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金洪吉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从腾飞转至平稳发展,这种发展态势是科技创新不断作用的结果。有科技创新才有了竞争实力,掌握科技的人才才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各大院校在新时期、新背景的核心内容。通过人才培养来满足社会创新发展需要,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进步。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才资源。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型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1(a)-0210-02
  1  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1)学生就业观念得到转变。原有的教育模式下,就业观念陈旧,对于创新创业无法接受,导致就业困难成为常态。而创新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强,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更高,创新教育下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加活跃,创新行动更加直接,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见,将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进行有机融合后,学生的技能应用更驱向创新应用方向,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业观念表现出积极性。(2)学生职业能力得到持续提高。信息革命时代,科学技术创新性是社会的发展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只有不断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高能力、高水平、高素质、高热情去面对职场,才能持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从而夯实自己就业能力,将梦想的职业规划转化为现实。(3)教育水平迅速提升,教育能力更强。高职院校实现创新教育后,教育模式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上,而是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自主实践等多种形式共存的局面。此时,校企实践平台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更接近市场需求,从而形成教育水平高,教育能力强,教学方法多元的人才培养体系。
  2  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2.1 重新定位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1)在理念层面加强创新培养,将创新作为主要教育目标。重点对学生的心理、理念、思维、意识等进行创新教育,改变学生的传统思维定式,从长远发展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在行动层面加强创新培养。创新创业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行动能力,使学生有能力自主创业。在这一过程中,创新创业的主要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3)要以创新创业作为培养新模式,注重自由创新,在学校的帮扶下能够自主创业,从而形成自我就业的培养目标,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2.2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创新教育需要全新的课程体系作支撑,才能突显出创新的作用和影响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课程体系的熏陶下中,能够运用所学去创新方法、技能、工艺等,成长为社会急需的创新人才。因此,课程体系的重构需要从理念转变上、结构合理上、科学穿插上等进行科学规划,突出创新;此外,要从学校所处的地域经济、文化等特点出发来科学配置课程体系,目的是为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创新人才。所以,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专业渗透要增强,边界要模糊化,课堂比例相对降低,實际和自由创新设计比例要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
  2.3 综合运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
  (1)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最好的方式。在双创模式下,实践要多元化,自主实践、集体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等要结合与穿插。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和教育目标出发,在实践环节进行大胆创新,给学生提供自由、宽松、创新性强的实践项目,通过项目引导、合作激发、实践带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构建开放性质的实验场所,实验设计以创新性和综合性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要加大创新培养的重视程度,建设开放性的实验室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实验场所,将学生的好动特征挖掘出来引入创新教学中。同时,实验设计要偏大综合设计类型,增强学生的知识连贯和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的有机结合。(3)鼓励学生组建兴趣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社团需要教师的帮助和规划下完善起来。在社团活动中,方案设计可请教师评估和给出修改意见。通过活动学生设计自己的作品,具有原始创新性的设计鼓励申请国家专利进行技术保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保护思维。(4)创新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常用手段,为了激发创新思维,调动学生时常将创新意识付诸行动,在毕业设计选题、结构设计、内容研究、结果检验各环节都需要以创新为前提。立足实际,结合市场发展需要,本着创新出成果的理念,在决定设计题目前,以兴趣为导向,利用兴趣来激发创新思维,同时在结果检验时,要对创新性强的题目进行评估与激励,并以学生太态为目标,快速完善教学内容与课程,从而使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水平持续上升。
  2.4 深挖技能竞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价值
  (1)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使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到竞赛活动中。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面对的是全体高职生,根据高职生爱动不爱静的特点,积极创办多元化竞赛活动,表现出竞赛活动的性质差异性、水平差异性,目标差异性等,从而吸引全体高职生积极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思维得到启发。例如理论创新型竞赛、设计创新型竞赛、艺术创新型竞赛、技能创新型竞赛等等。不同类型的竞赛会吸引不同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能够按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也能在竞赛中夯实理论和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2)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水平,使竞赛培训能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无限的,但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不断的启发和引导,因此竞赛时学生需要专业的指导教师,从理论上、应用上、创新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这种专业指导教师需要从学校管理层面出发,运用特定的竞赛基金和培训方案来激发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是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经验,行业的发展趋势等寻找最佳的切入点来指导学生提高创新能力,从而使竞赛表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不断补充和提升自己,真正做一名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教师。(3)通过加强技能竞赛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保障竞赛准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竞赛中想要提交一份优质的竞赛作品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支持直接关系到作品所需的材料、质量、场地、人员配合等。因此高职院校在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过程中,要加大物质条件的投入,例如场地、设备、资金等等,给学生创造一个物质条件支持相对宽松的创新环境。此外,竞赛目标还可以与企业目标相结合,使企业积极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为竞赛注入充足的物质条件保障,竞赛中产生的优质作品能够直接进入企业转化为生产力,对提高学生的就业信心有较大的帮助,对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具有较高的推动作用。(4)贯彻落实技能竞赛开展的目标,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助力。开展竞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完成自己设计的作品的过程中,能够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将相关领域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穿插,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竞赛的开展是以服务市场为导向的,因此竞赛的开展需要科学合理有效的实施策略来保证竞赛项目的顺利开展。学生在竞赛过程中,专业进一步打开,创新思路得到激发。高职院校要重视竞赛过程的保障与控制,为学生的创新成果护航。   2.5 建立多方协同的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需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出发点,从学校、政府、企业三个维度来促进培养模式的优化,从而形成多方协同机制,在机制内为学生成长提供充足的创新指导和相关咨询。因此,高校不但要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知识助力、机会助力、项目助力,还要提供精神助力和服务助力,通过与政府的协调,与企业的协商,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场所、经费、项目、政策等,使學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有坚实的后盾和服务平台,能够放心大胆地进行创新创业。这种多方协同培养机制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更有深度,学校与政府之间协同更有广度。
  2.6 优化创新型人才的考评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精神层面和行动层面进行双层创新培养,培养效果的检验方法是考评,也就是教育质量的评估。为了实现科学性,评估时将教育目标、教育手段、教育课程、教育模式等都考虑在内,能够满足双创要求的才能给出质量评估的好评。所以,考评体系要科学完善,透明公允,能够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起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目标。
  2.7 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教学工程,需要多方沟通与协作,才能形成有力的保障体系,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需要从教育高端团队的构建上,课程体系的完善上进行保障机制的完善,将国家政策与创新补贴落实到位。
  3  结语
  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团队等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构建理论与实践、实践与课外创新项目结合;课程教学与专业竞赛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技能鉴定与教学实践结合的“四结合”课程教学体系。根据这个培养过程,完善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形成一套适合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青,李光宁.基于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7-19,32.
  [2] 孔焱,王彬.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2):5-7.
  [3] 徐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9):39-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8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