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的重心也逐渐脱离传统由教书变为育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文章将以情境创设的原则为基础,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5-0038-02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各种教学模式也层出不穷。而创设问题情境也逐渐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该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能有效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育也逐渐注重对学生情感、兴趣、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育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和心理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另外,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问题情境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数学能力。最后,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让问题变得简单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实践操作是理解数学最直观的手段,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数学问题实质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之,创设直观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教师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的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2.针对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清晰的目的,该教学方式主要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主,进而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因此,该教学方式应遵从针对性原则,不仅需要紧扣教学重点,也要贴合生活实际,通过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化为具体的生活问题,进而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教學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此外,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在很多教学内容设计只是依赖书本资料,但是由于学生间具有差异性,因此在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启发性原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启发性原则为基础,让学生在理解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循序渐进,适度地给学生思考理解的时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思维,体现出问题情境的目的性与启发性,进而高效地完成数学教学的目标。
  4.灵活性原则
  在实际的课堂中,每一个环节不可能都按照教师事先的计划进行,学生的思维很可能会打乱教师的教学思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组织管理课堂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教学的设计上,教师要讲究灵活性、策略性。总之,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情境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课堂。
  5.适度性原则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以全体学生为出发点,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创设问题的目的,并且都能从教师的问题设计中得到学习和发展。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信息量适度的原则,保证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满足心理需求。此外,教师在必要时应给予学生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不能强制学生按照固定的方法去思考问题。
  6.互动性、可讨论性原则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具有互动性、可讨论性。有互动的课堂才有生机,有讨论的教学才能创新,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合理安排学生讨论交流,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切实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提升交流、表达、协作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合理组建小组,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动态分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互动式的交流讨论中实现教学相长,这不仅可以有效开展教育工作,也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感情。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好知识,并给每一个学生恰当的鼓励。
  7.真实性原则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创设贴近生活且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学习情境。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的能力,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学习数学时,学生常常会因为不会做题而焦虑,在这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提升,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1.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
  好奇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因此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教师合理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还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情境:一次台风将小明门前的一棵大树在离地面五米处折断,树的顶部落在离树根12米处的位置上,小明想知道这棵树到底有多高?你们能帮帮他吗?教师可以先问问学生有什么方法可以进行测量,待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个大树折断的图形,并标注长度。然后教师提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一步步进行引导,学生会发现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画一个直角边分别为5厘米、12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然后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完毕后,会发现斜边的长度是13厘米,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让学生观察5、12、13它们三个数间有什么关联?通过一步步引导,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也为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2.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本就起源于生活,因此,在情境设计时融入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白数学的价值,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教学内容:老师今天早上起晚了,在出发上班前,发现还有15分钟就迟到了,于是老师以150米/分钟的速度起跑,匀加速跑了6分钟,每分钟提高速度20米/分钟,然后又匀速跑了10分钟,那谁能写出我在这段时间内跑步的速度y与跑步时间t的关系?教师通过将生活实际与情境创设相联系进而引入教学内容,会让学生觉得真实亲切,有代入感。问题提出后,课堂气氛会变得轻松愉快,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逐渐走入课堂,融合多媒体技术就是时代背景下新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在提供丰富教学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同类项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技术,通过图片展现出不同颜色的糖果、图形等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含义,通过这一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为数学课堂注入时代的气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精彩、多元化的教學资源是突破传统教育模式限制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
  4.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课堂,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趣味。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爱玩的心理特点,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概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抛硬币的游戏,谁能五次全都抛出正面就可以领取小礼品。在学生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五次全都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进而引出概率的学习内容。学生每一次投掷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都为1/2,那么五次都为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两次投掷硬币的结果来观察,两次投掷硬币的所有可能结果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此时两次同时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4,是1/2×1/2的结果,由此可以推出投掷五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的五次方。在创设情境过程中适当融入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结 语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整改创新,相信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学生可以在课堂的45分钟学到更多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从而进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践性教学。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彦军.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53.
  [2]詹立民.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数学教学通讯,2019(20):33-34.
  [3]焦建成.初中数学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成才之路,2012(1):41.
  [4]管 颖.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学园(教育科研),2012(20).
  作者简介:黄品腾(1976—),男,壮族,广西百色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6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