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的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资料源自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随机将60例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用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用西医药物+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的96.67%高,P<0.05。結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中医;针灸;推拿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02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造成的一种以腰腿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症,本次研究中采用不同方案治疗选取的60例对象,旨在探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60例对象病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临床资料源自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将60例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年龄34~62岁、平均(58.3±2.7)岁,男性患者19例和女性患者11例;观察组30例患者年龄38~64岁、平均(58.6±2.5)岁,男性患者20例和女性患者10例。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占比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西医药物治疗:给患者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和20%甘露醇、维生素B1和B12,地塞米松单次给药10 mg、20%甘露醇单次给药125 ml、维生素B1 100 mg、维生素B12 1 mg,每周给患者用药2次。
观察组:中医针灸推拿:(1)针灸:选择患者的腰部双侧、下肢患侧穴位用温针法针灸,所选穴位包括秩边、环跳、委中、阳陵泉、次髎、腰夹脊、命门、腰阳关以及足三里、承山、昆仑、阿是穴等,用50 mm毫针针刺上述穴位,并在针柄上放置艾灸段,每穴针灸30 min,针刺得气,用平补平泻法,在针柄上放置艾条段点燃,并配合电针治疗,每天针灸1次,毎次30 min,持续针灸10次为1个疗程。(2)推拿:先用滚法及按揉法放松腰腿局部肌肉,再将患者的患侧下肢弯曲,使健侧下肢呈伸直状;对患者的臀部和腰部椎旁用肘或拇指按揉,并实施腰部斜扳法,推拿力度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推拿过程中将患者的椎间盘突出处及压痛点作为主要着力点,上述操作完成后让患者变换体位;叮嘱患者将患侧往下,推拿操作同上述内容;每天给患者推拿1次,持续10 d为1个疗程。西医药物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选取的60例对象持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断效果,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腰腿部活动情况改善,包括患者的腰椎痛、下肢放射痛以及马尾神经症状、腰部活动受限和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等,让患者做直腿抬高试验。
1.4 评价标准
根据《临床康复医学(案例版)》[1]判断疗效: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已消失,腰腿部活动恢复正常,直腿抬高角度>80°;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或者显著改善,腰腿部活动显著改善,直腿抬高角度>30°;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及直腿抬高等情况改善未达到上述显效或者有效的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 24.0,性别占比和总有效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意义;年龄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统计学意义;检验得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下表1分析可见,相较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的96.67%高,P<0.05;说明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作用显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的腰腿部活动受限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
3 讨 论
祖国医学将腰椎间盘突出归为“腰痛病"或“痹症”的范畴,治疗时强调给患者活血温经、疏经通络、行气止痛等机理。本次研究中实施的针灸采用秩边、委中、阳陵泉、夹脊等穴位,针刺后再实施艾灸,促使患者被压迫和刺激的神经得到疏通缓解,加快病变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流,使患者受压神经根症状显著改善,减轻神经根水肿和压迫,调节病变周围的血管舒张和收缩。推拿是使用适当的手法改善患者的病变脊柱平衡性,促使被压迫的神经症状缓解,改善患者的肌肉痉挛和神经根水肿,加强患者的关节功能[2]。本次结果显示,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的30例对象的总有效率高达96.67%,80.00%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已消失,腰腿部活动恢复正常,直腿抬高角度>80°。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明显,在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腰腿部活动改善方面,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古剑雄,燕铁斌.临床康复医学(案例版)[M].科学出版社,2018:107.
[2] 张 寒,董宝强.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01):75-77.
本文编辑:董 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0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