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核心素养培育是目前各个阶段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历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上述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引导学生对高中历史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2-0032-02
  引 言
  教育部所颁发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見》中明确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以此促进学生提高素质。
  一、运用联系发展模式培养学生的唯物历史观
  唯物历史观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高中历史事件及其发展状态进行学习,学生从实践出发,能够了解物质决定意识的本质规律,并通过联系发展的方式对历史事件的发展状态进行重新分析,能够促进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实际规律。因此,通过对历史事件及其发展实施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中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实际联系,进而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及其发展产生更为深刻、科学与正确的认知。除此之外,人类社会发展通过历史唯物主义予以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刻的剖析,可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缘由,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生产方式、交换方式转变所产生的阶级博弈所致。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能够深度认识历史事件与规律,还对社会学形成初步的认知,是培育其历史核心素养的关键措施。
  例如,在进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专题中“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学时,学生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态势的理解有所不足,部分学生难以正确认知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因此,教师需完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联系发展模式开展课堂指导教学,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历史观。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全面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态,并分析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尤其重点对当时中国的生产力、社会阶层等进行分析,试图指导学生通过实际状态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外国资本主义、国内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进而最终造成当时国民政府恶性的通货膨胀现象。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在斗争中谋求发展,积极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但受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故造成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失败。教师通过利用具体历史状态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当时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客观的历史规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唯物历史观[1]。
  二、运用时空坐标模式培养学生的时空历史观
  时空历史观是指教师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感知利用时空坐标,帮助学生将相关历史知识进行有效串联,进而将时间与空间进行完全融合,对分析、掌握历史规律,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起到了显著作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期间,教师需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通过利用时空坐标,将教学内容、历史事件进行有效的整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与探究历史的基本能力,这是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措施。首先,培养学生梳理历史时间顺序的技能。在教学期间,教师对各项历史知识予以年代尺、时间轴作为教学流程,通过对历史年代不同事件进行排序,深层次地对高中历史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予以挖掘,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中西历史知识体系。其次,教师可通过历史重大事件年表,围绕同一个时期不同主题的事件进行年代排序,针对不同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从而驱动学生掌握梳理历史时序的技能。最后,利用历史地图进行有效阅读。历史地图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反映了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及其变化。它能够将难以表达的含义转为直观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下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并探讨其地域差异性,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地图,客观分析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演进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与空间表述技能。
  例如,在教学“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中“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内容时,“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是西方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一专题,学生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有明晰的了解。但是,本课主要是对当时罗斯福新政与经济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课程具有一定的无序性,导致学生学习存在一定困难,造成学生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与把握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可通过时空坐标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时空坐标能够明确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项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从时间上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有清晰明了的认知,并从空间方面通过历史地图予以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新变化的内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时空观念。
  三、运用教学活动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证能力
  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具有极高的要求,学生的历史实证能力十分重要。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规划,以便于帮助学生形成符合自身认知水平与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自主地进行历史实证学习,是帮助其形成历史实证能力的有效措施[2]。
  例如,在教学“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内容时,在这一专题中,传统教学方式过于注重对各项事件意义的介绍,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观与历史素养,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针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师在专题讲解时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教师还可通过课题研究、新媒体教学、小组教学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和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还可通过翻转课堂,先对学生进行课前引导,以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自由探讨,使其查找并运用史料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研究成果汇报,了解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相关研究的进程,对学生研究的内容及努力进行肯定,并指出其中的不足。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相关知识,也能锻炼学生的史料查找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培育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探寻历史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多种教学活动、学习任务中获得历史知识,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发展。
  [参考文献]
  杨彩云.核心素养培养与高中历史教学[J].文教资料,2019(22):213-214.
  黄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9(29):18-19.
  作者简介:陈斯稳(1977.8—),男,江苏阜宁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7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