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就业形态”与人才培养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新就业形态”概念的提出与“新就业形态”现象的出现,人才培养创新自然就显得相当迫切。表面上,“新就业形态”仿佛是由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疫情防控期间,核酸检测员、在线学习服务师、信息安全测试员……一大批新职业脱颖而出,在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提供丰富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让许多人的就业和创业有了着落。如果说“新就业形态”仅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举措,那么它极可能是临时的,随着疫情的结束而结束,但事实并非如此。
  “新就业形态”是随着技术发展、经济变革而产生的新型就业形态。早在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就曾指出,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2019年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新就业形态”的概念,指出“支持劳动者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明确表示支持社会“新就业形态”和企业灵活用工。
  由此可见,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催化、加快了“新就业形态”成为现实,技术发展、经济变革导致就业模式、工作模式的巨大变化,才是“新就业形态”受到高度重视的根本。正是技术发展与经济变革,使“技术—经济—就业—人才培养”的探讨,成为合乎现实需要的逻辑链条。
  “新就业形态”的人才要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就业形态不断孕育,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依托互联网为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并获取劳动报酬或收入。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人们依托新技术开展工作成为现实,譬如网络购物、远程办公等新经济异军突起,数字化就业、情感劳动、远程就业、共享员工等新型就业形态大量涌现,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更加多样,就业方式更加灵活,“新就业形态”脱颖而出。
  那么,这种“新就业形态”对人才培养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呢?在技术与操作层面,“新就业形态”不仅要求劳动者掌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场景与应用能力,而且要求劳动者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因为其应用场景本身就是不断开拓发展的过程,谁敢于率先尝试,谁就可能把握创新创业的先机。在观念与商业层面,“新就业形态”不仅要求劳动者具备灵活就业的思想观念与行动能力,而且善于洞悉社会的商业需求,善于发现和捕捉商机。总而言之,“新就业形态”要求劳动者不仅要掌握新技术的应用能力,而且具备广泛而灵活的就业适应能力。
  应当说,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的新工科、新文科乃至新医科、新农科本科专业建设,正在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对技术发展、经济变革所作出的人才培养回应。不过,这项举措的宗旨在于创建一流的本科专业,对“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推动甚浅。
  “新就业形态”下的职业技术教育
  现实地看,“新就业形态”与人才培养的关联,目前主要是职业技术教育。宏观上,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相当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发展,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但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技术教育在各方面条件上还不够完善,改革创新的空间相当大。如果能够以“新就业形态”为契机,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就能够完善整个教育体系。
  首先,要理顺职业技术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关系,找到准确的定位。在谈及中国教育结构的时候,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并列作为一个大的类别,而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职业技术教育事实上仅仅是教育金字塔结构中的某个层级。迄今为止,职业技术教育包括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专业技术学院教育。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同属一个层级,是中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专业技术学院与大学专科同属一个层级,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从办学层次看,职业技术教育的最高层级相当于大专,“高职高专”的说法就反映了这个现实。
  近年来,国家在倡导和推进“应用型本科”建设。“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是什么关系?与“高职”或“新高职”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明确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职业技术教育究竟是教育层级,还是教育类型?如果是教育类型,那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如何形成不可替代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就是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为了让整个社会真正重视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否可以办成“应用型本科”?这也是应当探索的現实问题。如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办成“应用型本科”,那么,职业技术教育的本科毕业生是否可以攻读各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从现阶段来看,如果今后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达到本科层次甚至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那么,职业技术教育的受关注度可能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其次,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至关重要。从国家现有的经济实力来看,已经具备从经济投入上切实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只有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其办学条件,增加其教师的荣誉感,从而改善其师资队伍,保障优质生源,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造就普通高等教育所无法替代的独特技能与就业优势,发展高水平职业技术教育的愿望才能真正变成现实。
  当然,技术发展、经济变革乃至“新就业形态”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化职业技术教育,还需深入研究,尽快达成社会共识,变成社会愿景,让“新就业形态”带动更多职业人才培养。
  (作者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4922.htm