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制造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卫华

  摘 要:伴随着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进步,我国制造业逐渐向数字化过渡,这对于制造业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行业竞争日益加剧,走低成本战略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选择。制造企业健康发展需要以成本为导向,经济效益的提升一方面需要提升生产效益、优化工艺流程,另一方面需要合理降低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而成本管理的关键又在于成本核算,通过对制造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各项费用消耗情况进行集中核算和评估,可以为生产计划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明确成本管控关键点,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目标,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制造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一、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成本管理思想相对局限,部分制造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受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的影响,对精细型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相对较少,这使得企业的成本管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部分管理人员的思维相对局限,成本管控仅仅依靠节约或者压缩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种成本管控方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效益,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部分企业的成本核算是一种事后核算,只是简单的进行成本分析,重直接成本控制,轻间接成本控制。第二,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部分制造企业不注重及时更新成本管理制度,制度落后于企业的实际管理环境和需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无法指导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针对生产车间的成本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对员工节约成本的激励制度欠缺,流于形式,员工的积极性不足。第三,实践中缺乏成熟有效的成本管控工具和信息化系统支持,导致成本核算基础数据缺乏系统支持,数据集成程度较低,导致无法实行标准化管理,进而导致成本核算无法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核算方法的重组、对特定产品进行经验的积累、核算方法的创新。专业的制造执行系统,只有财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才具备条件进行实施,真正能够成功开发的风险也比较大,而且这类系统具有行业和技术的专用性,并没有在其他不同行业或者治理环境不同的企业推广的价值。更多的企业由于追求生产制造执行数字化系统,而陷入了精细化管理蓝图与执行落地困难重重的泥潭之中,与成本领先战略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成熟可用的现代数字化成本管控系统和新型的成本核算工具和方法,在由传统核算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成本战略管理理念
  制造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应注重其系统性和长远性,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将成本管理思想融入企业文化,将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常规性、全员性工作,而不是仅仅依靠成本管理人员来完成,成本战略管理要体现整体性,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会对成本产生影响,因而应全面研究和分析成本管理所涉及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作为制造企业的管理层,在实施成本管理过程中,要以战略为导向,引入科学的成本管理思想,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局性、长远性的规划和管理;同时要注重对全员成本管理理念的培养,成本管理如果仅仅局限于管理层,则会无法落地实施, 趋于形式化,因而必须要做到全员参与,全环节控制。此外,制造企业应重视竞争战略的制定,在明确目标市场后,全面分析竞争对手,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成本管理方案,如可以确定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等,企业在制定竞争战略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类型的产品,根据產品的特性、市场需求、价格、用户群等,制定不同类型的战略。
  (二)重视关键环节成本管控
  1、研发环节
  研发设计环节会对成本进行预测和规划,重视研发环节的成本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制造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创新、优化设计,产品研发不能以质量最优为唯一目标,要综合考量价格、品质等。制造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管控体系,动态追踪和监测市场的最新技术、最新原材料等情况,以确保企业的生产技术能够与市场趋同,不能落后于市场;同时通过动态关注市场新的原材料,可以及时寻找可替代材料,在保质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价格。此外,在研发过程中,要重视价值分析,提升产品相关辅助材料适用率,同时优化设计结构和加工工艺,以保证先天性的产品成本结构趋于合理,避免过多人为修改设计,而增加物流消耗。
  2、生产环节
  生产环节的成本管控主要体现在物流的合理最优化利用上,降低消耗即是控制成本。制造企业要加强市场信息的关注度,及时根据市场动态、市场需求等预测和调整物料管理计划,以做到统筹合理安排,避免出现物流供应不及时,导致停工待料的情况,或者物流管理计划不合理、不配套,而出现物料库存积压的情况,造成资金占用。制造企业可以对各项物流实施定额管理,即依据生产计划合理根据各项物料的消耗情况,合理设置限额标准,物料领取人实名登记,一旦出现物流严重超额情况,则应限制领取,必须在向生产部门及材料管理部门申请通过后,才能继续使用,以此避免物料滥用。制造企业可以建立全生产环节物料流转信息化,将所有的正常及非正常生产行为进行如实记录,正确识别责任单位,加强各成本中心的质量成本意识,为正确落实管理和考核评价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库”基础,此外,生产环节还应重视生产设备的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避免频繁更换设备;同时可以延长检修周期、缩短检修时间,以有效管控检修材料费用。
  3、采购环节
  制造企业应实施精益化采购,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对采购申请、采购审批、采购执行、材料验收等环节的工作流程进行梳理,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可以适当的采取招标采购方案,避免暗箱操作,确保采购信息的公开、透明,自觉接受内部监督。制造企业可以加强供应商的选择,综合对比多家供应商提供材料的品质、价格、供应商资信等,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谋求价格上的优惠,达到合理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同时,针对采购环节的重要性,可以采取内部稽核,内部预算、内部精算等多种手段,积极研究套期保值、分析市场价格走势,对采购的实绩进行综合评价,为企业整体战略目标服务。
  (三)优化成本核算体系,
  为了提升成本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对成本核算体系进行优化,以满足制造业企业核算需求,解决核算内容繁杂、核算工作量大的难题,可以对材料成本、生产周期等核算内容进行改良,进一步提升核算的真实性。制造企业在核算时,应由企业领导统一安排,并由财务部门负责实施,对各个部门、环节进行全面的核算。制造业成本核算应以价值链为基础,对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全环节各个阶段的成本费用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将各个环节的产品价值体现出,根据成本耗费情况来推测成本动因,评估是否有增加成本投入的必要,对于成本消耗较为严重的环节,应综合考量其价值,对其进行优化或调整,通过对各环节作业成本进行分配和归集,明细增值点和非增值点,对作业流程进行优化,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制造企业通过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成本核算,根据作业耗费情况,将资源消耗分配到各作业环节,再根据成本对象消耗作业情况,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制定最优的销售策略,并且科学合理对产品定价。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逐渐转变发展理念,由关注生产效率向关注生产质量转变,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精细型生产转变,这有利于制造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低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制造企业重视成本管理,可以寻找企业利润增值点和无效成本点,加大增值环节投入,降低或者控制无效成本投入,可以拓展利润空间,助推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伟.我国制造企业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04):15-19.
  [2]李玮.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 2018, No.191(17):144+146.
  [3]刘德生.工业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其优化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 000(007):116-1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4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