样子很威武,划过来,划过去,威风极了。有学生说喜欢鱼,因为有的鱼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样子真逗人。在学生提到珊瑚时,教师适时补充了关于珊瑚的音视频和阅读拓展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珊瑚和珊瑚岛的知识。此后,再让学生说说对珊瑚的认识。当学生提到“头上长着一簇红缨的鱼”时,笔者让学生想象它像什么。有学生说“像一位美丽的公主”;有学生说“像一位威武的大将军”……笔者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入情入境地了解了西沙群岛所在海域海底的四种典型生物。最后,在“识海岛”环节,笔者让学生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把海岛上的“鸟多”写具体的。学生发现作者是从种类多、鸟蛋多、鸟粪多三方面来写鸟多的,并分别从文中找出依据:“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
  三、适时评价,明确思考方向
  对话教学要求教师努力去创造条件,在这些条件下,所有人都可以发言,而所有的看法都会被人聆听。只有这样,对话交谈才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才是真实的。作为教师,生活阅历、阅读能力、鉴赏水平及审美情趣远远高于学生,对学生的见解有一定的判断、辨析能力。而学生因主客观原因往往限制其解读视野和解读深度甚至歪解文本,教师都应予以正确引导,恰当地评价。
  比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笔者这样指导学生学习“关键语句”(也叫中心句)。
  第一步,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后想一想,“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句话是说西沙群岛的鸟怎么样?这个自然段里具体写鸟多的句子有哪些?按顺序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看看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鸟多的?划出关键语句。学生先个体学习,然后同桌交流。这里笔者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第二步,学生踊跃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认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句话是说西沙群岛的鸟很多。这个自然段里具体写鸟多的句子是第2、3、4句(即除了第1句)。表现鸟多的词语有“各种海鸟”“遍地鸟蛋”“厚厚的鸟粪”。个别学生对“鸟的天下”“各种海鸟”“遍地鸟蛋”“厚厚的鸟粪”有点混淆不清。笔者于是让学生自由讨论其中的区别。经过讨论,学生都清楚了:“鸟的天下”是笼统地说,“各种海鸟、 遍地鸟蛋、厚厚的鸟粪”,是具体地说。笔者继续追问:第2、3、4这三句话,围绕这个自然段哪句话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这三句话,围绕这个自然段的第1句话“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写的。
  第三步,小结:(以第5自然段为例说明)一个自然段讲一个中心意思。如果这个自然段里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中心意思的话,那么这句话就叫作“关键语句”。在阅读时,读者可以借助关键语句来理解这段话的意思;习作时,作者可以利用关键语句来写一段话。
  第四步:除了第5自然段有关键语句,这篇课文其他自然段有没有呢?教师出示任务:默读第2、3、4自然段,根据梳理课文条理的结果想一想,它们有没有关键语句?如果有,用横线画出来,看看其他句子怎样围绕关键语句写的;如果没有,你能写出来吗?学生或画或补。(第2自然段:“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第3自然段没有关键语句;但可以在段首补上“西沙群岛海底景象真奇丽!”或者在这个自然段后补上,“西沙群岛海底景象多奇丽啊!”第4自然段:“西沙群岛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第五步,总结关键语句有时会在一段话的开头,比如第2第5自然段;有时会在一段话的末尾,例如第3自然段。由于关键语句概括了这段话的意思,读者可以利用它理解或概括一段话的意思。
  四、拓展延伸,引发深度思考
  学生的视野越宽,对于文本理解的能力就越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话,更应引导学生课后多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拓宽视野,积淀情感。
  学生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导游编写西沙群岛的导游词,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点。学生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当小导游分别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点。可以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写话。有的学生说:“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们有的打球,有的跳绳,有的做游戏……大家玩得很开心。”有的学生说:“公园里的花,有的是红色,有的是白色,有的是紫色……五彩缤纷,美丽极了。”还有的学生说:“猴山上的猴子真多!它们有的荡秋千,有的吃香蕉,有的做游戏……”学生的思路拓展开了,小手举得高高的,情绪高涨,个个急于展示自己。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海水”这段的构段方式,即先总后分,围绕“秋天來了,果园里一片丰收的景象”来把这段话写完整,写具体,进行小练笔。由于有了上面的基础,有学生一下子写了一大段:“秋天来了,果园里一片丰收的景象。苹果笑红了脸;橘子一大串一大串挂满枝头;葡萄五光十色,像珍珠,像玛瑙……”最后教师还还可以让学生拿出彩笔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西沙群岛的景物。通过一系列的拓展延伸,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更深刻、更全面。
  (作者单位:鄂州市葛店开发区大湾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65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