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应用于教育领域,为教学、学术研究等提供了便利。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化;同时,利用微课进行因材施教,能够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英语成绩。本文针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方式展开思考与讨论,以期初中学生更便捷地学习语法,习得更多的语法知识。
微课应时代发展而生,以其时间短、内容精练、主题突出的特点受到师生的喜爱。教师通过微课拓展了自己的教学平台,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解决了学习上的一些难题,提升了学习成绩。现如今,学校大力推崇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以它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是必然趋势。当然,英语教师也需好好利用微课,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发挥优势,让学生不再为混杂的语法知识而愁眉苦脸,使他们的语法知识切实得到提高。
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相比小学阶段的英语,初中英语更注重的是语法内容,但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同学对语法知识混淆不清,有的甚至一窍不通。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讲解语法知识时,往往只是浅浅把这个语法知识的内容说出来,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另一方面,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背好单词,所以对语法知识并不在意。可以看出,原因在于教师与学生在思想和态度上对英语语法并不重视。
所以,师生首先要改变态度;其次,教师要正确利用微课,利用微课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语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法学习更加清晰明了。
举例来说,在有时间限制的英语课堂上,英语老师想拓展一下有关内容时,有时会出现一整节课都在拓展而无法自拔的情况,这样就拖延了教学进度。针对这种问题,微课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初中英语教师在讲解“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时,除在课堂上陈述外,还可以在网络上寻找相关微课,在课堂上进行播放。
一方面,让学生快速了解到一般现在时的四个用法,即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客观真理和科学事实、表示格言或警句中、现在时刻的状态或能力或性格;另一方面,通过微课的拓展内容,让学生在知道这几种用法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记录重点难点,帮助有效复习
微课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是众多教师录制成的,因此,除了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播放已有的微课,英语教师还可以自己在课堂中录制微课,将课堂上讲解的重难点录制成课,上传到班级的学习群中或班级邮箱中,供同学们课后观看,这样的方式使教学资源得以保存并可以长期使用。这样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看书做题,遇到忘记的知识点还可以再看一遍视频,使复习更加便捷有效。
举例说明,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着教学重难点,这部分内容需要教师仔细讲解以及学生努力消化。但是,只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讲得再仔细,学生还是会有遗忘的时候,所以教师可以将教学中的重难点记录下来,供学生学习使用。比如,在讲解There be结构时,教师就应将讲解内容以及板书内容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让没有及时记笔记或没有认真听讲的同学认真学习一遍,满足同学的多种需求,加强对语法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有效复习。
创新练习方式,提高实践能力
在传統的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组织语法小考试,通常是通过试卷或直接提问的方式进行。而学生试卷得分不高或没有回答出来问题,都有可能打击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会一落千丈。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创新练习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有效利用微课打造练习新方式,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开展一系列游戏或活动,使学生寓教于乐,提升实际运用语法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加透彻的明白英语语法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举例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句子种类可分为四种: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英语教师在设计句子类型这部分内容的测验中,可以改变传统的试卷模式,利用微课中的练习测试进行反馈。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可寻找一些典型的外国电影,剪辑成简短的视频,让同学们观看后组织抢答活动,看谁能够复述出来并说明是什么句子类型。
这一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以及口语能力。英语教师还可利用微课针对这个视频制作练习题,其中挖空让学生填词,锻炼学生的记忆力以及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
结束语
当代社会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习语法似乎只是为了写作文、填句子、应付考试,但这时候打好语法基础,对未来的就业或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做好语法教学工作,应用微课开展教学,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微课记录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结合微课打造一个丰富、高效、有趣的英语课堂,使初中学生摆脱学不会学不好语法的困扰,让他们感受到英语语法的魅力,从而真正喜欢上英语。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2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