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成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大数据的出现为高校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阐述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策略,以期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高校教学管理提出的要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教学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扩招成为高校发展的普遍现象,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变得繁重而复杂,这无疑给高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高校教育管理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以往高校教学管理的状态。大数据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加快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大大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与运转效率,符合当今时代高校教学管理发展的需求。立足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教学信息化管理,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1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充足。很多高校对信息化管理缺乏充足的认识,从思想与心理上不够重视,未将信息化管理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导致在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缺少对信息技术设备的资金投入,使得教学信息化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的阻碍。
  (2)教学信息化管理团队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不足或没有及时更新,对信息化管理方式的接受能力不强,没有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方法,缺乏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使得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很难有突破。
  (3)缺少完善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当前的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工作没有完备的运行机制,导致无法在信息时代环境下正常地运作。
  2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策略探讨
  2.1树立与强化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理念
  高校要加强对教学信息化管理的重视,树立与合理利用教学信息化管理理念,为教学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应明晰大数据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使大数据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高校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分析教学数据,能够探索挖掘出教与学、管理与评估的规律,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管理,并为高校教育提供决策支持。处于信息化时代,高校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控制教学各个环节,并透过结构化数据及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全方位地归纳与总结教学管理信息数据。
  2.2建立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的优秀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及效果有直接影响。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聘请知名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使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加深对信息化管理的理解,扩充信息技术知识储备量,提高应用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技能水平,建立全新的教学管理工作模式,并帮助教师在大数据时代形势下形成终身学习的价值观念。高校也要对教师招聘进行严格把关,将信息技术水平列入高校教师岗位的考核内容中。此外,高校还要注重培养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带头作用。
  2.3完善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要增强师生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认知,向他们传授信息技术,提升他们的信息主体意识与信息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为完善教学信息化管理机制,高校需积极搭建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健全教学信息化管理制度,细致划分职能部门,对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加以明确,促进各部门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沟通。高校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梳理、加工与运用教学管理信息,并加强对各任务环节实施效果的监督,有利于信息数据的有效传递与共享,进而使高校与各院系维持良好的联络,能针对现实的教学信息化管理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自上而下地推动教学信息化管理能顺畅、有序地运行。
  2.4优化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评估系统
  高校通过建立教学信息化管理评估系统,能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估的紧密结合。这一评估系统能展现各类信息数据的存储、分析与处理等情况,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成效进行准确的评估,从而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教师对自身教学管理行为的反思,改进教师的教学管理方式。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使高校教师随时跟踪、捕捉学生个人的信息数据及微观行为,了解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個性化学习需求,采取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措施,从而从整体上促进教学管理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寒冰.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大数据及其应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24(06):8-12+147.
  [2] 李杰,常刚,刘晓.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0):215-216.
  [3] 王胜利,朱晓平.大数据驱动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7,4(33):279-2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5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