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德格尔与庄子关于人与世界关系观点的联系与区别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其思想涵盖领域广,经常被作为比较哲学中中国哲学的代表。而海德格尔是德国一位重视中国道家思想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而其思想也与庄子所讨论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有很高的比较价值。分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可以看到:海德格尔与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念都强调人或者这一存在,在本源上是与世界存在联系的,是不可分开和割裂的。但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即庄子强调人的在世者身份,没有明确其对于世界发展的关系;而海德格尔侧重的是人与其他存在的联系。海德格尔与庄子在人现世状态问题上观点有相似的地方,但不同点也很明显,“此在”被抛入世界中,总是非本真的沉沦于世界与他人“共在”,只有通过“考虑死亡”才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庄子摆脱“共在”的方式是心斋和坐忘,放弃自我,归于虚空,万物齐同。
  关键词:海德格尔;此在;真实的此在在—世界—之中—存在;庄子;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B51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4-0139-03
  一、海德格尔与庄子的渊源
  庄子一直以来被作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学术界所研究,但是他作为一个在先秦时代的中国思想家,其思想的覆盖领域绝对不会像德国古典哲学或西方现代哲学家们那样专精深,即在很大程度上庄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一个道为纲涉猎很多哲学问题的,这就导致了在做比较哲学的时候,会看到许多哲学家的思想似乎都与庄子有相似性,或者是谈论了同一个问题,比如伊比鸠鲁的快乐观,再比如后现代生态伦理。在一众比较之中,有些是本来没有任何关系的,但也有确凿证据显示二者真正在历史上发生过联系的,比如,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海德格尔。虽然无从得知他受庄子(或者说是道家思想)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但可以确定的是,在那一次德國学术界产生“道家热”的时候,海德格尔也是其中一员,并参考过庄子的思想。一次在凯尔纳家中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上,据皮采特回忆,海德格尔在谈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置于另一个人地位上去的时候,为听众讲解了《庄子?秋水》中鱼之乐的故事;在其《田间路对话》中,海德格尔征引了《庄子》第26章《外物》中庄子与惠施有关“无用之用”的对话,当然,更加著名的应该是海德格尔对于
  《道德经》的认可,那虽然与庄子本身的思想体系是有些区别的,但海德格尔重点提到的“道”,也是庄子的核心。他在《语言的本质》中提到过:“道能解释为一种深刻意
  义上的道路,即开出新的道路,它的含义要比西方人讲的‘理’‘精神’‘意义’等更原本,其中隐藏着‘思想着的道说’或‘语言’的‘全部秘密之所在’”。“道是人类思维得以推进的渊源。”所以海德格尔是确确实实接受过庄子所代表的道的理论,这就显得二者之间的联系不会那么生硬了,同时这也就要求在选择进行比较哲学的角度时,不应只把他们当作两个独立的体系,而应该在那种“令人惊喜的巧合中”寻找本身就可能包含的“我中有你”的因素。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海德格尔遵循的生活方式也与庄子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相合,这更为海德格尔和庄子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另一种支持。他不像康德那样是理性道德的独身者,也不像萨特那样钟爱后现代式的婚恋关系,海德格尔像庄子一样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家庭,享受人世的乐趣。与此同时,海德格尔还因为喜欢住在乡下而出名,他大部分时间在乡下离群索居远离人类社会。他在《我为什么住在乡下》中曾比较明确地阐释过这种生活选择:“严格说来,我自己从不观察这里的风景。我只是在季节变换之际,日夜地体验它每一时刻的变化。群山无言地庄重,岩石原始地坚硬,杉树缓慢精心地生长,花朵怒放的草地绚丽而又朴素的光彩,漫长的秋夜山溪的奔涌,积雪的平原肃穆的单一——所有的这些风物变幻,都穿透日常存在,在这里突现出来,不是在“审美的”沉浸或人为勉强的移情发生的时候,而仅仅在人自身的存在整个儿融入其中之际……他认为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这种哲学思索不是隐士对尘世的逃遁,而是一种自然过程。与海德格尔相似,庄子是一个更为彻底的隐者,他的隐逸思想是以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齐物”“逍遥”为支撑的。全身而退地归隐于自然之中,“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自然,以上所述皆是笔者列出的证明海德格尔与庄子可以进行比较并且很大程度上思想会有相似性的先决条件,而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二者关于“人在世界中”存在的问题。
  二、海德格尔与庄子的“人与世界”
  作为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海德格尔的主要思想集中于《存在与时间》这部巨著中,包括“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逻辑与判断”“真理构成”“先于理论认识的经验”“事实性生命”“此在的存在方式”“时间性问题”等等。而值得注意的是,庄子也对于人在世界中和人与世界的关系有比较明确的一套思想,因此本文将针对“存在”——主要是“人在世界中的存在”进行比较分析。
  (一)此在、我与世界的基本问题
  在海德格尔之前,传统哲学中对于存在和存在者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在研究这个问题时,采用的多是首先把主体理解为存在者,以理解存在者的方式去理解主体,主体总是被解释为自我或意识之类的东西,即把主体视为某种现成的存在者。而海德格尔认为,形而上学所要追求的意识之外的存在:存在者的存在和主体本身的存在,因此提出了此在(Dasein)。此在是抽离于日常意识之外的存在同时察觉自身的存在,是指正在生成、每时每刻都在超越自己的人。而主体本身的存在方式就是生存和在——世界——之中——存在(dasIn-der-welt-sein),这被认为是此在的先天建构。在海德格尔那里,世界和此在之间不再像主体性哲学描述的那样是一种具有先后次序的奠基关系,而是交互奠基。早在人意识到自己为主体,世界表象为客体之前,人就已经存在于世界之中。即换句话说,人早在自觉为一道德主体之前,就注定以“在世存有、共同存有为其存在模式。”他把世界视为此在的本质性构成环节,甚至此在本身就由世界决定。他把世界看成是人之群体、神圣的语言等等。他指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面向世界的过程中敞开自我,让万物得以显现。他提出的熟悉状态不是说此在认识了这些人和事,而是强调此在先天地与世界上的事物存在关联。海德格尔认为:在与这些关联亲熟的时候,“此在”对于自己有所意蕴,即就它的在世,此在原始地理解它的存在和能在。而《庄子》中对于各种存在的关系的态度为:《齐物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所以可以比较明确地看出,海德格尔与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念,都强调人或者说这一存在,在本源上是与世界(万物或者道家中所讲的“天”)存在联系的,不是孤立的一个东西,而是不可以分开和割裂的。   但笔者认为,同时也要注意,二者的理论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细究起来,首先海德格尔话语体系中的“世界“主要可以有四种不同的解释方式,即(1)作为现成存在者的整体(现成存在者是指现成世界中存在的物、自然物和有价值的物,如人,房子,天空等等,与上手存在者相对);(2)作为现成存在着的存在,表示可能的现成存在者的范围;(3)作为此在生活在其中的东西,即此在所在的公众世界或周围世界;(4)世界的结构。世界性世界。而庄子讲的“天”,一作“道”“法则”讲,即非一种特定的实体;一作“世界”讲,即除了我以外的存在,是万物。其次,庄子强调万物归于道,即最终万物是一体的或者讲在最原初的时候万物齐同,即大致是一个从原初背离而又回归的一个过程。而海德格尔在西方哲学的体系下,尤其是近代科学发展的影响下,提出“人是世界的构造者”,世界的整体性是由此在的经验得到的,“世界属于世界——构造”,由此在产生,由此在表象。这一点就与庄子所讲的世界原初即为整体而要归于整体有很大的区别,即庄子还是强调人的在世者身份,而且没有明确提出其对于世界发展的关系问题。同时海德格尔所侧重的是此在(人)与其他存在有联系,以“共在”的方式存在,而具有交互性并不等同于万物归一,即在两种理论中,此在与世界联系的程度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尽管二者关于人或此在的存在理论有相似之处,还是不能忽略二者的差异。
  (二)人在世界中的现实问题
  既然是人在世界中,形而下上,就免不了操心(care)和被世界塑造。对于这一点庄子和海德格尔都进行过比较详细的分析。在海德格尔看来,世界并不是物的单纯聚集,它并不是可以供我们直接观察的对象。而上文中提到,海德格尔不把此在规定为一个孤立的东西,此在在世界之中的生存是此在的基本存在方式,因此“此在”生存着就是实际在周围世界中的忧劳。在此在的三个性质中,包含“沉沦”,即它是一种寓于存在者的存在。此在被抛之于世界,并总是非本真的沉沦于世界之中,在沉沦中与他人共在。“共在”(Mitsein)是指他人与我以这种共在的方式而存在于世界之中的“此在”,称为“共同此在”。作为共在,此在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人支配。“我們总与其他人一起存在,并且在这种一起中参与大众的一切,然后丢失自己,被抛地筹划自身,接着就是沉沦:闲言、好奇、两可”。即在世界中,尤其是近现代社会,人们忘记了自由和为自己而活,不真诚的此在缺乏对自身存在的觉察之下过活,其日常活动迷失于群众无意的磨合,任由自我的意向为社会所构筑。而海德格尔认为,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其他人不能将我们从空无中拯救出来,我们才有可能不为他们而活,停止强烈担心他人的想法,停止被他人的意志和经验世界所支配。
  而在庄子的思想体系,尤其是隐逸思想中,抛却那颗“间间、詹詹、惴惴、缦缦”的心、解除现实之中作为俗人之“我”的种种心理困顿是非常重要的。“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而轻亡其身,岂不惑哉!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所以要打碎加在“我”这一存在者身上的种种藩篱——让人性重新归附于自然,并达到超然俗世的状态,以自由精神的形式存在。如在《庄子?应帝王》中混沌的故事: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混沌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不存在于他者经验世界中的存在者,而儵与忽按照他们的经验世界中的规则为混沌凿七窍,这其实就是一个混沌被外部世界所塑造、所同化的过程,而结局是混沌不仅丢失了自己,还失去了生命,即导致了此在的消亡。
  综上所述,海德格尔和庄子在关于人现世的存在状态问题方面主要观点还是很相似的。而更进一步分析,二者的主要不同点主要在于摆脱不真实的日常的方法。海德格尔给出的方式之一是“考虑死亡”,具体是指人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才能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即用“死”的概念来激发我们真实地“生”的欲望。不将人逼到对生命终结的感知的程度是无法使人在精神上觉醒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死亡”只是作为一个指引,并非直接导致这种转化。“把死亡拉进此在之中,以便在此在的辽阔源渊(abgründigenWeite)中把握这种此在,并由此也完全度量出原在真理之可能性的基础(Grund)。”这样,我们会意识到他人不能将我们从“空无”中拯救出来,我们才有可能不迷失在不真诚的此在所在的社会化的、群众无意的磨合中,而会让真诚的此在察觉自身的存在。
  而庄子所给出的主要的方法为心斋和坐忘,通过“心斋”与“坐忘”的改造使人心归于真朴、不造作继而归于自然的状态。这是一种全身心的纯粹之隐,追求的是心的解放。《庄子?人间世》中有言:“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即心斋的最后是失去对于自我的单独的认识,而是归于虚空,“吾丧我”,万物齐同。
  三、海德格尔与庄子的比较反思
  尽管二者的理论,尤其是庄子的理论与我们之间隔着巨大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依然很值得让出于现代或者说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人们思考自身应该的存在方式。我们明白是时候克服我们的“突然陷进的状态”,我们每天都应该进一步认识虚无,只有我们自己才能逃离掌控,达到海德格尔所说的“真实”的状态,或者庄子所讲的“吾丧我”的境界。当然,之前我也曾探讨过这种境界是真的可以达到的吗,因为人生在世无可避免被各种俗世所裹挟所塑造。是不是我们只有向庄子一样,彻底遵循隐逸精神,或像海德格尔一样生活在乡下,“采蘑菇,在乡间行走,避开电视、飞机、流行乐”——远离社会和现代文明?答案是否定的。很多时候哲学带给我们的只是一种观点和一种指引,至少它会让人意识到日常此在的非真实性,并逐渐向真实的本真的状态靠拢,哪怕依然相距遥遥或只是无限逼近。回顾本文,不难发现,虽然说的是海德格尔与庄子的比较,但是笔者有的时候会出现以海德格尔的思想和话语体系为主的情况,即将庄子的思想或提出的概念在海德格尔的体系下寻找相似词替代进行阐释,比如将庄子所讲的也归纳成“在世界之中存在”等等。这是一种清晰地比较思想异同的方式,但是这也恰恰反映出一个比较哲学中常常存在的一个问题,即由于近代中国哲学式微,现代研究哲学的话语体系基本建立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中,很多时候是用西方的分析模式来套中国哲学,或用西哲来代替中哲中的概念。笔者认为,这就导致以下问题:(1)在没有深刻理解二者理论的情况下,很难把握中国哲学中的某一话语与西方哲学中的某一话语是否代表着完全相同的意义,即是否可以直接替换。如中国哲学中的先验和超验是借鉴、应用了西哲中的概念,但是在解释某一中国哲学理论的时候,有时很难说清其真正内涵;(2)将中国哲学放在西方哲学的认知方式之中理解,会使中国哲学失去其本身体系的完整性,忽略在中哲话语体系中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比如经验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二分、主客的二分等等。
  笔者限于学识和对二位哲学家理论的认识程度,并不能更全面、更彻底、更深入地呈现二者理论的异同。这是需要改进的一点。且限于史料的丰富度和研究时间,并没有很好地确定海德格尔哲学中哪些理论是很明显受到了老庄思想的影响的。即总体来讲这是一篇从西方哲学视野中看庄子哲学的文章,或许在掌握足够的史料和海德格尔的思想发展史之后,可以做到在老庄的体系下研究海德格尔的部分哲学。
  参考文献:
  [1]鲍克伟.从此在到世界——海德格尔思想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德)海德格尔.我为什么住在乡下[M]//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郜元宝译,张汝伦校.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3]冯卿.浅论孔子、庄子的隐逸思想[J].学理论,2014(33).
  [4]张汝伦.《存在与时间》释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5](德)海德格尔.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6](先秦)庄子.庄子人间世[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作者简介:王诗语(1999—),女,汉族,山东招远人,单位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研究方向为东西方比较哲学。
  (责任编辑:李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7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