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风险管理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经济快速发展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金融行業的重要参与主体,商业银行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商业银行进一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内部控制来增强对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对此,本文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进行探讨,在分析内部控制涵义及其重要性的前提下,重点探究了优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增强风险管理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举措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涵义
  1.含义
  内部控制是通过内部管理的方式来对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内部因素、条件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企业治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内部控制是建立在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的,根据相关制度法规来开展内部管理,并找出内部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
  2.要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包含的要素较多,包括内控机制、内控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建设等内容。其中内控环境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因素,主要指银行为员工所构建的工作环境,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等内容,内控环境的好坏会影响到内控机制作用的发挥,关系着商业银行内控效率;风险管理也是内部控制核心要素,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预防、防控等内容,风险管理在内控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银行经营安全性、稳定性的主导因素;此外,信息共享、反馈也是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关系着企业内部沟通交流的效率,影响银行的整体经营效率,而且信息反馈也是商业银行监督管理的组成因素,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
  3.原则
  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必须遵循基本的内部控制原则,确保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实现风险的有效管控。全面性、审慎性、有效性、独立性是内部控制实施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全面性是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具有全面性,需要融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整个环节当中,同时要求所有员工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过程中,积极履行内控机制的要求;审慎性是指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当中,为了避免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产生的危害,需要遵循谨慎原则,要在业务办理中规范、谨慎;有效性是指要发挥内部控制的效率,保障内部控制的权威性、时效性;独立性是指内部控制要设立单独的部门,同时部门要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内部控制过程中不受其他部门的影响和干扰,能够发挥内部审计、内部管理的独立性。
  二、基于风险管理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抵御经营风险的主要举措。商业银行主要以货币经营管理为主,容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只有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增强内部风险防范力度,才能提升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内部控制是银行实现内部管理的重要举措,通过内部控制能够实现银行经营的规范化,有效预防风险发生。同时,内部控制专业性较强,尤其是在操作风险方面可以实现有效防范和监控,一旦企业内部控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就会大幅提升。此外,内部控制本身就是对企业的一种风险管理,通过内部机制的落实来规范各项工作的实施,确保银行工作得以顺利实现。例如,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内容,通过内部审计银行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把控财务风险,并根据风险提示制定应对措施,实现风险的有效防范,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2.实现商业银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内部控制的作用下,商业银行能够对内部经营管理活动的现状进行有效把控,并了解银行资源的使用状况,尤其是通过财务管理来对各部门资源耗费情况以及部门经营效益进行评估,如果发现部门成本过大或者超出预算,就要采取对应的控制措施,以此降低部门成本,提高部门经营效率。在内部控制的作用下,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实现对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商业银行资源利用率,确保商业银行利润的最大化。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银行通过内部控制可以认识到自身面临的风险与威胁,并通过内部控制的优化来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营造安全的经营环境
  对于企业而言,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仅面临着内部治理的问题,而且面临着各种外部竞争压力,但从根本来看,内部治理是决定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对此企业必须通过内部治理水平的提升来增强自身实力。内控机制是内部治理的核心,也是提升内部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当企业内部机制完善并得以有效发挥时,企业就会营造一个高效的内部环境,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坚实保障,增强企业内部竞争力,推动企业经营管理的长远发展。
  三、风险管理模式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优化的主要举措
  1.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
  第一,对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予以完善,确定责任,明确管理职责。首先,商业银行要明确内部组织机构的具体职责,落实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的责任和权限。比如董事会必须要承担风险体系构建以及内部控制的战略规划职责,确保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性。其次,商业银行规模相对较大,拥有众多分行,必须要对分行的职责、权限予以明确,实现权力的约束与制衡,通过健全完善的内部机制来发挥分行管理层的自觉能动性。
  第二,实现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文化氛围的构建。商业银行通过内部宣传、培训等方式来加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文化氛围的构建,通过良好的氛围让内部员工树立起风险管理意识,增强内部管理力度,还可以将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真正引起员工的重视力度。
  2.完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优化考核机制。考核机制最能够激发员工自觉能动性,考核机制是否健全完善也关系着最终的考核效果。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可以将风险管理纳入到内部控制当中,并通过内部控制考核机制的完善来增强员工风险管理能力。银行可以将考核分为业绩考核和内控考核两部分,业绩考核主要考察员工的工作绩效,内控考核主要考核员工的风险控制能力。   其次,优化内部监管机制。内部监管是提升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风险的主要途径。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要注重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确保通过审计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以此实现经营风险的有效预防。银行可以将审计部门进行独立,并直接向董事会负责,此外,要注重审计结果,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进行解决。
  再次,完善内控评估机制。自我评估是发现风险、找出问题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银行内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企业要根据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公布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企业要将自我评估纳入日常工作当中。
  3.加快内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网络信息时代,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业务量较大,业务类型不断增多,必须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提高数据处理率,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效率。对此,商业银行需要加快内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内部控制效率。首先,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确立业务标准,明确业务规范,实现业务的自动化、规范化处理;其次,商业银行要将风险管理纳入到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中,并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通过智能化信息系统来实现风险的有效监管。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分析,为银行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降低经营风险。
  4.严格保障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落实
  首先,确保绩效评估制度、考核制度、权责制度等机制的有效落实;其次,发挥监督管理、内部审计、考核激励等问责机制的作用,通过硬性要求来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落实。此外,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也会与之改变,对此,商业银行必须及时了解市场风险,把握市场变化,并通過内部机制的完善来实现风险的有效管理。
  结语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主体,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因素,所以必须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健全完善来实现风险的有效管理,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制度体系完善、信息化建设、内控环境营造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希望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光权.基于风险管理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J].管理创新,2017904):34-37.
  [2]余中富.从浦发银行案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内部控制,2018(07):72-76.
  [3]张同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风险防范促进效应实证研究[J].湖南财经经济学院学报,2017(12):30-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46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