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职院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科研投入与产出是科研活动效果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内相关高职院校科研数据比较,分析了江苏省高职院校科研投入和产出现状,并对其综合评价,提出解决高职院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瓶颈的具体对策,为高职院校相关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和科研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投入;科研产出;评价;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财政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财政拨款逐年提高,为高职院校科研活动投入了大量经费和人力,高职院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的绩效评价是一项重要管理工作,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由于起步时间较晚、投入经费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暴露了多项问题,因此关于科研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变得尤为急迫。科研绩效评价是对科研资源消耗与科研產出成果的评价。科研投入是高职院校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的经费投入,而科研产出是高职院校在论文、立项课题、专利等显性成果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隐性成果,本文根据《高等学校科技资料统计汇编》中提及的江苏省内高校,选择从2013-2017年在汇编中一直都有数据的高校统计,选取江苏省参加科研统计高校、江苏省各年研究与开发经费收入、江苏省各地方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数和课题数、江苏省各高校科技经费投入与科研产出等指标,对上述科研投入产出指标分析,评价学校科研效率和科研质量。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张翠玲等(2011)认为高职院校依托凝聚内部科研力量和增强“校企政行”四方联动机制,形成以科研绩效为中心的“投入产出”研发体系。王晓华(2016)认为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科研活动效果的重要标准。通过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投入产出指标的分析及与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科研相关数据的比较,探析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指标的构成,提出对策建议。王希(2016)认为江苏省高职院校科研绩效水平差距较大,高职院校科研产出水平不均衡,对江苏省内高职院校科研绩效做出具体排名,依据投影定理分析出各高职院校具体努力方向。赵小峰(2018)梳理涉农高等职业院校“投入—产出”理论,运用数据包络理论与因子分析模型,构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投入—产出”办学效率评价体系,对涉农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综合以上国内学者对高职院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于江苏高职院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方法和手段还不够丰富,缺乏系统性分析,本文以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资料统计汇编》中提及的江苏省内高职院校为样本,对比各年度数据和各个高职院校数据,对江苏省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做出综合评价,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机构、高职院校管理和科研人员提供借鉴。
三、江苏高职院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现状
江苏省教育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教育产出、教育投入和高等学校数量上都有大幅度增长。江苏省2017年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621.4亿元,其中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2003.7亿元,比2016年增加8.7%。在高等教育方面,江苏省高等学校数量从1995年的67所增长到2017年的136所,截至2018年12月江苏高职高专院校共计89所,居全国第一,不包括多年未招生或暂停办学的高职院校。参与科技统计的高校数量也从2013年的89所扩展到2017年的136所。根据《高等学校科技资料统计汇编》中提及的江苏省内高校,选择2013-2017年在汇编中一直都有数据的18家高职院校统计,如下表1所示。
在江苏省内18家高职院校科技课题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与之对应的课题数也逐年在增加。2017年当年江苏省内18家高职院校具有高级职称研究与发展人数为481人,比上年增加了14.52%;2017年江苏省内18家高职院校课题投入人数644人,比上年增加了8.42%;2017年江苏省内18家高职院校课题数达到1344项,比上年增加了14.19%;2017年当年江苏省内高职院校科技课题经费投入29519万元,比上年下降了58.26%(如表2、表3所示)。
四、江苏高职院校科研投入与产出评价
1.高职院校科研分类管理不明确
各个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教师的能力、工作的范围等实行区别化管理。高职院校对教师应该实施分类管理,可以根据教师所属学科专业、承担职责等实行区别化管理。因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高校对教师岗位要求不同,应该区别对待,实行分类管理。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将教师划分为教学型、科研型、管理型等。教师科研产出不同说明教师在科研兴趣、教学、科研能力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各有差异。对高职院校教师实行分类管理有助于人力资源优化,更容易出高质量成果,是高校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必然趋势,因此高校教师科研产出实行分类管理十分有必要。
2.科研经费投入不够
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虽然近年来财政拨款逐年增加,但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投入还不够,以至于调动不起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积极性,有些高校即使教师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对其奖励力度不够,科研经费审计力度不强,对于不同科研成果鉴定仍不科学,科研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3.教师内在动机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科研产出与教师内在的动机没有必然关系,科研产出和实践方面差异能够反映高职教师的职业、职称压力和学校的制度要求,是教师科研产出的主要内在动力。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兴趣是教学工作,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注重科研工作,科研产出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对教师年终绩效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指标。因此,科研产出已经成为各大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评价指标。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为了在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厅级项目上和数量上有更大突破,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同时对于取得的成果给予奖励,激励教师全身心搞入科研工作。虽然外部的激励机制有了一定成效,但更重要在于激发和提升教师自身的内在科研动机。 4.科研成果质量不高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产出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弄虚作假。少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为了职称评定需要尽快获得成果,在科学研究中急功近利,存在捏造、抄袭搭伙等不良现象,科研产出成果没有任何价值,形成了不良的科学研究风气;第二,缺乏创新。不少教师由于不愿意静下心来搞研究,利用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二次研究,研究的创新价值不高;第三,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转化率是判定科研成果的社会应用价值的重要指标。然而大多数科研产出脱离社会经济,不能产生社会经济效益,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高校教师科研产出成果的转化率普遍不高。
五、解决高职院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瓶颈的具体对策
1.明确高职院校科研定位
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活动与普通高校教师有所不同,要兼顾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立脚点放在“类别方向”,而非“水平高低”,强调“错位发展”,主要服务于区域地方经济,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质量等实际应用问题,科研工作的着力点并非是基础前沿、高尖端型的研究。高职院校教师在申报项目课题、发表学术论文、申报专利的同时,不应该忽视与政行企校各方面合作,注重行业企业技术研究及咨询、检验检测、节能环保、软件与信息技术、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
2.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规模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办学沿革和办学方向而言没有可比性,但也不能简单认为高职院校不要重视科研工作,而是要逐渐加大科研投入,结合高职院校重点科研项目有的放矢,对标省内排名靠前的其他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状况和实际能力,强调科研投入与科研产出效益,有计划地增加投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方面要对经费保障和分配机制创新改革,优化配置科研人力资源,体现学校内涵建设的激励作用,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主管部门对学校科研项目的监管,对于全额拨款的高职院校,主管部门指导科研收入与科研支出经费纳入学校预算管理,高职院校日常财务工作审计重点放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
3.融合政行企校各方力量
高职院校拥有政行企校等资源,其师资都是“双师型”教师,因此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应该区别于普通高校,强调科研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才能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也能体现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中的技术应用和创新作用。通过政行企校紧密合作,使高职院校产学研更加深入融合,形成中小企业研发技术中心和创新创业中心,实现软硬件资源共享,建立区域性应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同时也激励老师借助于公共服务平台与相关领域研究所衔接合作,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纽带。
4.促进科研成果由量变到质变
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要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由于教师专业背景、科研类型和实验室地点等不同因素影响,科研成果形式也不一样,其投入与产出也不一样,所以评价标准也不一样。既要评价科研投入,也要评价科研产出;科研产出不仅看产出数量,更要评看产出质量;成果形式既要看结题、论文、专利等,也要看研究报告、政府采纳的咨询政策建议等,同时更注重成果转化率和对社会产生的经济效益,其成果转让都要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鼓励创新设计、鼓励合作和资源共享来发展规模经济,促进科技成果交易,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江苏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地提升科研工作内涵,深化科研规划,加强科研工作顶层设计,强化需求引导,把握主攻方向,才能產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翠玲等.高职院校科研“投入产出”的关系链问题分析[J].职业时空,2011(02)
[2]王晓华.高职院校科研投入产出及效率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17)
[3]王希.江苏省高职院校科研绩效研究[D].南京:江苏大学,2016.
[4]赵小峰.涉农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5]杨军等.浅析高等学校科研投入与产出[J].科技管理研究,2013(16)
[6]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李正伟(1979- ),男,江苏省苏州人,副教授,注册纳税筹划师,研究方向:财务分析、资产评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4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