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三美论”视角解读《杳杳寒山道》英译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蔚 杨明兴

  摘要: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认为,诗歌的翻译应该尽量传递出原诗的音美、形美、意美,唐诗英译尤其如此。而用“三美论”解读《杳杳寒山道》英译本,结果证明,Gary Snyder的译本更符合意美,赵彦春的译本更符合音美和形美。同时证明了“三美论”可以成为评析诗歌的一个尺度。
  关键词:许渊冲;三美论;《杳杳寒山道》英译本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8-0155-03
  一、引言
  诗歌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因此诗歌的翻译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翻译大师许渊冲先生在其著作《翻译的艺术》中提出“三美论”,他指出译者在进行汉诗英译时要尽量传达出原诗的音美、形美、意美。随着该理论的提出,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将其运用到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并将其作为评析一部诗歌译作的客观尺度。
  二、“三美论”
  古诗英译肩负着传播美和创造美的重任,为了达到此目的,许渊冲先生提出了“三美论”,即“音美”“形美”“意美”。音美,即诗歌要有节调、押韵、顺口、好听。诗歌的音乐美是诗人创作和译者翻译时需要考虑的要素,而音美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要有节调及韵律。纵观中国诗词,包括唐诗宋词皆无一例外地以其音美感染着读者。而在英译上,译者通常会尽量保持原诗的优美韵律,增加其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形美,即诗的行数长短整齐,句子对仗工整。对于诗歌翻译来说,按照王少伯《诗格》的说法,诗有三境:“物境”“情境”和“意境”。情和景、境与物的结合也就是“意境”了。“三美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达到原诗的音美、形美、意美,才能翻译出许渊冲先生“以诗译诗”的“绝妙好词”。基于此,本文作者将从“三美论的”角度来对比分析唐诗《杳杳寒山道》的两个英译本,并选出“三美”度最高的译本。
  三、原诗赏析
  《杳杳寒山道》是唐代诗僧寒山的作品。此诗主要写作者居住天台山寒岩时亲眼所见山路及其周围的景致。原诗如下:
  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全诗使用了景物来烘托气氛、以气氛渲染心情,寓情于景。每句诗的开头均用了叠字,这是本诗最大的特点,也是为数不多的以叠字开头的唐诗。从诗的首联开始,诗人便用“杳杳”突出寒岩边的山路幽长,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道出涧边的清冷寂寥,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因为周遭都太过于安静了,所以只要有一点声响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于是鸟儿的“啾啾”声就与周围的环境“寂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声与无声,一动一静,张弛有度。三联改写山中的气候,象声词“淅淅”用来形容风声,风雪交加,可见周围的环境是多么冷峻。尾联话锋突然转到内心的感受上去,不想去理会何时是春何时是秋。八组叠词富于变化,字虽有重复,却不会让人产生厌烦之感,反而增加了诗的音乐美和感情色彩。
  四、《杳杳寒山道》英译本的“三美”
  该诗作为唐诗中难得的诗篇,有很多英译本,其中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许渊冲和赵彦春的译本最有代表性。由于本篇文章是以许渊冲的“三美论”为评析尺度,笔者便不再选取许渊冲的译本而选择其余两个译本来进行分析。
  加里·斯奈德译(简称“加译”):
  Cold Mountain Trail
  Rough and dark-the Cold Mountain trail,
  Sharp cobbles-the icy creek bank.
  Yammering,chirping-always birds,
  Bleak,alone,not even a lone hiker.
  Whip,whip-the wind slaps my face,
  Whirled and tumbled-snow piles on my back.
  Morning after morning I don't see the sun,
  Year after year,not a sign of spring.
  趙彦春译(简称“赵译”):
  The Cold Hill
  Long,long,the path to the Cold Hill
  Bleak,bleak,the canyon ford,so chill
  Cheep,cheep,a few birds left and right
  Lone,lone,no people within sight
  Sighs,sighs,the face assaulting blow
  Soughs,soughs,the body wrapping snow
  Day in day out,you see no sun
  Year in year out,spring one knows none
  (一)音美
  根据许渊冲“三美论”的观点,“音美”是指译者在译诗的过程中,要注意在表达原诗思想的同时使译文押韵、顺口,读起来好听。如果歪曲了原诗的思想,即使在节调上取胜也不算是良好译本。在翻译诗歌时,由于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在充分把握原诗的风格后,首先要考虑到译诗的音美。
  汉语属声调语言,素有平仄之分。《杳杳寒山道》是一首五言诗,篇幅不长,全诗句式工整,平仄交替,工于音韵,叠词的使用更能让读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原诗一三句押尾韵/ao/,二四六八句押尾韵/n/。斯奈德的译诗是行内押韵,且不常见。如:第四句、第五句分别是半谐韵、辅韵,最后两句则均为辅韵。Gary Snyder译诗贯穿着他的自由风格,并没有在音律上刻意追求押韵。赵译是两行转韵,一二行、三四行、五六行和七八行押韵即aabb,韵脚分别为/il/,/ait/,/au/,/^n/,读起来有朗朗上口之效果。从译文便可以看出,加译虽工整却不长于音律,而赵译却和原诗一样押韵工整,没有损害到原文的音美。在英诗中,单词的开口大小直接关系到情感的表达,开口大的可表达作者情绪的激动,响亮厚重,而开口小的则体现作者的含蓄委婉,情绪压抑,也可给人清新的感觉。赵译的押韵韵脚形式富于变化,第一个韵/il/、第三个韵/au/较小,体现出周围环境的幽冷刺骨,第二个和最后一个韵开口较大,/n/音调低沉,联觉语音表示愁苦。由上可得,赵译的更符合“音美”。   (二)形美
  诗歌的翻译,首先要达意,其次要存形。存形则意味着诗歌的翻译也要体现出原诗的形式。《杳杳寒山道》这首诗中作者采用了大量的叠词,因此,如果译诗也能以同等的形式传达出原文的意思更为恰当。
  从形式上看,加译的八句诗中,只有第五行、第七行、第八行的形式符合原诗的形式。他打破句子常规的译法,虽然各行的音节不一,但没有韵脚不代表没有韵律,反而为诗歌的译法增加了灵活度。但是从许渊冲“三美论”看来,由于诗歌的形美是要达到长短整齐,对仗工整。“这并不是词语层面的翻译,而是同一首诗用另一种语言表述,这个过程中允许出现一些我自己独特的曲解,但仍尽量保留原诗的感觉。”(转引自罗坚,2016)因此,在形式上,他也不会为了屈求与原诗的形式对仗工整而放弃原诗的意境再现。赵译版本中,每一行的前两个单词均按照原文叠词的形式来进行对照。前四行均是八个音节,五六行是七个音节,七八行是八个音节,轻重相同,节奏和谐。由此可以看出,赵译的更贴合原诗,达到“三美论”中的“形美”,G译次之。
  (三)意美
  许渊冲先生认为,诗的翻译要在保持音美和形美的基础上达到意美,并且要能传达出原诗的内容来。诗歌的意美是翻译的关键所在,因为诗人除了描写环境之外,还要寓情于景,借物抒怀,意境就显得格外重要。
  加译的标题是Cold Mountain Trail重在强调寒山的小径,赵译的是The Cold Hill重在强调寒山而非道路。全诗的灵魂是标题,借助标题有时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表达诗歌背后深藏不露的言外之意。因此加译的标题更符合原诗内容。第一行诗“杳杳寒山道”,加译的“杳杳”是rough and dark,“杳杳”语出《古诗十九首》: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意为“悠远、昏暗”。在斯奈德心目中,“寒山”代表了“永恒自由的意象”,斯奈德时常有意地采取意译的方式,通过对某些意象背后所代表的异化,嘲讽和批判现实来反证绝对自由之可贵。因此rough and dark译者加入了自身的体验在里面,贴合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Cold Mountain在Snyder的译诗里被运用得最多,指称山的物象,象征禅的心境。赵译为long,long,只是单纯地体现了路很长,the path to the Cold Hill中的the path to指的是去往寒山的路,而不是指寒山的山问小径,hill通常是指较低矮的小山或丘陵,译者为了和下文的chill押韵而采用hill,有凑韵之嫌。因此,加译的第一句更符合原诗中的意境。第二行诗“落落冷涧滨”,“落落”写涧边寂寥冷落,加译增加了原诗并没有出现的景物——鹅卵石,大概是为了体现出山间水落石出和冰冷的意境而借用了小溪边的鹅卵石sharp cobbles,译者的自由意译构造出另一幅图画,太过刻意营造意境反而偏离了原诗的意图。赵译采用的是bleak,含阴冷和荒凉之意,倒也符合原诗意境。“冷涧滨”指的是两山之间的水沟边凄凉冰冷,流水的声音在空旷的空间回响,动静结合,突出周围的冷清,因此赵译的canyon ford更符合原诗的意境。
  第三、四行诗“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意思是这里常常有鸟儿啾啾地鸣叫,却空虚冷清罕见人烟。“啾啾”作为象声词形容很多小鸟一起鸣叫的声音,所以加译的yammering和chirping是符合原诗意境的,译者省略了are变换了语序。在英文中,sb.is always doing sth.表示某人总是处于一种状态,表达了说话的人对这种状态强烈的不满,因此加译的这句话不符合诗人当时的心境,诗人不应该是不满而应该是愁苦孤独的。赵译的Cheep,cheep,a few birds left and right指的是周边有一些鸟儿在吱吱地叫着,又失去了原诗“常常”的意味,若两句综合成“yammering and chirping,birds always left and right”。后一行加譯“寂寂”成bleak and alone,用来形容周围的环境阴冷,无人作伴,更不用说会有人来山里了。而赵译的lone,lone作为形容词通常是用来修饰人,而诗人是在这里是在写景,所以加译的更合适一些。
  第四、六行“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风淅淅沥沥刮向我脸庞,雪纷纷扬扬洒落在我身上,写出了风的动态感和雪花的舞动感。加译出了风的猛烈和动感,形象且符合常识习惯,slap用得很贴切,能让人想象到冷风扑面的刺脸感觉,有代入感。而赵译的就失去了原诗的凄冷气氛,原本是风吹脸庞,如果按照译者的译法,省略了be动词,就变成了脸庞主动去迎接风痛击,不符合原诗意境,失去了美感。后一句“纷纷雪积身”,按照斯奈德的逻辑,雪是移动的,从身前翻滚到身后,所以积在了身后。加译为snow piles on my back,勾勒出一幅动态的画卷,让人感同身受,也给予人想象的空间,译出了意美。赵译的sough是指风的飒飒之声,是另一幅画面,描写对象变成了风,直接写身体被雪覆盖,并没有体现雪的“纷纷”之感。所以加译的更符合许渊冲先生的意美。
  第七、八行“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朝”和“岁”属于单个名词,本身没有感情色彩,但将其叠用在上述特定的气氛中,就显得时间无限延长和心情的守一、执着,从而加强了诗意,富有了感情色彩。因为这两行诗主要写诗人不去理会春秋的内心感受,所以加译的morning after morning,year after year和赵译的day in and day out,year and year out也符合原诗时间的长短对照。只是加译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赵译的是第二人称,诗人常年居住在寒山,他本人是最了解寒山的,加译的第一人称更恰当些。综上,加译的版本更符合许渊冲先生“三美论”中的“意美”,赵彦春的译本更符合音美和形美。
  五、结语
  许渊冲“三美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注重音美、形美之外,还应关注原诗意境的传递,实现音美、形美、意美的转换,只有这样才能产出“以诗译诗”的“绝妙好词”。本文从“三美论”视角解析了《杳杳寒山道》英译本,研究结果证明Gary Snyder的译本更符合意美,赵彦春的译本更符合音美和形美。同时证明了“三美论”可以成为评析诗歌的一个尺度。
  作者简介:杨蔚(1993-),女,汉族,贵州毕节人,单位为茅台学院,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杨明兴(1987-),男,汉族,贵州遵义人,单位为茅台学院,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董惠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7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