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读交融 一脉相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结合古诗文教学实践,就探索教读、自读、展读交错融合的高效阅读课型,实践中华文化、民族品质、文明基因一脉相承的有效育人策略作初步的探讨,以实现立德树人、语文素养、文化传承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教读;自读;展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0490(2020)16-0075-01
  【本文著录格式】王丹.三读交融   一脉相承——基于部编新教材的古诗文教学策略初探[J].课外语文,2020,19(16):75,7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从2019年9月起,初中语文教材已全部换成部编版。部编版在篇目选取、单元组合、版面设计等方面有很多创新。就选篇而言,古诗文篇目增多,达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必背的就有61篇。这说明古诗文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积淀学生人文底蕴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贡献。面对繁重的古诗文教学任务和学生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如何探索教读、自读、展读交错融合的高效阅读课型,实现培养阅读兴趣、拓展阅读层面、提高阅读品位的目标;如何实践中华文化、民族品质、文明基因一脉相承的有效育人策略,负起立德树人、语文素养、文化传承的三重责任,是一线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下面结合古诗文教学实践,就部编版教材的古诗文教学策略作初步探讨。
  一、改革教读课型
  (一)摒弃串讲,教会学习
  新课标强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因古诗文不容易读懂,教师采用逐句讲解的教法较普遍,使“古文教学”成为“翻译教学”,把“教读课”上成“听记课”,重蹈“灌输式”教学老路。这不符合新课标“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也违背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改初心。笔者的改革,先从摒弃串讲、释放时空着手,把重点移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真正体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新思想。通过师生对题材主旨、意象选择、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等的讨论总结和对常用实字、虚字不同含义和使用规律的积累,为自读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点拨引导,知人论世
  学生之所以怕学古诗文,除了其语言晦涩难懂,较多是因古人生活和学生现实存在较大隔阂。因此教读课要引导学生穿越时空,激发共鸣,知人(时)论世,了解作者的人生阅历和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直面人生的人格魅力。比如在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通过介绍“乌台诗案”及苏轼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使,成为有职无权闲官的经历,学生即能理解一个被朝廷贬谪的“罪人”的处境和心态,自然对苏轼的现实与心境会有深切的体悟。学生发现,苏轼常用拟人的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人情味。笔者抓住这一生成性教学资源,以作者笔下的月光为题,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和仿写。学生很容易理解《卜算子》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所描绘的意境,只不过此时诗人的情怀显得更凄苦和苍凉。在运用借物抒情手法进行仿写时,学生兴趣盎然,思绪万千:在学生笔下,有情的月亮成了善解人意的小伙伴,来安慰他因考试不顺而焦躁的心灵;有的学生通过写在月色笼罩下的乡间小路和爷爷散步的情境,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念,对童年的不舍;更有学生以月亮的口吻自述,写出中秋的习俗、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更新……这种三读交融,课内外相承的教法,收到了很好的实效。
  二、强化自读课型
  (一)口口诵读,陶冶情操
  朱熹“眼观口诵心记,熟读精思成诵”的名句强调了诵读的重要。加强诵读涵泳,可更好地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操陶冶。如学习《出师表》时,学生在熟读背诵之余,就能深刻感悟诸葛亮作为两朝老臣对先帝无限的感激和尽忠报恩之情。反复诵读古诗文,学生自然会在与古人的沟通中得到精神的熏陶和心灵的启迪。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基本理念之一,这也应成为自读课的指导思想。下面是学习《人琴俱亡》时的片段节录:学生自读理解课文,讨论时有学生就王子猷“了不悲”“都不哭”提出质疑。
  生1:面对弟弟子敬去世,哥哥子猷为什么“了不悲”“都不哭”?这很反常啊!
  师:抓住机遇,引导探究。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一起来讨论。
  生2:子猷前后情绪表现差异太大,他的哭可能是做做样子。
  生3:我不同意。谁会在假哭后竟然悲痛而死呢?
  生4: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亲情”,如果是假哭,这篇文章就不会和《背影》《我的母亲》放在一起。
  生5:可能子猷早知自己将要离世,很快会与弟弟在九泉下相见,所以他看淡生死,不悲不哭。
  生6:我认为他是真的悲痛。他的悲痛是慢慢积蓄的,最终碰到琴,想到人琴俱亡的凄凉才悲痛而死。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很有见解。我也谈谈自己的理解。《世说新语》里有篇文章,也许我们从中可得到启发。演示文章后陈述观点:从文章中可知,王子猷是个率性而为,无拘无束的人,他做事全凭尽兴而已。而率真旷达、随性而为、不为外物所累,正是魏晋名士推崇的举止风度啊。
  生7:(高高举手,激动不已)老师,我明白了!时代造就英雄,子猷前后情绪的巨大变化,是其率真性格的自然流露。
  通过讨论,学生对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领悟得更深,对人物形象把握得更准,对课文主旨理解得更全。师生共享探究的成果与乐趣。
  三、提升展读课型
  (一)加强指导,提高效能
  课外拓展阅读的关键是提升效能,要贯彻新课标“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理念,教师的指导检查和适时的评价交流绝对不能缺。指导重点可放在依据新教材列出必读书目和必背篇目;引导学生在展读实践中进一步掌握诵读、精读、略读、默读、浏览等技巧;积累自读经验,充实自己的实词、虚词辞典库,归类总结文言文写作一般规律和特殊辞法,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比如思乡是古诗文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它之所以能感动读者,往往得益于情景交融的写法。比如学习了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后,可以崔颢的《黄鹤楼》作为展读材料,学生很快能体验到“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的相互交融,乡愁因景更浓,景因乡愁而多情。教会学生展读的方法,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层面、提高阅读品位,从而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巧设活动,提高能力
  搭建活动平台,既可激励学生积淀知识,又可激发学生兴趣,弘扬传统文化;还可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比如角色表演,在学习《核舟记》时,可让学生上台扮演苏轼、鲁直、黄庭坚三人,根据相关文本揣摩他们的神情、动作并表演出来。又如读写结合,学习《黔之驴》后,可让学生以“我是一头黔地的驴子(或老虎)”为开头,写一篇短文,并在课堂上交流评比,学生在为同伴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的描写点赞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再如开展年级古诗文诵读竞赛,评出“古典之星”进行表彰;在中秋、国庆、元旦、教师节等节日,鼓励学生用典雅的语言和方式表达祝愿;推荐学生观看以古文为题材改编的经典影视等,以激发兴趣,拓宽视野。
  总之,三读交融可以收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叠加效益;一脉相承能够起到立德树人,文化传承的育人作用。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新思想,引领我们进入教育的新时代。古诗文教学任重而道远,这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吾等师者将为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略而尽责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王丹,女,1982年生,江苏盐城人,苏州市振华中学校一级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6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