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造业企业业财融合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亚丹
摘 要:业财融合作为一种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它能够在企业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将业务工作与财务管理同步结合,以达到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和运营决策的目的。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伴随着业务规模扩张,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为了提升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建立业财融合管理体系能够基于业务开展状况明确财务管理目标,进而影响企业的资金控制和财务决策。本文以制造业企业为主体,研究企业业财融合实现路径。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业财融合;策略探讨
一、制造业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实际上,业财融合是新时期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员转型的方向导向,在传统会计核算思维的基础上,实现新型业财融合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发展,让财务人员能够深入企业经济业务,辅助企业掌握外部环境变化趋势,实现对经济决策过程的监督管理,以保证企业的长效发展。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实施业财融合的重要性可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业财融合是新时期财务会计人员转型的职业要求。新经济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应当涉及基础核算、资金管理投融资计划、经济评估、财务预测、成本控制以及绩效评价等多方面内容,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核算与报表编制。这就需要企业财会人员尽快适应外部环境,在传统核算工作的基础上深入一线业务,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发挥业财融合效应,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另一方面,业财融合是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多。要想保证制造业企业的稳定发展,就需要以企业的经营管理内容为基础,打破事后管理的思维界限,以财务指导业务、业务反馈财务的方式,通过对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质量,进而提升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
二、制造业企业实现业财融合管理模式的路径
(一)搭建业财融合管理系统
业财融合模式的应用,实际上就是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融合,在保证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高度集成性的基础上,企业管理层及相关管理部门才能及时了解企业的投资动向、成本核算数据、预算执行进度、资产结构变化等情况,全面把控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基于这一理论指导,制造业企业可以将业财融合管理系统细化为资金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和ERP管理系统。其中,资金管理系统下可以细化为合同管理模块、费用支出模块、费用报销模块等;业务管理系统下可以基于业务项目将系统划分为采购模块、研发模块、加工模块、成本模块等;ERP系统则包含信息数据转换、信息采集、账务处理、财务凭证生成、报表管理等内容。
(二)業财融合系统中的内容管理层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其业财融合的切入点就是企业价值链,即通过对业务价值链的梳理,明确增值环节与非增值环节,并从战略规划、采购管理、产品管理、销售管理、业绩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等层面出发,开展差异化的管理工作。例如:以客户服务管理环节为例,由于客户是企业发展的根基,制造业企业需要重视客户信息管理工作,对客户资信、意见反馈等信息进行记录跟踪,对客户实行分级管理,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将相关信息反馈到产品管理环节和销售管理环节等,实现各管理环节的联动增值。以业绩管理为例,制造业企业可以定期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和部门创造价值进行评价,而业绩评价结果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直接挂钩,以此达到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以产品管理为例,产品制造作为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外部市场环境的预测以及内部资金状况的调查,针对自身的产品开展销售预测,并反馈到生产计划当中,保证企业内部管理对外部环境适应性。
(三)业财融合系统中的目标管理层
业务与财务的融合需要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协调统一,在管理目标上达成一致,既要以业绩为先,也要考虑到企业整体的价值效益。具体来说,制造业企业需要对原本的业务流程进行设计优化,将财务管理工作嵌入业务流程当中,发挥财务部门对业务活动的指导作用,完善事前预测、事中调整及事后评价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为了强化财务管理工作与业务活动的紧密联系,制造业企业还应当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要求管理会计人员要专注于预测分析和财务决策工作,服务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同时,将价值创造和风险控制融入业务活动当中,在管理会计人员的指导下,企业通过审核费用报销关口的方式识别业务环节风险因素,主动与前端业务部门进行信息互通,共同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有效切入业财融合管理体系当中。
(四)业财融合系统中方法管理层
业财融合管理系统的搭建不仅需要对管理内容和目标进行明确界定,还需要采用差异化的管理方法,突出业财融合管理模式的优势。其一,制造业企业可以以预算管理作为推进业财融合发展进程的工具,将企业中的资金、物力以及人力等资源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当中,联合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编制预算计划,为后续业务活动的资金收支工作提供依据,也能够实现对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其二,发挥财务分析对于企业运营管理的作用。依据制造业企业的业务运营特征,构建有效的财务数据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下对企业的业务环节进行深度分析,形成详细的财务分析报告。例如:企业可以结合历史财务数据建立营销分析模型,对每一种营销方式进行成本和效益的区别分析,从而制定出更科学的销售方案。
三、制造业企业业财融合管理模式应用的保障机制
(一)创新财务管理模式
在业财融合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制造业企业需要重构财务管理体系,为业财融合管理机制提供运行保障。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应当对财务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以及管理流程规划等内容进行革新,通过设置销售财务、资金财务等岗位,在业务部门中安插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员,既能够提升财务指导效应,也能够强化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针对业财融合制定一套完整的操作规范,包括部门职能设定、授权审批制度、财务报销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信息转换标准指引、信息数据端口流程等,要求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遵循统一的管理制度,并提高财务与业务信息互通效率,为业财融合工作的推进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
业财融合管理模式的应用需要完善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持,因此,制造业企业应当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工作,搭建财务共享系统。财务共享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将财务人员从大规模的单据处理、数据采集以及报表编制的工作中分离出来,避免手工处理数据的复杂性,降低数据整理的差错率,也能够让会计人员投入到职能转型工作当中;同时,制造业企业还可以以ERP信息系统为基础,设置系统数据自动更新功能,实时掌握企业的财务、采购、销售、生产、仓储、项目、客商、人力资源等信息数据,减少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信息融合。
(三)推动财务人员转型升级
业财融合管理模式的应用对传统财会人员的工作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制造业企业要关注会计团队的建设工作。从财务人员自身角度来说,财务人员要不断调整对自身与外部环境的认知,明确职能转型的方向,在具备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和掌握财务管理、金融、贸易、现代管理等多方面领域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参与到业务活动与经济决策等工作中,发挥自身的预测导向和价值创造功能;从企业角度来说,制造业企业应当加大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开展职能转型,并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提升会计人员学习效率,为企业业财融合工作的推进提供有力的人才储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制造业企业逐步推进业财融合管理模式的应用,是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制造业企业要基于信息技术搭建业财融合管理体系,并做好财务转型、人员转型和信息系统升级等工作,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和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熊裕平.浅谈企业业财融合的实现路径[J].全国流通经济, 2019(12).
[2]王雄武.基于价值创造的制造企业业财融合分析[J].财会学习, 2019(23):78-78.
[3]李建春.企业业财融合相关问题分析及措施探讨[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00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