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工智能新时代,创客教育新浪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站在当前新教育环境下,剖析了融入了“创客教育”的小学美术写生实践教学中所体现的教学意义;从课程建设、校企联合、教学评估、等多个方面,依靠美术教学平台,探索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此改善小学生书本作品堆积如山的情况,打破学生以平面为主的绘画方式,提高自身学习应变能力,学会借助“人工智能”、互联网、智能软件已一体的展现平台。让小学美术专业教育不拘泥于传统教学,把创客教育人才与其融合,发挥其小学美术专业的特点。
  关键词 创客教育 创造力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创客运动具备三个改革特点:自由设计创作、数字DIY、乐于分享合作,而这三个特色正是小学美校专业教育所匮乏的。创客时代的推动,让其传统美术专业人才更能迸发出新的创作灵感。所以,在创客教育这个新概念的环境下,融合小学美术写生教学,改变的不仅是学习本身,也深深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技巧和兴趣。
  1切合实际,确定新目标、新方向
  在创客教育环境下进行的小学美术写生教学课堂,可以学习具有典范性的绘画风格和基础绘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熟练运用新媒体方式进行绘本作业的二次创作。打破学生以平面为主的单一方式,建立创新的思维方式。
  创客教育的环境,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自由的发挥平台,更利于师生的关系发展。次之,小学生介于小学生和幼儿园的思想转换中,创客教育是利用新媒体教育式创作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能力,在以往普通美术教育增加新型教学理念中“互动性、多元性、及时性”特点。所以,小学生美术教学在创客教育的环境下的加入后,增强了学生探求未知空间的欲望,提升了实践能力,促进新时代创作人才的培育。
  2深耕细作,探索课题研究的新策略
  本文研究目的是探索创客教育在小学美术写生教育中的有效性研究,具体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小学美术写生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建立起“共享、平等、自由”的师生融洽关系,打碎一般教学模式,形成“发现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的思维教学。小学生在思考、学习的基础上,融合创客教育环境的动手能力、科技和生活材料等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完成创作绘本的想法和欲望。
  (1)以画对画:以画对画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可以用心去品味观察,所以,“以画对画”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力,通过想象和经历的迸发,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图像的视读力。比如,有次在同样的主题作为写生任务,一次只是给了学生简单的文字题目,让学生自行写生,另外一次是给了绘本中的一段图画,虽然是同样的写生任务,但相比而言,“以画对画”更加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在写生时的创作热情。
  (2)以读对画:让小学生通过自由阅读的方式,把生活中经历的所想、所思、所感融入到绘画中,让绘本故事和自身经历产生共鸣,从而让其成为绘本故事中的主人翁。体会画者的心声,寻求学生自我表达的中心感情,激发孩子的敏锐性和创作情感。比如在一次写生时,改变了以往老师出题目的方式,让学生自行读诗歌后来进行写生创造,学生通过阅读联想,激发了其发掘美的敏锐性和创作热情。
  (3)以心对画:小学生希望向老师,家长和同学等表达自己的感情,绘画出自己内心的纯真世界。却常常因缺乏经验和技巧无从下手。创客教育提倡的平等、自由、开放的沟通平台,让孩子通过赏看绘本、切合生活经历后确定自我表达内容和方式,通过学生对绘本的色彩、构图、造型等等的不同解读,贯通学习了绘本创作技巧,为之后的二次动态创作形式打好基础。进而小学学生通过绘本知识,锻炼审美辨别能力。尤其是在主题的引导之下,学生下意识地认真观察真实世界中的美好人和事物,积极努力的寻求合适的集体团队,最后在持续的积累上丰富了自我的视觉观察能力。
  总之,“有情可诉、心之所向、有内容可画”是本主题赏析阶段的教学方针,让小学学生探索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属于自己的美术写生作品中,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图,赏析”是并不简单却也不可或缺的步骤,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教师应当对小学生进行培育赏析优秀绘本的能力,让其理解繪画的不同方式和题材内容,以便学生对核心主题和绘本设计探索。这不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的重点,更是创客教育大环境下教学课堂的特点之一。
  3坚持初心,对教育教学持续挖掘和深思
  创客教育环境下小学生美术写生教学作文一种新形式的学习体验,与传统教学相比,创客教育更着重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培养学生创作力、想象力和独立能力。在科技快速的发展的现在,创客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美术写生教学的构成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教学活动实践,也存在一些思考:写生方式创作的多元性有待提高。这需要融合国内外创意写生继续深入挖掘探索,为学生尽可能的提供更多的知识空间。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止步于动手,更多的是与智能科技的贯彻融合,维持学生兴趣爱好的多样性和持久性。
  参考文献
  [1] Mark Hatch.创客运动[M].杨宁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 郑燕林,李卢一.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一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开发教育研究,2014(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6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