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第二学段感受语言、积累语言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最近,笔者在几次不同层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听了近十节《父亲、树林和鸟》一课的教学。细细梳理之后发现,这些课有的抓住主题句“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木和歌唱的鸟”,让学生在反复涵咏中感受父亲对树木和鸟的深情;有的以“在树林中,父亲望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为主线,让学生展开自读自品;还有的借助课后的判断练习推动学习进程,将关键词句的品读交流穿插其中。
  以上教学案例,异中有同,即主要借助自读自悟的阅读交流方式去感知文章内容。这些课例为何呈现出教学取向上的惊人相似呢?笔者又从网络、报刊上找来《父亲、树林和鸟》的案例研读,发现有的关注读写结合,从课文中描写鸟的句子人手,换个角度假想自己是鸟,续写鸟儿的快活时刻;有的抓住描写父亲和“我”的句子进行比较,从而感受父亲的爱鸟、识鸟。
  王荣生教授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到底什么才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呢?笔者以为读懂文章固然是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学段、这一单元、这一课的语言发展要求。
  《父亲、树林和鸟》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有“感受优美的语言”的要求,在习作教学目标中,有“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的要求。针对统编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们还可以从单元目标和课后习题的设置中去寻找这一单元、这一课的教学要求。本单元目标中语言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课后练习第三项的要求是“读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给你什么感受,然后选择一句抄下来”。不难看出,感受生动语言、积累精彩句段应是这篇课文的重要教学目标。
  可是,为什么老师们的课堂都缺少对这一教学目标的回应呢?笔者曾在课后问过一位老师“落实单元目标中的语言要素目标的具体举措”。教者以为,自己课始将同一类型词串出示认读,课中也让学生交流了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语句,这些都是对单元目标的回应。交流就是语言积累吗?该教师的回答,显然是对语言积累的片面理解与错误解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对于语言积累,一部分教师认识不足,教学方法不当,亟待归正。
  有研究表明,词语、句子积累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语言水平就会越高。因此,“语文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即扩大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丰富学生语言运用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语感的积累”[1]。
  一、聚焦:发现语言价值
  吴忠豪教授认为,每篇课文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教学价值:一是课文内容所传递的文化价值,二是课文中隐含着的语文知识和读写方法,三是课文中新的用词和句型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经验。[2-从小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来看,第二学段为语言积累的重要时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为其填补大量的句式句型,对他们的语言发展与建构大有裨益。而每一篇课文又是独特的,积累什么词语、了解哪些句型范式值得细细揣摩与研究。
  以《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为例,富有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很多。课后练习中列举了三句:
  (1)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2)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3)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仔细揣摩加点的词句就会发现,这三处加点的部分都是修饰语连用。这是一种在学生的日常语言中不大会用到的一种表达方式,纵观整套小学教材也不十分多见。因此,这就是一个富有价值的教学点。
  以第二句为例。形容父亲,作者用了两个修饰,一是“凝神静气”,二是“像树一般兀立”。“凝神静气”是从神态方面来说的,词典里解释为“使精神凝聚,使心气平和”。即使查阅到资料,学生也未必能真正懂得。仅仅说到“安静”的层面显然是不够的,还应该想象此时父亲脸上专注的神情:父亲连呼吸也变得轻缓,甚至停止了。第二处修饰关注的是动作,其中有一个日常生活中使用率不高的词——兀立,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直立”在表达上是有差异的,“兀立”在这里更多是指“高大而肃静地挺立”。透过一个词,我们几乎能想象父亲脸上的表情:安静中透着一股肃然,这是一种由外及内的安静,树一样直立的父亲,与这片树林已经融为一体,完全沉浸在鸟儿的世界里。
  修饰语的连用是感觉的立体叠加和不断丰富,使得我们对树林中的父亲这一形象的体认变得丰富、饱满。
  二、熟读:纳入语言仓库
  如果将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形容成仓库的话,那么将语言纳入仓库的基础就是熟读并形成记忆。
  当下的许多课堂教学,过多地关注了课文思想内容的解读、语文知识和学习策略的习得,往往忽视了对记忆和积累有重要作用的朗读。试想,如若课堂上都做不到书声琅琅,我们义如何能指望课后学生会正确地读、流利地读、充分地读、自在地读呢?没有一遍又一遍朗读的浸润,那些富有价值的语言义如何能萦绕于学生脑海,让他们心有所动呢?不能让学生心有所动的语言,即使能够停贮于语言仓库的某一个角落,它也是静止的,不大可能与其他语词共同创造出自由表达的精彩。
  因此,对于“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这样的短语、相关的句子,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敞开嗓子来来回回读个几遍,读顺了,读到心里去,读到一开口就能让这样的句子从嘴巴里讲出来,就像使用我们早已熟知的词语,运用我们习惯的表达一样,使其成为自我语言体系中灵动的一部分。
  三、比较:揭秘语言符码
  当课文语言与学生的日常语言或表达习惯有差异时,“比较”是揭开课文语言密码的有效方法。汉语表达的丰富性,决定了同一意义的表达方式不是唯一的。汉语表达的多元性为“比较”提供了空间。“比较”是为了鉴别,明晰优劣,通过对细微表达差异的揣摩与玩味,提升语言感受力和缜密的思维品质。
  仍以“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一句为例,教师在给足时间,让学生发现其外在形式的特点的同时,要引導学生细细品一品,感受“连续修饰”与“分成两句来讲”这两种表达的不同之处。比如,将句子改为: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父亲,他像树一般兀立。这是我们更为习惯的表达方式。虽然两句从意义的表达来看差不多,但是表达效果却不一样。的确,短句子使得理解更容易,表达更畅快。然而连续修饰形成的长句子,由于语词的增加,使句子读起来有了一种回环的意味,增添了一种绵延的、意思交叠形成的立体而义丰富的独特语言魅力。
  四、运用:实现自我建构
  语言积累最终是为了语言运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就是为了促进他们言语经验的内化,使其发现某一语言形式的规律,从而在“举三反一”和“举一反三”中实现自我语言系统的建构。
  在“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义望,用鼻子闻了义闻”这个句子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关注“望了义望”“闻了义闻”这两个词语。的确,这两个词语对于表现父亲的专注与细致是有帮助的。除了要读懂其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外,我们还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生活中,当表示重复某动作多次的时候,就会用“(  )了又(  )”这样的词语。如何让学生实现从课文表达到自我表达的迁移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读读课文中的这个句子,接着告诉学生,将这句话读了好几遍就叫“读了又读”,顺势启发学生“看了好几遍就叫——看了又看,洗了好几遍就叫——洗了又洗”,然后再让学生自由练习词语,实现从理解、模仿到自如运用。
  吴忠豪教授一再呼吁:“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就是将课文中的规范的词语和句型输入学生的语言仓库,最大限度地丰富他们的语言经验的积累。”这是顺应了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一种正确语言认知,在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却易被教师忽视。希望在小学第二学段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能给足时间和学生一起感受课文里的生动语言,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
  参考文献
  [1]吴忠豪积累语言经验是学习语文的基础[J1.基础教育课程2019(7)
  [2]吴忠豪寻找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J1.小学教学2018(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7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