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阐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思想、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论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行途径,探讨校企协作的必要性,开展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提出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思想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的核心思想是:以成果导向引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及持续改进机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倡导成果导向,提倡根据专业办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毕业生素质培养要求,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毕业生素质培养要求为导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定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可行性方案,包含了教育目标制定、教学设计、师资建设、教学资源呈现、学习评价等方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持续改进机制,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与提升措施,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符合行业、职业的发展需求。
  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
  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培养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并具备创新能力,能解决职业岗位的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专业岗位特定技能,满足职业岗位提出的人才素质需求,同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态度,以适应行业的持续发展需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导思想契合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宗旨,其培训体系囊括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个关键环节。
  3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协作的必要性
  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校企协同育人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可行路径。其一,通过校企协作,有利于高校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推进专业教学与时俱进,順应时代发展。其二,通过校企协作实时掌握企业运行机制与岗位人才要求,学科教学依据职业岗位要求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取长补短,高校共享企业的前沿技术与先进设备,企业共享高校的人才资源与科研环境,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研发与高校的实践教学成本,拓展了应用型人才的培训途径。
  4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
  4.1人才培养目标制定
  围绕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素质要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力求体现专业特色与学科前沿,引入行业参与共同制定,强化个性化培养,同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与优势,制定符合地域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制定好的培养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随着行业与社会发展及职业岗位具体要求及时进行优化。
  4.2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确保证毕业生素质达到对应行业现有的质量标准,体现在教育教学中,即是明确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具体涵盖工程知识、现代工具运用、问题分析、项目解决方案、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详细毕业要求。要求中多个指标均与复杂工程问题相关,需通过校企协作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携手开展教学指导活动,促进学生熟练运用科学理论、工程基础与专业技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同样,毕业生项目管理能力、职业素质、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均为重要的人才质量标准。
  4.3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要围绕培养目标并促进学生毕业要求的实现,完善课程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持续更新机制,强化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有机融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倡导充分考虑工程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特点,注重课程教学设计,强化实践教学与实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要注重对学生工程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要体现当前工程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引入工程实例开展教学活动,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实践课程、生产实习、工程实训、专家讲座等内容。密切联系用人单位,邀请企业导师、管理人员、专家参与课程建设,深入论证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
  4.4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教学团队的教师数量与结构层次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聘请行业专家与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教师的工程背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专、兼任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程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定期开展教师挂职锻炼、企业培训活动,促进教师获取、更新工程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素质。进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开展“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针对专业教师的考评机制要注重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激励,同时,加大“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的经费投入。
  4.5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与企业协作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搭建人才培养工程实践平台,专业教学以行业、企业为依托构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高校与企业联合,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与实践教学环境,高校共享科研环境和人才资源优势,共建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争取更多实训机会,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应用水平,在生产一线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鼓励、指导学生尝试科技创新探索,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丽.发挥行业协会优势促进校企合作发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07):72-74.
  [2] 张东民.应用型本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探讨[J].价值工程,2017,36(32):138-140.
  [3] 马亲民,王晓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251-2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5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