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进生活,构建高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婕

  摘要:卢梭说过:“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可见,构建具有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对高效数学课堂的实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新时期下的小学数学应该从生活入手,应该通过生活素材的挖掘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进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将以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作为撰文的突破口,结合笔者多年实践教学经验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广大教育同仁有所帮助,如有不实欢迎指正交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教学
  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家长的依赖性很高,很多知识都需要家长进行一定的口语转化进行学习,面对枯燥无味且抽象的小学数学知识一时间内很难做到快速理解,活效运用。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基层数学教师的我们一旦日常教学方法不当很容易抵消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掌握、运用数学知识呢?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成分,让学生们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所谓的生活情境教学法就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进而使得生活经验数学化,将数学知识紧密地与日常生活結合起来,充分体现出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教学方法,以下是笔者的简要分析的实践探究。
  一、知识导学生活化
  传统的数学知识导学都是通过一些习题进行课堂教学的“承上启下”,但是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一年级学生,这种“承上”是不存在,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做的是知识的引导,让学生们将数学知识进行直观认知,在这种认知中还需要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那么如何做好这点呢?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将数学知识的导学进行生活化处理,让学生们对知识的认知变成对生活的认知,举出的实例和他们的生活契合从而让他们拥有一种“熟悉感”,在这种熟悉感的带动下帮助他们对于陌生的知识快速理解。
  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学方式,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知识的思考能力与探索能力,为创建生活情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提供了帮助。
  二、课堂实例生活化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达到“学以致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思考。
  例如:在教学《加与减(二)》一节时,笔者向学生们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一辆行驶中的公交车,最开始有一位乘客,遇到一个站牌上来了两位乘客,又遇到一个站牌下去了一位乘客上来了一位乘客,再遇到一个站牌下去了两位乘客,问现在公交车上有几位乘客?学生们一听是公交车,他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便纷纷开始了计算,有位学生将计算步骤列了出来:1+2-1+1-2=1,他告诉笔者还剩下一位乘客。笔者夸奖了他的聪明和细心。在进行本题计算时学生们所表现出的“游刃有余”让笔者十分欣慰。
  通过这样的课堂实例生活化,在有效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后,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更好的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的做到知识的“学以致用”。
  三、知识巩固生活化
  课后习题是教师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方法,也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的有效途径。而且,习题训练又是数学学习枯燥感的集中体现,生活化的习题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和熟悉。所以,作为教师,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应该结合生活,将课后习题生活化,对学生的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生活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具有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掌握知识。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在教授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数学知识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变,让学生们在知识接受初期就爱上学数学、乐于学数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可以帮助学生们在获得知识学习的同时得到一定的生活技能,利于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一举多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余六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探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08).
  [2]莫笛.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7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