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精细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童志博 韩笋

  摘   要:将精细化应用到电工电子教学中以实现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体系,从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整合课程资源、搭建课程情景、重构课程设计、改进课程模式、控制课程过程七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电工电子课程目前面临的问题,达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  精细化  应用型人才  教学体系
  《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在工科各专业有广泛的应用。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新知识、新技术井喷式发展,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新工科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不再契合,电子电工技术课程应发展形成适合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引入精细化管理理论,应用其现代化先进管理方法与学科交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笔者在关注学生个体性及差异性前提下,拟将精细化管理理论引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确立一套与课程特色相一致的基本理论体系,实施精细化教学,因此,在坚持严、精、细的管理原则下,对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进行严格且细致的管理,强化实际动手能力,调动课堂活跃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使高等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1  《电工电子技术》授课现今普遍存在的难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要求学生的基础较好,动手能力强,从而导致教学难度提高。但该课程是装备业主力技术人员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并且,随着我国轻工业化、智能集成化的进程,企业对具备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能力的学生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为了适应市场,在注重知识与理论的同时,也要培养实际的动手能力,为社会提供专业性应用型人才。目前,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以下3个问题[2-7]:
  (1)课程体系庞大,教学时长限制,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实践课程课时严重压缩,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向欠缺;
  (2)课程知识框架陈旧,学生的专业知识难以支撑岗位需求,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现实社会需要;
  (3)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严重不足,缺少互动,阻碍了教学活动的实施。
  可见,面对教育新形势,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精细化”管理学术思想引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亟须进行。
  2  精细化应用于电工电子
  精细化管理理论以高品质、高效能为目的,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获得了可持续性发展。对于课程《电工电子技术》的精细化管理,本文基于其理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载体,将课程教学全过程细分为七个方面(见图1),在此基础上,再对每一部分进行细致研究,力求一体化考虑,构建精品课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2.1 优化课程“科学化”体系
  学者杨亚提等[8]提出的“三层次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将物理化学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为个3模块体系:基础授课体系,实践授课体系和应用授课体系,建设“基础+实践+应用”三位一体的授课体制,这种教学体系层次分明,每段模块各有重点,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值得电工电子专业课程的借鉴。因此,笔者结合原有教学体系,在确保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建立电工电子技术三位一体、层次分明的新课程体系,并利用目标教学法展开细致的课堂讲解,让学生掌握系统性的知识;利用精品课程资源让学生走近虚拟实验,接触更多电工电子试验方式;展开以应用为前提的实验课程,增加学生实践机会,让学生做到充分的思考、设计、探索,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这种体系的划分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能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丰富课程“专业化”内容
  课程内容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目前,电工电子技术教材大多注重理论知识,培养出的人才与现实社会所需人才大相径庭,实际上课程内容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决定一个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依托课程,立足岗位,注重实际问题与课本知识的结合,在对电工电子课程内容进行丰富时,例如“组合逻辑电路”章节,我们可以利用医院血型匹配问题,设计一个血型自主分类器,让学生利用数据选择器和门电路在满足血浆包与受血者配位关系前提下,实现电路功能。基于这种思想对课程内容进行丰富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和领悟到专业学习的内涵,提前进入学以致用的阶段。
  2.3 整合课程“网络化”资源
  当下是信息发展迅速的時代,传统教学方式已难以应对信息化包围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实际上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对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都有帮助,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融合,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拉近师生关系。因此,如何整合网络资源授课成为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实施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新课标改革的关键。我们在备课时,借助网络资源补充知识盲区,对教辅进行优化、美化等工作;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网路化辅助工具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如雨课堂进行线上抢答,将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结课后,为方便学生课后学习,将教学资源放到教学开放平台上,把学习向课外延伸;同时,通过“微信、QQ、邮件”等社交软件与同行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互相分享资源,使教学资源更加透明化,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还可以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寓教于乐。目前,在国家的大力扶植下,网络上许多名师开设在线学习课程,能让学生或其他人员在网络中实现在线交流。
  2.4 搭建课程“应用化”情景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虚拟方法将实际带入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凌鹏[9]指出,在情景教学过程中,以情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学生学习为对象,将情景合理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在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我们搭建课程情景让学生能真正代入,在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增加了课程现实意义。以“脉冲信号源”这一小节为例,在导入新课时提出电子表工作原理,向同学们提问“电子表如何做到机械传动一样精准无误显时?”,通过这种你问我答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将生活情景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在思考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制作通俗易懂的动画,将学生带入引用场景中也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如让学生通过简易形式了解显时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分频电路使高频电信号降到0.5Hz的准确信号,然后通过窄脉冲构成电路,从而实现时间间隔1s的双向脉冲输出,然后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图文展示,理论研究脉冲信号的基本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基础理论,为更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做准备。   2.5 重构课程“项目化”设计
  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成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脉冲發生电路、图形控制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和存储电路四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以“彩灯电路”项目为例,将课程细分,采用项目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堂课的时间只能完成部分任务,教师给出基础思路,布置课程任务,让学生分版块完成相应项目。在课堂中教师仅起指导及最后概括总结作用,学生自主学习不仅促进了技能的培养,还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6 改进课程“混合化”模式
  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教育迎来了深刻变革,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就是利用现代IT技术将在线学习与传统学习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授课方式,通过两种教学方法的糅合,能够打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现阶段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各类网路化、大数据环境下形成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也是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之一[10]。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搜索相应的课程资源,做好预习工作;课堂上,通过教师使用的各类教辅工具,更直观的理解知识;课后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等在线学习方式理解上课未接受的知识难点,还可利用网络实现与教师及时交流,改善时间空间带来的难题。
  2.7 控制课程“情感化”过程
  高校目前服务的群体大多为95后,这个群体的思维更活跃,思想更碎片,知识获取更方便,个性也更独特,而师生之间情感的缺失往往使学生不认真学习,甚至抗拒学习,可见如何将课堂变得更人情化,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满足学生对情感的渴望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互动,使师生之间双向沟通,将课堂交流看作一种真诚的沟通交往,把教学过程发展成教与学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民主平等的前提下,实现互相尊重,让学生在和谐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愿意与教师打成一片,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3  结语
  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一些课程改革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将精细化应用到电工电子教学中以实现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体系,不仅需要从课程体系、内容、资源等方面进行改革,对课程教学的情景、模式进行设计和对授课过程进行感情化控制,同时,在教学设计和执行过程中每一步都要“精”,以达到科学化、专业化、网络化、应用化、项目化、混合化及情感化的标准,只有严格将每一部分做到精、准、细、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工电子课程目前面临的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叶芳.高中英语课堂精细化管理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J].教育观察,2019,8(25):122-123.
  [2] 袁月华,刘毅.高职有机化学课程精细化教学研究[J].广东化工,2010,37(2):157-158.
  [3] 吴琳.《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260.
  [4] 刘宇刚.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1):60-62.
  [5] 程友杰.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3):318.
  [6] 王香婷,刘涛,张晓春,等.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4(30):112-115.
  [7] 刘家煌.关于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87(3):67-68.
  [8] 杨亚提,马海龙,马亚团,等.农林院校物理化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及教学实践[J].大学化学,2012,27(1):38-41.
  [9] 凌鹏.情景教学法在中职电子电工实训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4):174,176.
  [10]肖泽恩,谭振,林宁.关于《药物化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的设计与思考[J].广东化工,2019,46(24):109-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3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