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们已经承认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将课堂与学生的已知经验联系起来,给予其良好的课堂体验。生活中包含一些所学的数学原理,生活化教学下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效能感与满足感,学生后续会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富含激情生动活泼的学习,掌握学科知识不再是难题,这于学生未来学习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4-0062-02
前言
系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并不是说说而已,虽然在课堂上教师已经发生了变化,能够让学生思考总结和归纳,但是若学生大脑中没有认知结构难以将这一时间有效利用起来,难以就某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教师创设生活情景,使情境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契合,确保学生能够增加时间和注意力的分配,后续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学生片面地认为数学不可战胜,闻数学而色变,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教材中的公式难以理解,这更让学生内心坚定了这一想法,学生产生了退缩心理,根本不肯主动探索学习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教师虽然为每个学生提供他们所需的学习时间,但是学生始终在数学外围转圈,根本没有真正进入数学世界。表面上看学生也增加了时间和注意力的分配,但是实际上分析可以发现其根本是在做无用功,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这一阶段学生本身就需要成绩来肯定自我,然而学生无法通过学习获得自我效能感。学生在实际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然而长时期在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学习导致学生兴致缺缺,消极情绪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及时捕捉学生的这一变化,未能积极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学生没有恰当的线索提示,个体无法将数学信息提取出来,学生对数学产生了错误认知,这一认知停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一边想要尝试一边否定自我,思维处于矛盾斗争中,没有教师的积极引导思维消极一方战胜积极一方,学生逐渐放弃自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全脱离,数学教学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意义
数学知识极具学习价值,然而小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数学不得其法,难以根据任务的具体内容与自己的具体特点选择良好的学习方式。数学本身就有一定的逻辑性与基础性,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长期的打击导致学生缺乏了学习动力,丧失了学习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有效学习。数学教学问题已经暴露,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学得更加轻松。因此,老师需要对这一方面进行研究,把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我们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轻松化、有趣化,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去帮助教师解决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更好地去引导学生去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含于生活之中,学生的已知经验来源于生活,当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策略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丰富多样的生活素材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充满了更多的学习激情,能够培养学生直接或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老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精加工,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取得联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再盲目被动,学生在具体的问题面前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数学知识,这对学生的学习是有非常重要的帮助的。并且数学教材内容有难有易,在学习有一定难度的知识时教师将所讲授的教材进行适当组织,设定特定情境,配合学生的经验,有效维持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生活化教学下数学知识难度能够降低,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呈现一种引导性,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讓学生具有充分的认识,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并且数学知识在学生眼中并不只是单纯一种语言符号,学生还可以真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变得热爱数学、乐于学习数学的。
3.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3.1 带领学生寻找数学足迹,了解数学来源生活
现阶段学生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难以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虽然不能够将问题简单归咎于某一方面,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影响学生学习进程的主要原因在于退缩心理和错误认知。当发现学生对数学产生错误认知时我们要及时进行学习反馈,核对我们教学的方法是否正确。另外要有针对性有意识的进行课堂调整,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其实并不难,其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去进行学习,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对数学有更多的认识。为了保证这一说法的真实性,我们可以给学生列出一些具体事例来进行这一方面的说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只有我们对生活进行主动的探索,去发觉就可以发现我们生活中的数学足迹的。此外教师作为专业从业的应当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带领学生回归生活,引导着学生去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的生活化。老师还需要把我们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适应社会的生活上,让我们的教学内容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找到足迹,引导着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使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系统的数学文化知识,更好地进行数学方面的研究,实现我们的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在教学“千克和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四四方方的课堂走出来,组织时间带领学生去超市进行实际观察,学生通过观察物品的包装信息真正了解1千克=1000克这一概念。这样的实践活动就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生活化,融入了生活的气息,带领着学生走入到生活化的课堂中,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有意思。
3.2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课堂变得更加生活化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可以发现很多的数学问题的。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会引导着学生去发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后应用到我们的课堂中,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当然,这种有着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还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气氛更加轻松,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说老师可以引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买零食来进行计算方面的学习,一根棒棒糖五毛钱,两个泡泡糖五毛钱,让学生去买两根棒棒糖加四个泡泡糖自己计算是多少钱,看他们是否能计算正确。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并且还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的轻松、有趣,让更多的小朋友参与进来回答问题。其次,老师还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对时间进行自主的规划,来完成对课堂的学习。比如说,看动画片二十分钟,扫地五分钟,帮妈妈干点活需要二十分钟,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提示来进行对自己时间的规划,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安排。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可以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的,是对我们以前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让他们进行数学方面的学习。
3.3 创新开发教材,让教学内容始终贴近生活
首先,小学数学编排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一些课程内容过难、过偏、过旧,这样的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学生学习路上的一切阻碍,消除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因素,保证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要想促进正向功能的实现并不是说说而已,基于此,教师要以研究者的身份置于其中,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挥自我潜能,充分创新与开发教材,在精心设计下保证教学内容呈现生活化特征。教师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自身要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优化课堂。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谈话导入,教师可以为学生分发教具,让学生分物品,保证每位学生拥有的一样多。相信利用教具学生能够很快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其次,由于对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孩子们刚开始接受教育,对这些知识都是比较懵懂的、不了解的。因此,如果老师可以抓住这一机会,用好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他们今后数学方面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对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加入生活化的元素,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课堂的范围,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比如说学生在学习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方面的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的事物,可以是文具盒、课桌、黑板等等东西都是长方形,学生也经常在现实生活中能见到,了解得都是比较深的,这样可以对长方形有更多的认识,更有利于他们进行周长和面积计算方面的学习。特别是在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中,可以先让学生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思考怎么去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更快地去得出答案。这样是可以充分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的活跃,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的具有生活化。
3.4 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树立学生学习自信
知识若不能外化于行则毫无意义,学科教学的意义在于学以运用,现阶段教师应当注重指引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使得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以往课堂过于一言堂,没有给为学生提供数学知识实践的机会,教师总是把答案交给学生,缺乏成就感的学生根本无法获得一个良好的数学体验,并逐渐形成了依赖心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钻研,也就难以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更难以树立学习自信心。为此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学生自始至终在教師的引导下学习,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响应教师,能够积极地动脑、动手与动口,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运用数学的本领。教师在教学“混合运算”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抛出一定问题,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当一日讲师,在学生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掌声是对自己的有声鼓励,学生获得了他人认可树立了自信心,在后期学习中会更加主动积极,更加自觉地投入思考与观察。久而久之,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注意事项
教师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可能会获得学生的认可,也可能毫无效果。教师应当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好地去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借此还可以来评价我们生活化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更好地去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还需要保证后期所修改的教学设计方案可以达到我们的预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脚踏实地,避免生活化教学过于程序化以及僵硬化,这样是不利于我们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的,老师应当致力于发掘生活实际内容,创新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通过个人努力使得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置于广阔的数学空间中主动探索,使之变得乐学、会学。
5.结束语
空洞的理论一点用处也没有,为力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应当架起生活通往数学的桥梁,助力学生学习,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确保其能够获得最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01):72.
[2]朱本艳,刘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策略研究[J].神州,2016(24):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16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