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中纳入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但该课程在农村小学中的开展并不顺利,这是由于多方面影响因素导致的,比如,学校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较弱、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及家庭条件限制等因素,这些因素限制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为了让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脱离现阶段的情况,让教育课程能够均衡地开展,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措施,旨在能够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 信息技术 教育开展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该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也愈发显得重要起来。但对于多数农村小学来说,这个课程的地位处在比较尴尬的境地,它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出现了很多问题,也得不到学校、学生及家长的重视。但实际上,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是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将对该课程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
  一、农村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硬件设施不完善
  农村小学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动手能力,受到了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不完善的制约,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从农村学校角度来说,由于所处地域、交通环境、整体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它的发展与其他学校相比也有失衡的问题存在。部分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及基础设施仍然处在落后水平,对学生的教学非常不利。而造成的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地域因素的制约;二是传统学校观念的制约。地域因素很明显是由于农村小学大都没有城镇小学的资金及教学环境好,而传统的学校观念是,由于农村小学大多还是传统应试教学的思想,只在乎应试科目的重点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2]
  2.教师力量不完善
  一个学校能否维持正常或高效运转,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专业性。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信息技术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程度要求更为严格。如果任课教师专业水平无法满足该学科的实践指导及教学要求的话,就算是学校拥有了设备、也重视该项科目,但仍然会达不到对该科目教学的预期效果,造成资源的浪费。[3]
  3.没有完善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在农村教育的发展体系里还不是很完善,并且受师资力量的限制,虽然部分学校有信息技术课程的存在,但没有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导致该课程存在但无人上课或换成其他课程进行教学,使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的存在有名无实。并且在农村学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一个老师会带几个科目,所以即便有的学校有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但由于缺乏其他科目的教师,导致该门课的教师被抽调,无法进行正常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4.家庭条件约束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它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除了学校的学习实践外,该课程更需要课外时间的操作练习,提升其熟练程度,而农村的家庭条件限制了学生的这一能力,导致教学效果的后续劲头不足。部分农村家庭没有购买计算机的能力,而去网吧等场所会对学生原本的学习目的有冲击,风险较大。
  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开展途径
  1.在資金上加大投入,将硬件设施进行完善
  对于学校中存在的硬件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一方面农村学校的上级职能部门要将教育资源适当地向该地区进行偏移,让教育水平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学校要采取主动,为该课程设立专用教室,并合理规划资金提取出用于购置计算机的经费,可以采取逐年递增的方式,慢慢地将学生需要的数量进行扩增。
  2.完善课程体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为响应国家新课改的号召,学校在安排课程规划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完善,让学生做到学科的均衡发展。在学校师资力量正常的情况下,将教师按照其对口专业进行任课安排。如学校本身没有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则可以安排计算机基础较好的教师进行进修学习,或有主管部门协调其他学校教师进行兼任。教材方面,可以根据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请相关专家编写适合农村小学生发展的教材进行教学。[4]
  3.根据学生的需求的改进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应该是一门非常能激发学习兴趣的课程,教师应当遵循其年龄特征,进行教学的多样化设计。在教学时,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建立任务等方式,营造学生的主动学习氛围,由变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在欢快的教学过程中学信新知识。同时,对部分教师存在的傲慢心态应该予以调整,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习,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和谐,达到互助互进的目的,这样能够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4.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在学校及教师对课程进行努力建设的同时,也要对家长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工作,宣传课程的重要性及其课程目的,让学生及家长认识到课后正确实践的重要性,监管孩子不正确的课外课程实践行为,让其认识到正确与不正确行为对以后学生发展的影响作用。有条件进行购买计算机的家长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购买设备,帮助孩子进行学习,并对学生家长进行一定的普及。没条件的家庭可以进行租借或共同使用等方式,加强课后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上机率和应用水平。
  结语
  总之,按照国家信息技术教育标准要求,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应该形成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特点,搭建农村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实现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转化,提高农村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娟.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06):43.
  [2]刘利春.浅谈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青海教育,2019(02):53.
  [3]李志.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管理及学习[A].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2019(1).
  [4]梁浩.新时代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教育有效性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8):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0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