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过程连续性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环境设计专业是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一门学科,在我国多所高校都有开设。不同高校由于学科背景不同,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2016年大类招生为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当下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评价机制单一、与社会脱节的三大困境,提出基于过程连续性的教学模式方法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并在实际教学改革中进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为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过程连续性 环境设计专业 创新型 培养模式 产学研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环境设计专业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环境设计理论和环境设计素养,掌握以城乡环境设计为主的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新型环境观念和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教学及工程行业从事环境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一门学科。
  环境设计专业2016版培养方案实行了大类招生,强调专业方向课程知识结构的方向性,体现了环境设计学科的发展方向。在经过大一、大二基础课学习后,分方向进行城市环境设计、乡村环境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的教学和研究,以保证学生在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基础,能够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发展定位,进一步深化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拓展不同方向的知识面,顺应培养方向的调整。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但针对这样培养目标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如何实现与毕业就业的无缝对接、如何完善从大一开始的“链式”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
  1改革背景:目前教学模式的困境
  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出现较晚,国内许多高校将其设置在艺术学一级学科目录下。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有不少高校开设了环境设计专业,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具有一定的规模。我国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体系主要形成于艺术院校、建筑院校、林业院校和工科院校,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在专业培养模式上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课程体系也受到院校及其学科背景的影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模式构建的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对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否满足行业、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人通过环境设计专业十年的教学经验中的观察,以及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走访,多方听取就业单位对环境设计毕业生的需求,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分析目前环境设计专业教学面对的困境。
  (1)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现有的设计课程无论是外部环境设计还是室内设计,城市环境设计还是乡村环境设计,基本都是“一课一题”,课题来源往往是来自于任课教师的实际项目,或是沿用往届题目,课题内容缺乏创新,无法体现时代前沿和热点问题。学生对于课题往往是被动的接收,很难形基于问题导向下的思维模式以及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框架。教学过程也缺乏根据课程内容特别设计的教学环节。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设计过程缺乏动力机制,仅以完成图纸为课程目标,导致成果水平不高。
  (2)评价机制较为单一。在课程考核方法方面,多数高校仍然延续考勤点名、作业评阅的考核方法,没有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设计相适应的考核方法,缺失能力考核方面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评价的内容较为单一。目前设计课程的评价基本都是以学生完成的图纸结合平时课堂的出勤情况为准,缺乏对学生中间过程的评价机制,这也导致不少学生一混到底,最终的成果质量低下。
  第二,评价的主体较为单一。学生最终成果虽然有集体评图的环节,但成绩的评定往往由指导教师或是其他教师基于图纸做出判断,学生也无法得到多角度的评价与指导。由于缺少学生汇报环节,也导其他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设计逻辑,评价结果难免片面和主观。
  (3)教学与市场出现断层。目前,大学生毕业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而用人单位也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苦恼。而目前的教学模式,缺乏用人单位的提前介入,并未让学生了解到市场的需求和要求,也并未提前搭建起校企之间衔接的桥梁。
  综上,我认为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要从基于过程连续性的“链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入手,提高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应用性。
  2改革思路:“过程连续性”教学模式的融入
  2.1教学目标与原则
  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是培养的重点。本项目的研究目标为:依据学科方向的前沿特征以及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循环性特征,通过对于培养模式的改革,为社会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2.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主要内容围绕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连续性展开,过程的连续性包含两个内容:第一,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过程连续性。第二,产学研一体化的过程连续性。
  2.2.1过程连续性的教学方法模式
  教学方法和模式基于前面提出的问题进行修订和整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果汇报”的连续性模式逐一展开。
  (1)提出问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下,应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充分了解课程目的和任务的基础上,可以由学生进行自主选题,并且针对选题进行详细的论证,最大化的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打破设计课单一命题的传统。
  (2)分析问题。在设计课进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收集、数据分析、思维导图等方式分析问题,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设计逻辑,使自己最终的成果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3)解决问题。设计课程安排可以studio讨论小组的模式进行,由教师参与小组讨论,逐一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头脑风暴,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并在在设计的各个阶段,进行阶段性成果匯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成果匯报。在课程提交成果的阶段将指导老师单一的点评改为汇报、展览、答辩等多种形式。一方面能更深入了解学生的设计思维过程,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技能都是未来进入工作岗位所必备的技能。
  2.2.2过程连续性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
  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课程是随着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需求而产生的一系列实践教学课程,是集学习、科研、实践于一体的教育形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岗位、社会脱节的问题。
  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需求。
  以往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主要合作形式为定期安排学生前往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安排学生前往科研机构参观学习,合作形式单一、合作深度不够。
  过程连续性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及早引入企业介入教学,提前为校企间搭建衔接的桥梁。
  (1)前期。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本科一年级阶段就可引入多种类型的企业进入课堂,为学生讲解时代热点和就业情况,为学生二年级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打下基础。设计课程开始的初期,可以邀请一线设计师和企业进入课堂分享和课程内容相关的新方法、新案例,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2)中期。可与对口企业形成大学生实习基地的稳定关系,并在在企业推荐、高校考核的基础上选择校外导师,颁发聘书,形成企业和导师资源库,定期对学生开展实训指导,例如:带领学生进行调研、参观企业项目,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内容;在课程进行中,邀请设计师进入课堂,参与学生的studio讨论,或是开展主题报告,为学生提供不同角度的建议和意见;企业冠名设计竞赛,将竞赛与课程结合,更好的激励学生,并为以后参加高水平的竞赛打好基础;校企联合举办暑期训练营。这些活动可将企业的需求提前输入课堂,也让学生在实训中得到锻炼,今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3)末期。课程成果的评价以组织学生汇报为基本形式,邀请不同类型企业和设计师作为嘉宾参与学生的答辩,从多种评价机制丰富成果的评价方式,也让学生能更加了解不同评价主体的意见。结合竞赛的设置,可设置评奖机制,由企业向优秀的学生颁发各类奖项,或是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的机会,提高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动力,也便于企业了解学生的水平,为后期人才的输出提供基础。
  (4)后续。在学生与企业签订工作协议进入企业工作后,对学生的工作状态进行追踪,听取企业反馈,为今后教学模式的调整提供参考。
  过程连续性的教学模式方法和产学研一体化分别为两条完整的链条,二者之间又相互的渗透和穿插,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研究能力,并为未来良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也使得企业能够吸收更多优秀的毕业生。(图1)
  3改革成果
  本研究以201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流专业子项目建教学改革为依托,对基于过程连续性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及实践,取得了如下成果(图2)。
  (1)签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
  (2)开展与设计师面对面学术报告。
  (3)组织企业对教学过程进行指导。
  (4)组织企业对教学成果与学生交流、进行评价。
  (5)建立校外导师制度及企业导师资源库。
  (6)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提高学校就业率。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基于过程连续性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实践,本研究的实施可更新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及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4结语
  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高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杰出人才的重任与使命,而创新性是得以立足时代前列不被淘汰的根本。高校教育模式应当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而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在教育模式中引入基于过程连续性的模式改革,有利于学生及早养成创新性思维,并使理论结合实际,将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在引入企业介入教学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机制和未解决的问题,比如外地企业如何便捷的介入教学。2020年新冠疫情下产生的网络教学平台如钉钉、雨课堂、超星平台、腾讯会议等,为远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和模式,也使未来校企结合模式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
   基金项目:课题来源:本论文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流专业子项目建设任务书(创新创业教育类):基于过程连续性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资助。
  参考文献
  [1] 李丽.创新创业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5):83-85.
  [2] 熙文.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课程考核改革研究——以《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03):146-149
  [3] 张翠玲.高职文科类专业产学研结合的策略与途径[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4] 刘娟.北京高校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机制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04):110-115.
  [5] 周璐琼.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协同育人策略[J].科技风,2020(13):262-2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53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