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区教育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艳丽 高文智 李丽 王倩颖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后续能力不足问题是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障碍。基于我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农村地区这一特定情况,利用社区教育在培养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特定优势,提出在社区教育中应加强教育主体的协同化、受教育农民主体的多元化、教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育理念的产业化等相关措施。
  【关键词】社区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20)05-0047-04
  【收稿日期】2019-11-0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16D106;绥化学院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为2017-XKYYWF-013;黑龙江省经济社会重点课题,项目编号为18220;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为KYYWF10236180216;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项目编号为19JYE261
  【作者简介】杨艳丽(1978—),女,黑龙江宾县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休闲农业;高文智(1979—),男,河北沧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项目规划与开发;李丽(1979—),女,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王倩颖(1981—),女,黑龙江绥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
  一、社区教育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契合点(一)社区教育的内涵
  针对“社区教育”,邵晓枫(2015)强调社区教育的本质,即居民自主参与的教育社会一体化。[1]唐羚(2019)指出社区教育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社区居民的人文素质、生存技能和生活质量。[2]官华(2018)从反向的角度强调社区教育是开展非营利、非学历、非认证的教育活动和过程。[3]周燕(2015)从地域的角度从类型上将社区教育划分成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4]李想等(2009)指出农村社区教育本质上就是社区教育在农村社区的具体实践。[5]综合来看,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提高社区居民自身素质、生产技能及生活品质为目的所进行的有组织的教育形式。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传承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著人类社会的文明,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应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应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应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提出《遴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建议和意见》,表达了对非遗传承人的重视力度。2019年,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同年,文化和旅游部制定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提出:“提高传承能力的前提是扩大传承队伍。曲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指导保护单位制定年度传承人才培养计划,定期招收学员,组织授徒传艺,不断壮大青年传承队伍。支持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切实履行传承义务,培养后继人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同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三)社区教育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中的客观优势
  法国哲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认为,众多的文化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来源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信仰的关系之中。[6]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的自然内化而形成本民族的集体意识,外化为艺术形式的结果,独特的地域性特征是其恒久生命力的基础。在传承的过程中多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师徒制传承,或以亲属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式传承,一般很少能在学校以学科专业建设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大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素质的低下或学习人数的不足。社区教育作为一种灵活化、低廉化、实效性的教育形式,恰恰能作为学历教育的补充。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具有灵活学习时间和较低进入门槛的社区教育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这一教育形式可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培养。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地很多都在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以黑龙江省为例,截止到2017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人(如表1所示),绝大多数来源于农村地区,这些代表性传承人基本是当地的农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开展社区教育,培育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非常重要。
  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以望奎皮影为例(一)望奎皮影概述
  望奎是黑龙江省典型的农业县,望奎皮影戏是黑龙江省江北派代表,是中国皮影序列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2008年《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的名录中,望奎皮影戏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望奎皮影戏也作为中国皮影戏的一部分于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望奎皮影戏已有近150年的历史,是集弹、唱、拿影、雕刻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戏曲艺术,形成了独有的精美雕刻工艺、灵活操纵技巧和独特唱腔风格。[7]1958年,经国家有关部门专家鉴定,确定望奎皮影演唱风格为“江北派”,望奎皮影辉煌时戏本大套的连台戏多达180余部。但近年来,望奎县只有一个剧团能够正常演出,皮影剧团数量急剧下降,望奎皮影戏第四代传人谷宝珍已经年过七旬,并且仅有的8名老艺人中会雕刻影人的老艺人只有2人,皮影队伍不断老化,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窘迫困境。望奎皮影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具有衰竭和失传的危险。   (二)望奎皮影戏演艺传承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 传统的技艺传承导致望奎皮影演艺传承人的缺失
  望奎皮影演艺经历了四代传承,现在的传承人谷宝珍是皮影戏“江北派”创始人之一,也是望奎县“两合水”皮影戏第四代传人,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望奎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她在皮影演艺的过程中以“此地影”为基础,同时不断吸收其他地区的戏曲(如京剧、评剧)中的部分演唱风格,又将一些老艺人的表演和演唱技巧融进自己的演唱艺术之中,为形成“两合水”风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望奎皮影戏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但在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也蕴含着一些传统的、落后的思想,如传承方式是家族传承,即由上一代皮影艺人传承给家族的下一代。皮影的制作技术传男不传女、皮影戏的表演不对外公开教学、只传给本家等传承方式限制了皮影演艺艺术的传播和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冲击,这种传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无法有效地传承,演艺人才逐渐减少、剧目演出逐渐散失、观众逐渐减少,皮影戏的传承人才不足。
  2 演艺人员的文化层次导致皮影影卷整理人才的缺失
  在传统的江北派望奎皮影中,绝大多数是戏本大套的连台戏,单卷影极少。根据调查,望奎皮影在传承过程中,影卷分别由原来的180余部和影人的22箱,分别减少到现在仅存的40多部和1箱。影卷是皮影艺人演唱的必备依据,但一方面受到当时抄写人文化水平以及经济水平的影响,不会把关于皮影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望奎皮影的传承又注重“言传身教”,因此所保留的文字资料越来越少。在唱腔传承方面,很多皮影老艺人并不是专业出身,不懂音乐知识和乐谱,音乐乐谱无法被有效记录,这更使得望奎皮影唱腔的传承难上加难,具有当地特色的唱腔逐渐失传。
  3 技艺的难度导致皮影制作以及表演人才的缺失
  望奎皮影制作工艺繁复,制造过程包括制皮、绘图、雕镂、上色、晾干等一系列步骤,缺乏相关的制作技巧很容易导致皮影制作失败。正规传统的皮影需要匠人的手工工艺,无法批量制作,皮影制作技术的难度及用量的稀少导致这一手工制作技艺无法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皮影演艺的表演艺术也需要专业技巧,在影人表演过程中,演奏者或是单人,或是两人,每位皮影戏演员不仅要在同一台上操控多个皮影人,同时要给所表演的角色进行配音,实现操控影人与说唱同步进行,这就对皮影艺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技艺不仅需要针对性专业指导,同时也需要表演艺人不断地学习训练才能达到演出要求。目前,会雕镂影人的两人均已年近古稀,真正因热爱皮影来学习这门传统艺术的人才也越来越少,后继人才不足。
  4 传承重视度不足导致产业化运作人才缺失
  由于受到现代影视、互联网娱乐及其他文化元素的强烈冲击,望奎皮影戏演艺在发展中缺乏创新,且与其他关联产业没有形成有效联合,依然遵循独立发展轨迹,停留在听影腔、看皮影的传统化阶段,皮影戏产业化发展程度不足,产业链条过短。在产业运作方面,一方面缺乏产业化运作人才,没有相关人才将皮影文化与旅游业有效融合,进行推广等方面的运作,另一方面,皮影营销人才缺乏。目前,望奎皮影的表演只是停留在望奎县政府建立的表演大厅,缺乏向旅行社、学校及其他方面的有效推广,也没有采用现代先进的传播技术,表演场次的减少也导致望奎皮影演艺人才不足。
  三、社区教育中培养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措施(一)以政府为主导,形成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化
  1 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見》指出,“加强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劳动就业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力,当前,在我国对非遗传承保护的全面推进下,政府做出相应的措施是应有之义。首先,要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认可和保护。确保代表性传承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获取自我延续的能力,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康长久的发展。其次,应制定传承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传承人群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创作能力,组织师徒传艺,通过定期招收及培养有意愿学员的方式,不断壮大青年传承队伍,并为他们建立档案、颁发证书,鼓励符合条件、技艺精湛的青年传承人进入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最后,应加强调查,挖掘散失于民间的相关艺人。
  2 扩大相关主体的参与力度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应加强多主体的参与力量。首先,以社区中心为依托开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才的培训。依托社区设立的文化馆、博物馆,设立专门的非遗文化传习所,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现代扫盲教育、闲暇情趣教育、老年教育以及残疾人教育的方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8]如望奎县建立皮影戏演出小剧场以及皮影戏传习所,为皮影爱好者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其次,整合学校的力量,使学校的师资、设施为社区民众服务。最后,吸纳个人、企业的力量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传承。发挥已认定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作用,支持其设立工作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及普及。
  (二)以农村为基点,形成受教育主体及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1 提高农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受众的普及性
  非物质文化一般都是依据于地域的特色资源,如鱼皮画、剪纸、农民画、粗陶泥塑、民族服饰等等,这些文化都是来自于当地农民耳熟能详的资源进行的创作,农民易于接受和学习。对农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培养的社区教育应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以农村社区居民为根本,坚持需求导向,寻求特色发展,依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农村老人培训、农村留守妇女培训、农村残疾人培训等相关服务,从而实现农村社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受教育主体多元化。
  2 坚持农村非物质文化传承社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教育主体参与方式的不同,农村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教育形式也应该多样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蕴含着一些相对落后的思想,如传承方式是家族传承,家族传承是建立在上一代人自愿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下一代,而下一代人对皮影戏有深厚的情感的基础上的。另一种传承要求是许多制作技术传男不传女。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冲击,青年人的选择逐渐多元化,这种传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无法有效地传承。因此,应适应社会需求,创新教育方式,丰富学习方式和方法,通过组织课堂学习、参观交流技艺比赛和学习培训等方式,增加农民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途径。   (三)以市场为目标,形成教育理念的产业化
  1 以产业化运作方式增加传承人的经济收益
  社区教育的本质就是致力于提升社区民众生活质量及综合素质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层面,应将文化与经济利益相融合,通过文化创意与文化遗产的融合,将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生动、丰富地呈现给消费者,进行产业化运作,提升文化遗产的情感及多重消费价值,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附加值,延伸文化遗产产业链,塑造文化品牌形象,从而使得农民能够从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中获取利益共享,由此增加农民的收入,丰富乡村文化,形成乡村的地域经济文化特色。
  2 以创新精神为理念提高传承人的职业能力
  深入挖掘和培养产业化运作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必由路径。首先,加强农村非遗创作人才的培养,根据现实发展需要,创作体现时代精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产品及创作技能。其次,加强农村非遗文化产业新能人的培养,利用农村电商平台,对外销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成品,获取经济效益。最后,培养农村产业推广人才,利用现代手段,与电视台、广播电台、互联网直播平台等开展合作,加强对外传播;迎合旅游者文化旅游的需要,与旅行社合作,形成旅游+模式,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以特色旅游产品形式推广给旅游者;与学校合作,走进校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在传播中争取获得广泛的社会重视,由此提高农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使得非遗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邵晓枫.社区教育究竟是什么:对社区教育本质的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15(36).
  [2]唐羚,等.终身职业能力视域下的农业转移人口社区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19(4).
  [3]官华.社区教育定义新探[J].成人教育,2018(3).
  [4]周燕.农村社区教育问题研究:以江门市农村社区为例[J].农业经济,2015(8).
  [5]李想.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J].商,2009(11).
  [6]黄永林,纪明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
  [7]由婧涵,高文利,等.望奎皮影戏的新媒体传播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1).
  [8]申丽辉.论社区成人教育及其实施途径[J].成人教育,2009(4).
  Community Education Path of Inheritors of Rur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ANG Yan-li, GAO Wen-zhi, LI Li, WANG Qian-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152061, China)
  【Abstract】The lack of follow-up ability of inheritor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main obstacle to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a. Based on the specific situation that man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China originate from rural areas,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the specific advantage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cultivating inheritors of rur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puts forward that in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subject,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educated farmer subject,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form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ideas.
  【Key words】community educa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
  (編辑/乔瑞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4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